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在11月初有什麼事件在國內網路上的熱度能比得上美國大選,那一定就是珠海航展。
作為中國航空工業和軍工產業尖端技術集中展示的重要平臺,兩年一度的珠海航展不僅為新裝備和新技術集中亮相提供了途徑,更是廣大軍事愛好者瞭解我軍新質戰力的關鍵渠道。
本屆珠海航展上,我軍集中展示了一批各軍兵種已經形成戰鬥力的新型航空裝備,不僅殲-16、殲-20這些“老明星”風頭不減,殲-15T、殲-35A、直-20T等新裝備更是。不過,是人都有得隴望蜀的毛病,就算來了這麼多大明星,很多軍迷朋友還是不能滿足,其中最讓很多人揪心的莫過於已經嚷嚷了好幾屆航展的老問題——被暱稱為“水分子”(H20)的新一代戰略轟炸機,咋還不來呢?
□我跟你說,航展前後某些軍迷一直就是這個表情
首先要說明一個基本問題,無論從哪方面來說,轟炸機確實是越來越難造了。人類歷史上將飛機用於作戰用途的第一次嘗試,是1911年11月1日義大利飛行員朱里奧·加沃蒂少尉架機偵察北非地區的土耳其軍隊陣地時扔下了幾枚炸彈。從這個角度來說,作戰飛機的起源就是轟炸機,而且這個機種發展頗為迅速——到一戰結束時,沙俄已經擁有了“伊利亞·穆羅梅茨”這種配裝四臺發動機、奠定日後重型轟炸機基本形式的大傢伙,二戰時期美國的B-17、蘇聯的佩-8、德國的He-177、英國的“蘭開斯特”等重型轟炸機最大起飛重量都已超過30噸,兩次在日本上空投下原子彈的B-29更是最大起飛重量超過60噸的龐然大物。
雖然這一時期類似日本打算建造的最大起飛重量160噸、能橫跨太平洋飛行轟炸美國本土的“富嶽”一類的玩意多少有些不切實際,但也不難看出,戰略轟炸機的概念不但已經成熟,洲際轟炸也已經初具設想。
到上世紀50年代,人類進入噴氣式飛機時代,戰略轟炸機也在加速發展。B-52、圖-95、以及轟-6的仿製藍本圖-16這三種日後成為僅存的三支空中戰略打擊力量主力的機型,到這一時期都已經問世。
而在進入超音速飛行時代後,轟炸機也在追求高速度的發展方向上突飛猛進,上世紀60年代時蘇聯的圖-22最大速度還只有1.4馬赫、美國的B-58也剛剛摸到2馬赫的門檻,到了XB-70和T-4這對龍兄虎弟就已經邁入3馬赫大關了。然而與此同時,能建造重型轟炸機的國家卻迅速減少,這一時期除了美國和蘇聯外,只有英國還在研製生產戰略轟炸機,且著名的“3V”(“勇士”、“火神”、“勝利者”)不僅起飛重量上比美蘇的重型轟炸機更輕,而且都是亞音速機型,由此可見製造戰略轟炸機的難度確實在迅速提升,原因也非常簡單——能建造起飛重量超過100噸的飛機的國家本來就沒幾個,再讓如此巨大的飛機實現超音速飛行,除了超級大國就根本沒這個需求和能力。
到上世紀80年代時,蘇聯和美國分別搞出了圖-160和B-1A這兩種具備全程超音速遠端飛行執行打擊任務的機型,但隨著遠端防空導彈系統和新一代戰鬥機的服役,超音速突防理論正在走向破產。
對此美國選擇兩條腿走路,一方面將B-1A改進為弱化高速效能、強化低空突防能力的B-1B,另一方面則研製了具有顛覆性的B-2,這種具有雷達隱身能力的轟炸機透過儘量降低被發現機率而具有了比之前的轟炸機更強的生存能力和滲透攻擊能力。從技術水平上來說,時至今日B-2仍然是代表戰略轟炸機頂尖設計水平的機型。然而,技術先進和裝備需求往往是兩個概念,“美國搞什麼,就該搞什麼”這種想法從“爭臉”的情緒化思維角度不難理解,但裝備發展上的取捨決定性因素是自身需求,盲目追隨他人並不一定能帶來好結果。
與美國空軍相比,當前的中國空軍與其差異極大。很多人比較中美軍事力量時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裝備質量和規模等硬性指標上,但導致兩國空軍差異的根本差異在於建軍思想。美國空軍是典型的攻勢空中力量,由於美國本土遭受空中打擊的可能性極低,事實上美國空軍的作戰任務完全圍繞對外干涉展開。這一方面導致美國空軍用於打擊任務的作戰飛機數量遠比用於奪取制空權的飛機更多,另一方面為服務海外作戰任務建設了大量的海外基地以提供轉場飛行支援和後勤保障支援。這種建設概念下的轟炸機,存在極大程度的特殊性。如美國空軍的B-2轟炸機集中在美國本土部署,在執行打擊任務時要進行長途飛行,期間少不了轉場和空中加油,這就對海外基地的數量和區位有較高的要求。
與之相反,中國空軍在建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是標準的本土防空型空中力量,裝備數量有限的轟炸機和攻擊機也是為了在本土遭敵地面部隊入侵後能對其進行戰役、戰術級別的反擊。上世紀70年代中蘇關係緊張時期,中國空軍曾向西安飛機制造廠下達研製轟-8遠端轟炸機的任務,這是目前為止中國唯一一次可以確定的研製遠端重型轟炸機的嘗試,但該專案設計上僅要求在中國本土起飛後航程能夠達到蘇聯高加索山以西部分,距離洲際飛行尚有差距,任務上偏重戰略反擊而非主動攻擊。
進入21世紀後,中國空軍向攻防兼備方向發展,戰時對潛在對手的戰略目標進行打擊成為戰略空軍的重要任務,但姑且不論當前中國的國防戰略是否允許設立大量非後勤保障性質的海外基地、以及需要為其投入的成本,即便假定允許設立這些基地,基於戰役戰術任務執行能力、現役和規劃中的機型的使用需求、自然環境因素對機場的使用影響等因素,也決定了海外空軍基地的建設速度快不起來。
因此,中國空軍短期內不太可能獲得一定數量的海外基地用於支援執行戰略打擊任務的轟炸機。而遠端轟炸機若從中國本土起飛執行遠端攻擊任務,是否必須具有隱身能力又稱為了一個很尷尬的問題——毫無疑問,雷達隱身能力能顯著提升轟炸機避免被敵方雷達發現跟蹤的機率,但受限於當前的技術水平,若轟炸機在設計上要求具備隱身能力則幾乎只能採用飛翼式佈局,而飛翼式佈局最為人詬病的一點就在於其機身彈艙很難設計,無論是長度還是深度的上限都很低,這導致其在掛載大型機載武器時能選取的型號有限,而遠端打擊又很依賴彈藥大型化,這事實上要求轟炸機自身必須抵近敵方目標後再發起攻擊,限制了隱身轟炸機的攻擊範圍。
另一方面,諸如空射彈道導彈和高超音速飛行器的出現,又大幅擴充套件了武器採用外掛的常規構型轟炸機的攻擊範圍,這些不具備隱身能力的轟炸機即便容易遭到雷達發現也能夠在敵方防空導彈和戰鬥機的攔截範圍外發起攻擊,這削弱了隱身轟炸機在生存性方面的競爭力。
綜上不難看出,中國下一代轟炸機是否一定是類似B-2或B-21的重型隱身轟炸機,事實上是個需要非常認真考慮的問題。
在此首先要對一些容易鑽牛角尖的朋友提個醒:第一,未來轟炸機的發展方向絕對不只一個,若沒有發展重型隱身轟炸機不代表不發展其他構型的轟炸機,更不代表除了隱身轟炸機就只能發展傳統構型轟炸機。
第二,中國空軍對遠端轟炸機的實際需求是現實且迫切的,但選擇什麼構型的轟炸機一定要取決於空軍發展戰略和實際需求,不要認為下一代轟炸機一定是隱身重型轟炸機,也不要認為一定只有隱身重型轟炸機。依
老圖之愚見,在空天一體化、高超音速飛行器迅速發展的今天,透過爭奪“高邊疆”奪取制空權乃至制天權後佔據有利戰位對敵發起致命一擊、或使用攻擊範圍更遠、突防能力更強的空射高超音速飛行器進行更精確和更迅速的遠端攻擊,可能比起戰場上反隱身技術日益強化的當下使用隱身轟炸機具有更高的攻擊效率。
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新時代的中國戰略轟炸機,或許將會是以前所未有的形式在戰略打擊領域產生革命性的顛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