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當地時間10日,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表示,北約成員國需要更快地重建並擴大軍工產業,增加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並補充北約庫存,應該從目前緩慢的和平時期生產模式轉向節奏更快的衝突生產模式。
早在2022年“部分動員”之前,俄羅斯軍工業就已經進入了戰時模式,俄羅斯軍工企業以及相關企業必須按時按量完成來自俄羅斯國防部的訂單,否則負責人將面臨刑事責任,俄羅斯軍工產能迅速提升。不過,從目前的公開報道看,尤其是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對一系列軍工企業的視察情況看,俄羅斯軍工產能似乎已經達到極限,很難繼續增加,甚至連完成現有的俄羅斯國防部訂單都存在問題,這迫使莫斯科不得不從朝鮮等國獲得武器彈藥。
相比之下,不管是美國和歐洲,西方軍工業雖然在持續擴大產能,但距離進入戰時模式還很遠。即便是擴大軍工產能,也面臨一系列問題,包括缺乏熟練工人、電力供應不足以及產業鏈不順等問題,尤其是後者,直接導致歐盟沒有完成在今年3月前向烏克蘭援助100萬發炮彈的承諾,並在產業鏈調整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直接導致全球化在某些領域的逆轉。
現在,隨著烏克蘭軍隊在夏季反攻中的失敗,美國國會遲遲不透過新的對烏克蘭軍事援助法案,歐洲的緊迫性變得更加嚴重。同樣是在10日,德國聯邦國防軍總監布羅伊爾公開表示,德國正面臨冷戰結束後首次“外部加強戰爭”的威脅,德國需要在未來五年內“做好戰爭準備”。
不管是為了加強援助烏克蘭,還是為了補充庫存,北約國家的軍工產能都在不斷提升,甚至產生了外溢效能,韓國等國也在紛紛增加軍工產能。在此前的文章裡,我們已經闡述了美國和歐盟的軍工產能,尤其是炮彈產能變化以及未來計劃,這裡,我們說一說另一個北約重要成員國英國。
英國已經不是歐盟成員國,該國國防採購部長詹姆斯·卡特利奇透露,英國國防部在去年6月向BAE系統公司下達了訂單,經155毫米口徑炮彈的產能提高了8倍;而自全面戰爭爆發後,英國已經向烏克蘭援助了超過30萬發炮彈,包括155毫米口徑炮彈和蘇式炮彈。
有一說一,英國的炮彈產能偏低,也就比法國等國高一些,預計到2025年才能實現月產能2萬發。不過,幾乎是從戰爭一開始,英國就發揮了另一項極為重要的作用,英國外交部和情報部門等組成的聯合小組,在全世界範圍內為烏克蘭尋找彈藥供應,尤其是那些北約不生產的蘇式炮彈。有趣的是,英國的聯合小組在工作中還遇到了執行同樣任務的俄羅斯同行,但後者明顯競爭力不行,英國人的出價更高了。
在這場戰爭中,除了西方依靠自身庫存和軍工產能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彈藥外,各路掮客和軍火商,也都在軍援烏克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旺盛的戰場需求直接導致炮彈等緊俏貨價格飆升,所以,在烏克蘭炮兵手裡發現那些伊朗以及朝鮮等國製造的炮彈,還真不好說來源,究竟是繳獲自俄軍還是從第三方購買的,很難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