自2008年漫威推出了一部《鋼鐵俠》之後,餘下的十年間,諸如美國隊長、雷神、蜘蛛俠、奇異博士等漫威超級英雄逐漸成了年輕人追捧的偶像。
不可否認,漫威電影製作精良,那華麗的特效都是成噸的美金打造的,觀眾的眼球想不被他們吸引都難,但觀眾對於漫威超英的熱情似乎有些過頭了。
理智的觀眾應是看個熱鬧,畢竟超英電影,看的就是視覺特效,但有些觀眾卻爭相模仿其中角色,包括妝造、臺詞,似有些走火入魔的趨勢,更有甚者反過來覺得咱們本土的超級英雄不值一提,這何嘗不是一種“文化入侵”?
或許文化本身是無對錯的,是可以並存的,但它如果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觀眾的思想,那就不妥了。
比如有些人談到“漫威”,就覺得是高大上的,其中角色各種酷炫,或是科技,或是魔法,讓人眼花繚亂。
而當有人提到我們本土的超級英雄,比如金庸武俠中的那些角色時,似乎就沒那麼高的熱情了,畢竟大部分的武俠小說確實是幾十年前的產物,是否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審美,是個見仁見智的問題。
所以國產的文學藝術作品真的“土”嗎?或許這些人是忘了“本”,它們其實不土,因為“本土”的東西,才是最符合我們中國人審美的。
就拿其中的打鬥場面來說,漫威電影主打的就是“華麗”二字,無論是科技還是魔法,總會讓人覺得眼花繚亂。
比如鋼鐵俠憑藉機甲穿梭在敵軍面前,繼而從掌心發出光束攻擊敵人,這操作確實是帥。
又如奇異博士只需要用手比劃一番,就能放出各種魔法陣,甚至還能放出幻術,那特效也堪稱一絕,彷彿敵人不是被魔法擊敗的,而是被燃燒的經費砸死的。
但話說回來,這樣的戰鬥真的有意思嗎?
說實話,看超英電影的時候筆者從來不會有緊張感,因為那結局都是既定的,它的劇情都是套路化的。
通常主角初登場時一般都是普通人,乃至廢柴,接著透過某個意外獲得了某種特殊的能力,中途遭遇一些挫折,最終卻爆發潛力,以他們的超能力解決了敵人。
通篇看下來,爽是爽了,可爽過之後,卻只留下無盡的空虛,其實都不用說它們在中國爆紅算不算文化入侵,至少這種情節本就是快餐文化,毫無營養,不值得追捧。
相對而言,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超級英雄,比如金庸筆下的那些大俠們,其實是更值得被關注的,或者說,曾經的八零九零,乃至六零七零對武俠的狂熱,都是有道理的。
就拿同樣是大規模的戰爭來說,金庸武俠裡固然也有展現個人英雄主義的一面,比如《神鵰俠侶》中,楊過憑藉飛石擊殺蒙哥大汗的橋段就是屬於主角光環爆炸。
但至少在劇情邏輯上是合理的,並非毫無鋪墊的,而且“擒賊先擒王”也是我國古代軍事家們推崇的經典的戰術之一。
同時即便是有突出個人英雄主義的部分,金庸也同樣會在故事裡還原最真實的戰場。
比如郭靖帶領群雄守城時,書中就提到這麼一句:“只聽得號角聲此起彼落,遠遠望去,旌旗招展,劍戟如林,馬匹賓士來去。眾人見了這等聲勢,無不駭然。黃蓉道:‘敵軍勢大,只有捱到傍晚,再設法進城。’七人便躲在樹林之中,除周伯通一如以往的嬉笑自若之外,人人均有憂色。”
那不是金庸刻意營造的緊迫感,而是即便是身為武林高手的這幫大俠,在千軍萬馬面前,也無力迴天。
哪怕是郭靖本人,也從來都不覺得襄陽城是能守得住的。
當初他面對楊過提出“城是否守得住”時,只回了一句:“古往今來最了不起的人物,自然是諸葛亮。此去以西二十里的隆中,便是他當年耕田隱居的地方。諸葛亮治國安民的才略,我們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說只知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至於最後成功失敗,他也看不透了。我與你郭伯母談論襄陽守得住、守不住,談到後來,也總只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八個字。”
比起漫威超英那種“一身神通,耍帥般的懲奸除惡”,金庸筆下這種“為了家國大義,可以犧牲自我”的俠義精神,才更符合咱們中國人的價值觀。
其實今夏遊科推出的3A大作《黑神話:悟空》的爆火也證明了,中國文化是可以讓世界為之震驚的。
在美漫橫行的當下,其實我們也希望能在大熒幕上看到更多我們中國人自己的超級英雄。
聽說徐克導演的《射鵰英雄傳:俠之大者》將在2025年大年初一全國上映,看到“徐克”加上“金庸武俠”的組合,相信武俠迷的DNA都止不住的動了起來。
無論是作為武俠迷,還是個電影迷,這部電影都將是筆者在春節檔的首選,畢竟中國年,還得配上咱們中國的經典IP,才更對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