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軍迷眼裡,中國空軍空天防禦部隊的各型號反導攔截系統,一直是比第五代戰鬥機更加神秘的存在。不僅照片一張都沒見過,反導攔截試驗只能靠夜觀天象,甚至連反導攔截系統的型號都不清楚。
型號不清楚,就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外號。比如2022年的這個時候,軍事報道就披露了空軍的某型防空反導系統,該型反導攔截系統發射時,鏡頭裡面還配了一句“拱衛京畿大地”的臺詞,於是乎,該型反導攔截系統就被軍迷們起了個外號,叫做“拱衛京畿彈”(笑)。
沒想到,不長不短,正好兩年,“拱衛京畿彈”在第十五屆珠海航展的舞臺上正式曝光亮相了,這次它有了自己光輝的型號名稱——“紅旗-19”。
這就是流傳多年,從未得到證實,但一旦曝光就震驚天下的、中國空軍裝備的紅旗-19反導攔截系統,也是我軍公開展示的第一型反導攔截系統(而不是防空系統)。光是為了紅旗-19,今年的珠海航展就絕對不虛此行,票價物超所值。所以咱們還是來揀一些要緊的說一說好了。
紅旗-19的發射系統
首先是從紅旗-19發射車外形和全系統配置分析,紅旗-19攔截彈採用4軸越野底盤設計,前部駕駛艙,中部裝置艙或控制艙,後部安裝有2組6發紅旗-19攔截彈,攔截彈的起豎裝置採用整體式抬升。
看起來,相比紅旗-9地空導彈採用的液壓作動筒起豎要結實不少,攔截彈發射筒直徑非常大,乍一看可能有個40釐米左右。這意味著,紅旗-19攔截彈的彈體直徑也有40釐米,發射筒兩側有加強筋(或者是外部線束?線束的可能性不大),發射筒尾部則有黑色的整體橡膠塊,自適應發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紅旗-19現場起豎後,並不是垂直髮射,而是帶有一定的傾斜角度,和紅旗-9B的垂直髮射差別明顯,而且也符合2022年那段“拱衛京畿彈”影片裡顯示出的紅旗-19發射車的特徵。
至於紅旗-19為何沒有采用防空導彈比較經典的垂直髮射,而是略帶傾斜角度?大伊萬的觀點是,紅旗-19採用的是冷發射方式,考慮到裝備昂貴的造價,一旦攔截彈出筒點火不成功,必須讓它落到安全區、而不是落回發射車上,把其餘幾枚攔截彈都給嚯嚯了……
同時,相比以對抗空氣動力學目標為主的紅旗-9B防空導彈,紅旗-19對抗的彈道導彈目標,預定的進攻方向比較確定,不存在抗擊全向威脅的需求。因此,使用傾斜式發射裝置,相比使用垂直髮射方式,更符合客觀的作戰需求。
從紅旗-19的全系統配置上,此次中國空軍開來了兩輛紅旗-19發射車,但紅旗-19的配套指控方艙,遠方警戒雷達和火控雷達都不清楚。目前出現在航展現場的兩型相關雷達,包括610A型警戒雷達和780型火控雷達,有研判認為,610A雷達是紅旗-19的遠方警戒雷達,780雷達則是紅旗-19的火控雷達。
但是,這兩型雷達(或其前型)在上一屆航展都已經出現過一次,不算新展品了,其次是這兩型雷達在展板上的介紹都是以探測空氣動力學目標為主,兼顧的才是彈道導彈目標、臨近空間飛行器探測。這一個為主,一個兼顧,中間差距還是蠻大的……
而紅旗-19我們都知道,它應該不具備攔截空氣動力學目標的能力,而且這麼金貴的裝備完全不值得攔截空氣動力學目標,就是一型為攔截彈道導彈、高超音速飛行器而特化的裝備。所以,紅旗-19反導攔截彈的系統配置,警戒和火控雷達還是個謎。
紅旗-19的攔截彈
說完了紅旗-19的發射車與營配置,來說說紅旗-19彈體本身。軍迷們普遍認為紅旗-19的彈體怎麼這麼小?比想象中的小了不少……
它的直徑看起來和紅旗-9C型,也就是紅旗-9系列的那個小直徑彈差不多,紅旗-9發射車都只能做到一車四彈,紅旗-19居然都能做到一車六彈,說真的超過了大伊萬的預期。大伊萬之前比較悲觀地認為,紅旗-19只能做到一車三彈,如果再保守估計的話甚至只有一車兩彈,沒想到現在一車六彈了!
美軍的“薩德”防空導彈
說真的,THAAD-ER(薩德-ER)如果真能被美國人搞出來,也就是這個水平了。不過這也不算奇怪:
其一是反導攔截彈和防空導彈的設計不一樣,防空導彈需要對抗空氣動力學目標,在低層大氣中飛行的話需要安裝空氣安定面確保穩定性,但是反導攔截彈不需要考慮這種問題。它的作戰範圍根本不在低層大氣,發射之後迅速提速進入臨近空間再進行接敵機動,因此反導攔截彈往往不需要安裝彈體尾翼,等於是為攔截彈發射筒節省出了安裝彈體尾翼的這麼一段直徑出來。
紅旗-19與“薩德”攔截彈對比圖
其次,反導攔截彈的彈體說不定真的不如防空導彈大,二者的戰鬥部不一樣,防空導彈往往安裝連續杆戰鬥部或者高爆破片戰鬥部,為確保殺傷半徑,戰鬥部重量往往可達100千克左右。
比如美軍RIM-174“標準-6”導彈使用的MK-125高爆破片戰鬥部全重達到125千克,全彈質量1497千克,但是作為反導攔截彈的標準-3 Block1B發射重量為1501千克。使用的是動能攔截戰鬥部,戰鬥部重量只有23千克,戰鬥部越輕,相應的彈體就可以設計的越輕小。
“薩德-ER”概念圖
同時,反導攔截彈在彈體材料,固體火箭發動機推進劑配比上,也都比普通的防空導彈先進許多,比如可以採用碳纖維複合材料纏繞式殼體,使用高密度、高燃速的N15B高效能推進劑等,從而降低攔截彈的結構重量。
提高推進劑比衝,再加上攔截彈戰鬥部重量很小,因此反導攔截彈的大小真的不一定比普通的防空導彈要大。紅旗-19能夠做到一車六彈,大伊萬認為證明了我們在防空導彈、反導攔截彈設計上的深厚功力。
紅旗-19的任務
既然紅旗-19的彈體設計總體上非常先進,它承擔的任務呢?咱們只能從之前紅旗-19打的靶彈來猜測了。
伊朗彈道導彈突破以色列防空網
我們都知道,攔截彈的攔截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攔截彈的關機速度,攔截彈是大機率攔不了速度比自己關機速度快的目標的,這在上個月伊朗對以色列實施的彈道導彈進攻中已經展現得淋漓盡致了。
比如,美軍的THAAD反導攔截系統,美軍標稱它的攔截彈關機速度為2800米/秒,這個攔截彈關機速度基本也就是能攔截一下射程不大於3000千米的中程彈道導彈。
相比之下,美國海軍的海基標準-3 Block1B攔截彈的關機速度就在3500米/秒左右,這個關機速度可以攔截射程大於3000千米的中程彈道導彈。標準-3 Block2A的關機速度更是達到了5500米/秒左右,具備了攔截洲際彈道導彈類目標的能力。
目前有模糊的報道指出,紅旗-19的效能可能介乎於標準-3 Block1B到標準-2 Block2A之間,也就是相當於美國一直停留在PPT狀態,想研發但是沒搞出來的THAAD-ER,具備對射程在5000千米左右的彈道導彈進行末段高空攔截的能力,效能非常不錯。
未來的空天防禦體系
最後,說一說目前我們的防空反導攔截體系。隨著紅旗-19反導攔截彈的現身,我們的空天防禦戰役戰術體系的拼圖,已經又完整了一塊。
目前,紅旗-19應當遂行的是部分中段,加上末段高空反導;紅旗-9B和紅旗-9C應當遂行的是反空氣動力學目標,加上反中短程彈道導彈;紅旗-11和各種反無人機系統、光電對抗系統等,應當遂行的是要地末段點防空、反無人機等輕小目標的使命;至於紅旗-16和紅旗-17這種東西,它不屬於空軍戰鬥序列而是野戰防空序列。
那麼,我們的空天防禦體系還差什麼呢?差的東西還是有的。以美軍空天防禦部隊的裝備體系看,美軍是靠陸基中段的GBI,陸基高空的THAAD,陸基末段的PAC-3MSE,陸基末段的PAC-2 GEM+,還有海基的標準-3,標準-6系列共同組成的反導攔截系統。
我們現在的HQ-9B/C效能顯然比PAC-2 GEM+更好,但是離PAC-3 MSE還有些差距,因此未來有必要發展類似於PAC-3 MSE的裝備。而GBI的類似產品,我們大機率也有,只不過沒有公開,且看什麼時候能公開。
我們差的比較多的,還是海基的反導攔截系統。標準-6大概可以相當於紅旗-9B,但是海基標準-3這種東西我們是真沒有。不過,隨著紅旗-19的出現,從紅旗-19的外形來看,它上艦一點問題也沒有。
唯一需要改進的是海軍的防空艦上的346系列雷達是否能夠滿足反導攔截交戰的需要?是否需要海基專用的反導警戒雷達,或者陸基反導警戒雷達採用遠端交戰模式,來引導海軍防空艦進行協同交戰或一體化交戰?這可能是未來一段時間,我海軍反導能力建設的重點,讓我們繼續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