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薩沙
本文章為薩沙原創,謝絕任何媒體轉載
解放軍仿造的第一款制式長身管火炮是什麼?54式76毫米加農炮
50年代開始解放軍全面蘇制化,尤其火炮都是清一色的仿造蘇聯。今天的主角54式76毫米加農炮就是其中之一,參加瞭解放軍歷史上的多次戰鬥,不過很快就被淘汰了。聽薩沙說一說吧。
中印戰爭期間,由於戰場地形非常特殊,解放軍只有一種長身管火炮參戰。這種火炮就是赫赫有名的54式76毫米加農炮。
54式是中國在1954年,仿造蘇聯Zis-3型76毫米加農炮的產物,也是50年代解放軍全面蘇制化的一個產品。
Zis-3型的名氣很大,是二戰蘇德戰場的功勳炮。
早在一戰爆發之前,沙俄就研發了多種76毫米口徑的野炮,參加過多次全面戰爭。
M1902式76毫米野炮是沙俄的聖彼得堡普梯洛夫工廠,在1902年研發成功的野炮。
該炮參加了日俄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蘇聯內戰、蘇波戰爭、蘇芬戰爭等歷次大戰。
該炮一直生產到1931年,直到二戰初期的蘇聯紅軍裝備高達2000多門,還庫存了數量巨大的76毫米炮彈。
事實證明,M1902式笨重、粗糙、操作繁瑣,但炮彈威力、射程和精度都可以滿足實戰要求。
只是,沙俄的76毫米野炮畢竟是20多年前的產品,技術上早已過時,需要更新換代。
從20年代開始,蘇聯對M1902式進行多次改善,推出了M1936師屬炮(F22)、M1939師屬炮(F22USV)。
蘇軍對這兩種76毫米野炮不太滿意,認為效能有一定提高仍然落後於世界。
在1940年,蘇聯正式研發新一代76毫米野炮。
薩沙在這裡多說一句,關於野炮、山炮、步兵炮、加農炮、榴彈炮的區別。
嚴格來說,野炮、山炮、步兵炮、加農炮都屬於榴彈炮。只要不是僅能直瞄炮擊的平射炮,那麼它們就是榴彈炮。
榴彈炮是個大概念,可以具體劃分為野炮、山炮、步兵炮、加農炮。
所謂野炮,也就是野戰榴彈炮的意思,這是最早誕生的火炮。
野炮主要用於野外作戰,射程較遠、威力較大、精度較高,是軍隊的主要火炮。一般來說,野炮的重量和體積較大而且不可以拆卸,必須整體用車輛或者馬匹拖曳,機動性較差。
山炮可以看作改良的野炮,它的射程、威力、精度都比野炮要差,卻有著非常優秀的機動性。山炮的重量和體積較小,尤其重要的是可以拆卸為幾部分,由騾馬甚至炮兵揹著行軍。
也就是說,山炮幾乎可以出現在大部分步兵作戰的戰場,包括崎嶇的山地上。自然,如果大家都在平地上炮戰,山炮的火炮效能是大大不如同口徑野炮的。
步兵炮則是一種輕量化的山炮。
山炮雖機動性比較好,然而重量和體積仍然偏大。
以二戰期間,國軍裝備效能極佳的瑞典博福斯M1930式75毫米山炮為例,重量仍然有近800公斤,拆卸後需要8匹馬才能揹負行軍。
這麼重的山炮,難以快速跟上山地部隊和輕步兵的前進速度,於是輕便的步兵炮就誕生了。
以日軍的92式步兵炮為例,口徑只有70毫米,火炮的威力、射程、精度都無法同75毫米山炮相比。
但是,92式步兵炮重量僅有200多公斤,可以拆卸成3部分,由3匹騾馬揹負前進。如果逼急了,92式步兵炮還可以拆卸成7個部分,由7個炮兵扛著長距離行軍。炮兵平均揹負重量大概是30公斤,人體還是可以承受的。
所以92式步兵炮的機動性很好,可以跟上一線步兵急行軍速度,也可以趕赴幾乎所有步兵能夠到達的戰場。
自然,92式步兵炮如果用於和敵人山炮、野炮正面炮戰,那就是找死。即便如此,它畢竟是炮,仍然能夠起到很強的掩護炮兵作用。
至於加農炮,本來是一種軍艦的艦炮。當年的海戰有很大特殊性,遠距離的炮擊命中率極低,炮戰均是在目視距離直瞄炮擊。所以,加農炮要求彈道平直,以提高命中率,增加破壞性。
所以加農炮主要指,炮擊仰角小於45度的榴彈炮。
一戰和二戰時期,受到火炮技術上的限制,很多野炮的炮擊仰角不到45度,也可以被稱為加農炮。
如今天我們說的到54式既可以說成野炮,也可以說成加農炮。
沙俄、蘇聯的歐洲戰場地形以平地為主,雖然河流較多,但總體比較平坦,基本用不到山炮。
所以沙俄和蘇聯軍隊很少裝備山炮,反而大量製造野炮和榴彈炮,作為軍隊火力核心。
早在1939年德國和蘇聯一起武力佔領波蘭以後,蘇軍將領們知道戰爭遲早會發生,迫切需要更換軍隊的骨幹野炮,也就是76毫米野炮。
當時蘇聯步兵師裝備很多76毫米野炮作為火力支援,甚至可以將該炮平射用來對付當時裝甲薄弱的坦克。
然而,蘇聯紅軍炮兵裝備總監局對76毫米野炮沒有好感。炮兵總局認為76毫米這個口徑作為榴彈炮已經過時,未來紅軍步兵師需要更大口徑的支援火炮。
如果作為反坦克平射炮,76毫米野炮的效能反而過剩。
此時德軍最強的18噸四號坦克,炮塔裝甲只有30毫米,蘇軍45毫米反坦克炮就可以將其擊穿。而76毫米野炮,可以在1000米距離射穿49毫米傾斜裝甲,威力明顯過剩了。
因為上面說的種種干擾,Zis-3型的研發拖到1940年才開始。
此時蘇聯已經有了很多火炮研發成果,Zis-3型專案進展很快。
該炮在1941年就完成了設計,採用了比較輕巧的M43型57毫米反坦克炮的炮架,採用了較為成熟的M1939師屬炮(F22USV) 的制退復進機,以及加裝了帶炮口制動器的炮管。
Zis-3型的效能有大幅度提升,它的戰鬥全重僅有1.2噸,行軍全重為1.85噸,比前輩們輕了不少;該炮安裝了炮口制動器從而提高了炮擊精度,是二戰中炮擊比較精確的火炮;該炮的制退復進機提高了射速,最高射速可以達到每分鐘25發。
至於火炮射程和穿甲能力維持同30年代產品類似,分別為13.3公里和500米內射穿56毫米傾斜裝甲。
效能不錯只是一個優點,Zis-3型還是一種適合全面戰爭的武器。
Zis-3型一切零件都被設計為可以用流水線快速生產,大量使用了快速焊接技術。該炮生產時間僅為其前輩的三分之一,生產成本為三分之二。
火炮可以使用大量老舊的沙俄時代76毫米炮彈,也可以使用最先進的榴彈、榴霰彈甚至反裝甲炮彈,非常適合儲存大量老舊炮彈的蘇聯炮兵。
該炮將炮手從5人降低到4人,可以由卡車、吉普車、馬車甚至幾匹馬進行拖曳作戰。
Zis-3型研發成功以後一度不被重視,到蘇德戰爭突然爆發的半年後,也就是1941年底,僅僅生產了一二百門。
到了1942年初,莫斯科會戰剛剛結束,紅軍的巨大壓力暫時得到緩解。在一系列恐怖的戰役中,蘇軍損失了大量火炮,急需要補充。同時,斯大林認為現有的蘇軍野炮難以對付德國坦克集團,要求新式野炮必須具有反坦克能力。
由此,Zis-3型如魚得水,得到了斯大林的認可,開始大量生產。
Zis-3型在1942年2月被正式命名為1942年式76毫米師級野戰炮,到二戰結束時製造了4萬8000門之多。
蘇軍炮兵很喜歡這種輕便、炮擊精度高、射速較快的76毫米野炮。
在1943年,蘇軍步兵師下轄3個步兵團、1個45毫米反坦克炮營、1個炮兵團、1個迫擊炮營和勤務保障分隊,共9380人,裝備火炮92門。除了包括48門45毫米反坦克炮,就是32門Zis-3型76毫米野炮、12門122毫米榴彈炮。由於Zis-3型幾乎是122毫米榴彈炮數量的3倍,顯然是步兵師的主力火炮。
到了1944年底,蘇聯步兵師的Zis-3型提高到44門之多。
德國的投降宣佈歐洲戰事結束,轉移到遠東進攻日軍的蘇聯步兵師,仍然裝備著32門Zis-3型76毫米野炮。
有趣的是,早在二戰後期,Zis-3型就被蘇軍高層認定為過時。
就火炮效能上,蘇軍認為師一級支援火炮的最小口徑應該是122毫米。
76毫米炮彈重量為7公斤多,而122毫米炮彈重量則為27公斤以上,威力差距巨大。
實戰中,76毫米炮彈難以擊毀德軍堅固的半永久和永久性工事,主要用於對付輕型的土木野戰工事。
隨著軍事技術的發展,德軍防禦陣地水平越來越高,尤其城鎮戰越來越多。
蘇軍認為Zis-3型的打擊力不夠強,122毫米榴彈炮才能夠勝任師一級的炮火支援。
那麼,76毫米野炮恐怕要被下降到步兵團,作為團屬火炮。
然而直到二戰結束,蘇聯紅軍步兵團只是裝備120毫米重型迫擊炮和反坦克火炮,不裝備野炮、山炮、榴彈炮。
換句話說,如果Zis-3型裝備蘇軍步兵團,就要降低為團屬的6門反坦克火炮來使用。
可惜,Zis-3型根本不能作為反坦克炮。
在德國裝甲集團的衝擊下,蘇軍可以是說反坦克炮領域的歐洲第一者。
其他口徑不談,僅僅蘇軍D44型85毫米反坦克炮,效能就比Zis-3型強太多了。
這種火炮也就是T34/85坦克的主炮,使用普通的穿甲彈可以在1000米射穿100毫米的傾斜裝甲。
除了虎式、黑豹等極少數坦克正面裝甲可以擋住D44型以外,德軍其他坦克都是一炮就完。
顯然,Zis-3型無論如何不是D44型的對手。
關鍵在於,D44型不是單一反坦克炮,還可以作為普通野戰炮使用,有每分鐘20發的高射速,可以遠距離炮擊16公里內的戰術目標。
二戰結束後,Zis-3型慢慢被蘇軍淘汰,從現役部隊中消失了。
朝鮮戰爭爆發後,蘇聯將大量庫存和現役的Zis-3型賣給志願軍。
這倒不是坑志願軍,而是該炮更為輕便,比較適合朝鮮複雜的地形。
到1951年底,志願軍得到297門Zis-3型野炮,數量上超過了現役的兩種日式野炮(日製38式野炮119門,日製90式野炮38門)。
志願軍對於Zis-3型很滿意,認為它的戰鬥重量僅有1.2噸,就長身管火炮來說已經是很輕,甚至可以多匹騾馬進行拖曳,不需要使用汽車。
當然,必要時候長度僅有6米的Zis-3型,可以直接裝入卡車的後車廂運輸,根本不需要進行傳統野炮那樣的拖曳。
在朝鮮作戰,這一點就非常重要。
志願軍卡車長度就有6米以上,如果在尾部拖曳Zis-3,總長度就超過12米。
而朝鮮山路比較崎嶇,有很多彎彎曲曲的盤山路,公路平均寬度不過三到四米,只能透過一輛卡車。
在這種山路上,12米長度的卡車行駛困難,甚至還存在一定的危險。
只要美軍戰機稍微破壞一些路面,志願軍拖曳火炮的卡車就無法行駛。
Zis-3型則可以用卡車車廂直接裝載,機動性就強了很多。
在戰場上逼急了,Zis-3型可以由多名強壯的炮兵拖著短距離移動,戰場機動性很好。
要知道,朝鮮戰爭中美軍掌握炮兵和空中的絕對優勢。志願軍炮兵無法持續開炮,往往一頓炮擊以後就要迅速轉移陣地,不然就很可能被美軍火炮或者戰機反擊摧毀。
Zis-3型的戰場生存力較強,這是志願軍非常需要的效能。
另外,Zis-3型的炮彈威力、精度、射程、射速,都可以滿足朝鮮戰場絕大部分野戰要求,可以有效打擊美韓軍的野外陣地,摧毀堅固工事,消滅大量敵人。
Zis-3型可是經歷過殘酷蘇德戰爭的成熟武器,堪稱身經百戰,實用性是極強的,沒有任何明顯的缺點。
志願軍很重視Zis-3型,戰鬥中不惜代價的維持炮彈供應。
在第五次戰役後勤困難時期,志願軍仍然給每門Zis-3型裝備了320發炮彈。
到了三八線對峙期間,每門Zis-3型的備彈量提高到750發。
隨著Zis-3型的大量裝備部隊,志願軍戰術有很大改變。
前五次戰役志願軍是輕步兵戰術,也就是在迫擊炮、步兵炮和少量山野炮掩護下,以三三制原則分為多條散兵線,連續不斷的從各個方向衝擊敵人陣地,主要依靠步兵近戰將敵人打垮。
這種打法對於地形、單兵素質以及敵人準備不足都有一定的要求,優點是不需要太多炮火掩護,缺點是可能出現大量人員傷亡,戰鬥結果難以預測。
隨著Zis-3型大量裝備志願軍,這些戰術逐步發生了改變,炮兵變成了戰場主力。
1952年10月,志願軍制定了進攻標準。攻擊敵人的1個加強連,最多使用10個炮兵連,共46門火炮,包括18門迫擊炮和28門長身管火炮。
攻擊敵人一到二個排,掩護炮兵可以減少到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
至於攻擊敵人1個營,炮火掩護需要加倍,還可以使用火箭炮部隊,如1到2個火箭炮營進行一次齊射。
對於攻打敵人陣地的戰術目標,也就是碉堡時,不再要求以往那種依靠步兵炸燬碉堡,而主要依靠火炮炮擊。志願軍要求,使用Zis-3型進行靠近炮擊,要求平均15發炮彈摧毀1個碉堡。在Zis-3型無法有效摧毀的時候,才使用大口徑榴彈炮曲射炮擊,要求25發炮彈摧毀1個碉堡。
除此以外,還有炮兵進行戰略炮擊,攔阻性炮擊,壓制性炮擊等等各種形式的炮擊戰術。
志願軍認為,殲滅敵人一個排需要消耗各種炮彈1800發,消滅1個連為3000發左右。
總之,步兵不再是戰場的主力,炮兵尤其Zis-3型則當仁不讓成為大哥。
朝鮮戰爭中的優秀表現,讓中國國營二四七廠(就是原來閻錫山建立的太原兵工廠)仿造Zis-3型,製造了新中國生產的第一門制式野戰火炮,54式76毫米加農炮。
為此,毛澤東親自為該廠寫信,鼓勵他們再接再厲。
好景不長,54式76毫米加農炮很快就遇到了Zis-3型同樣的尷尬。
僅僅2年後的1956年,還是二四七廠成功仿造蘇聯D44型,推出了56式85毫米加農炮。
於是,54式又變成了高不成低不就,往上在步兵師無法同122毫米榴彈炮相比,往下作為步兵團反坦克炮又比不過56式85毫米加農炮。
好在54式具有輕便的特點,1.2噸的戰鬥重量大大低於56式85毫米的1.7噸。
而中國的領土遼闊,地形複雜,需要不同種類的火炮,才有54式生存的土壤。
看起來已經落後的54式,仍然裝備著南方和北方的很多解放軍部隊,直到七八十年代。
參加過中越戰爭的一個炮兵團長回憶:當時我們32師炮兵團共有3個炮兵營,分別裝備12門120毫米迫擊炮、12門54式122毫米榴彈炮和18門76毫米加農炮。1984年兩山作戰時,我們炮兵團的規模和裝備質量都有了很大提高。122榴彈炮增加到兩個營,每連由4門增加到6門,這樣一個團就擁有122榴36門。原來的76加也換裝成了85加,一個85加營編制是18門。
原來12管的107火箭炮也換裝成19管的63式130火箭炮,編制也是18門。另外還裝備有當時我軍剛研製定型的“紅箭”-73反坦克導彈。由於兩山地區都是高山深谷,坦克無法作戰,所以有用紅箭-73打敵火力點的,那肯定是百發百中了,但價值很高,一發反坦克導彈當時也得十幾萬人民幣吧。到這時120迫擊炮已淘汰沒有參戰。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54式參加了中印戰爭西線的作戰。
1962年的中印戰爭,分為西線和東線。東線是在喜馬拉雅山麓,地形極為複雜,很多地方連騾馬都走不過去。只有幾百公斤且可以拆卸的120毫米重迫擊炮,都需要一個連才能搬運1門。
顯然,東線根本無法使用任何長身管火炮,包括輕便的54式。
西線則有所不同,主戰場在新疆阿克賽欽和西藏阿里獅泉河谷、班公洛、班公湖地區。
這些喀喇崑崙山脈附近的地形雖然非常複雜,最低程度比東線要平坦一些。
印軍在這裡駐紮著114旅旅部,4個步兵營(查謨-克什米爾國民軍第7、14營,第8廓爾喀聯隊第1營和杰特聯隊第5營)共計4000餘人。為增強二線機動兵力,印軍又於9月、10月先後將第70旅所屬的杰特聯隊第3營和庫馬盎第13營調至列城和楚舒勒地區,這樣印度在西段地區的兵力增至5600人,其中印軍第114旅的5個營3000餘人分散配置在600公里長的邊境線上,更有1300餘人駐紮在侵入我國領土內的43個據點上,並依靠這些據點繼續向中國境內挺進。
表面上兵力不少,因為印度高階政客和將軍基本都是人頭豬腦,壓根沒有想到解放軍真的會全面進攻,沒有進行任何作戰準備。
印軍3000多人分散在600公里地形非常複雜的邊境線,等於每公里只有5個人而已,這是智障才會進行的軍事部署。
至於1300多人分散在我國領土內的43個據點,等於每個據點僅有一個排的兵力。據點位置分散,難以互相支援,讓印軍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話雖如此,印度好歹是第三世界的強國,印軍修建的這些據點還是比較堅固的。
解放軍想要速戰速決,一舉吃掉這些印軍,依靠步兵班排的攻堅武器恐怕不夠,最好要使用大口徑迫擊炮,尤其是長身管火炮進行支援。
為此,新疆軍區在戰前不惜代價做了準備,尤其增強了炮兵火力。
步兵第10團第3營配屬一個120迫擊炮連,1個無後坐力炮排,負責殲滅加勒萬河谷14號據點的印軍,步兵第11團第3營配屬一個120迫擊炮營,一個加農炮連,和一個無後坐力炮排,則主攻紅山頭6號據點。其餘兵力負責迂迴包抄,切斷印軍各據點陣地的聯絡。
西線的交通情況相對較好,也是崎嶇難行、艱險萬分的。
1956年,解放軍從喀什地區葉城縣出發,修築了一條從葉城到阿里噶爾縣的單行砂礫路。
路面情況極差,除了僅能勉強透過一輛卡車以外,由於路況險峻、通行條件極差,平均行車時速只能達到20公里。
這裡最可怕的就是道路的危險性,不要說車輛轉彎期間很危險,就算直路行駛時稍微走神就有可能墜入山谷。
這種情況下,笨重的54式122毫米榴彈炮,56式152毫米榴彈炮和59式130毫米加農炮根本就運不到前線。
看來,前線可以使用的只有54式76毫米或者56式85毫米加農炮了。
然而,56式火炮長度就高達8.3米,炮管就有4.7米,用卡車拖曳等於加掛了一個集裝箱。
對於喀喇崑崙山一線的盤山路,卡車拖曳56式火炮根本就開不過去,搞不好就是車毀人亡。
到了這種地步,長度為6.1米的54式76毫米加農炮,也就是唯一可以運輸的長身管火炮了,它可以直接放置在車廂中。
新疆軍區為了運輸12門55式120毫米重型迫擊炮和4門54式加農炮到前線,歷經了千辛萬苦。
當時的司機回憶:蘇制吉斯151卡車從新疆喀什出發,南下開往天文點防區。由於新藏公路在1957年建成時只是簡易的沙礫公路,特別是從葉城往前走則是一大片人煙稀少的高原無人區,補給非常困難。而部隊出發時,火炮裝備已經讓卡車全部滿載,根本沒有多餘的空間攜帶足夠的給養。官兵集思廣益,透過臨時加高車廂,增大裝載容積等土辦法,硬是在葉城多攜帶了三分之一的物資。而從葉城出發,行進到喀喇崑崙山區的崎嶇山路上時,又遇到了氣壓過低導致汽車過早開鍋,戰士們遭遇高原反應等難題。
所謂過早開鍋,是指老式卡車是採用冷卻水來降溫的。而高原的低壓會使水的沸點降低,一般為100°的沸點,在這裡只需要70°到80°就會沸騰。所以,平時開上一天也沒事的發動機,在高原開上一兩個小時就會出現過早“開鍋”的現象,無法繼續行駛。當時沒有好的解決方法,只能開開停停,不讓發動機過熱。但這種開開停停會增加在高海拔地區停留時間,引起司機和車載官兵們的高原反應。
就是在這樣的艱難困苦下,炮兵部隊硬是咬著牙翻越海拔4200米的塞利亞克大坂和5200米的奇台大坂山區,經過4天4夜的快速行軍,終於在10月13日中午抵達防區。
此時,部隊官兵已精疲力竭,部隊使用的蘇制吉斯151型卡車也已經無法使用。官兵抓緊時間進行休整,恢復體能,同時指戰員也利用這段間隙熟悉周邊地形,重點對被印軍侵佔的紅山頭附近的地形進行勘察。
紅山頭是一個高地,是印軍的主要據點群之一。同其他地區不一樣,印軍在這裡依靠高地有利地形,精心修建了12個大小碉堡,互相之間用戰壕連線,形成一個完整的野戰環形陣地。
印軍在這裡駐守不少軍隊,裝備了大量輕重武器,是西線重要支點。
對於解放軍極為不利的是,從印軍陣地到我軍陣地間,有一片地勢非常開闊的沙石幹河床。
印軍地堡中有大量輕重機槍和迫擊炮,可以輕鬆封鎖這個河床。如果解放軍擅自用步兵進行充分,很有可能成為印軍火網的靶子,付出大量傷亡卻毫無進展。
新疆軍區才不惜代價,將54式加農炮運到前線進行支援。
炮彈數量有限,開戰前解放軍將54式加農炮推到距離印軍陣地約1000米的河床邊。
這種行為相當危險。印軍的重機槍和迫擊炮可以輕鬆覆蓋這個距離的任何目標,一旦54式加農炮開火炮暴露自己,就很有可能被打掉。
然而,解放軍炮手技術精湛,54式加農炮的炮擊精度優秀,射速很高,才會如此藝高人膽大。
18日凌晨,天剛剛有些亮,解放軍突然開始炮擊。
印軍措手不及,頓時慌作一團。很多印軍士兵連衣褲都來不及穿,在軍官呵斥下慌忙跳入碉堡內,操起輕重機槍亂射一通。
與此同時,4門54式根據早已測算好的目標,開始快速精確的炮擊。
印軍在這裡的碉堡都是野戰土木或者磚石工事,根本擋不住76毫米炮彈的攻擊。
第一輪炮擊結束時,大部分碉堡被炮彈摧毀,只有零星幾個碉堡還在用機槍胡亂掃射。
到第二輪炮擊結束時,印軍碉堡幾乎全部摧毀。
殘存的幾個碉堡中的印軍,也丟盔棄甲逃走。
在30分鐘的炮擊內,解放軍54式加農炮和迫擊炮共發射了1100多發炮彈,摧毀了印軍大量碉堡,擊毀了彈藥庫,殺傷了大量印軍。
此戰持續了80分鐘,解放軍用了一個連的步兵就佔領了紅山頭陣地,僅僅犧牲8人,負傷26人。
印軍丟下的屍體就有42具,被俘20人。
此戰中,54式加農炮的作用非常大,堪稱頭功。
隨後,54式加農炮跟隨邊防部隊在西段轉戰巴里加斯和班公洛地區,接連在第一、第二階段的數次戰鬥中取得勝利。
事實證明,在進攻作戰中,即便解放軍步兵已經裝備了大量火箭筒、無坐力炮等攻堅武器,射程最多不過幾百米。長身管火炮則有至少數千米的射程,作用是不可取代的。
隨後54式加農炮就少有戰績,它已經過時了。
在1969年中蘇珍寶島戰鬥中,解放軍沒有使用54式76毫米加農炮,而是使用了56式85毫米加農炮。為啥?
面對蘇軍的T62坦克,54式加農炮根本就無可奈何。
T62坦克車體前裝甲厚度達到100毫米,傾角則分別為30度與35度,炮塔裝甲更厚,正前方達到230毫米。就連56式85毫米加農炮也無法從正面擊毀T62,只能從側面或者後面進行攻擊,更別說54式。
在中越戰爭初期的記載中,只有54式零星作戰記錄。
大家看看這段描述:山州汽車總站民兵76加農炮連奉命以火力摧毀1675高地的越軍工事,為邊防第11團2連攻佔上蓬公安屯創造有利條件。
經過8個夜晚的奮戰,民兵炮連成功地在越軍眼皮子底下秘密地構築好了6個炮兵掩體,2條火炮進出道路,以及一些交通壕、貓耳洞、彈藥掩蔽部,全連做好一切戰鬥準備。
1979年2月17日的上午7時40分,指揮部下達了炮擊的命令。
而此時,戰區的濃霧還沒有散去,民兵炮連的戰士們就根據之前測定的資料標定好射擊諸元,全連6門炮在9分鐘內,2次4發急速射擊和2到4發等速射擊,共發射炮彈85發。
首輪發射的炮彈群就將越軍前沿的碉堡頂部炸塌,連越南國旗都炸飛了。
到了中午,大霧散去,目標暴露在眼前,炮連抓住時機,分別採用全連6發、8發急促射和等速射,對各個目標進行了25分鐘的炮擊,共發射炮彈102發,擊毀了檢查站營房、2個碉堡以及大部分外圍工事。
而敵人的主堡壘還沒有被完全破壞,隨後民兵炮連確定了新的戰鬥方案,決定採取“先強後弱,集火打點,由表及裡,層層剝皮”的戰術。
炮連首先集中火力猛轟1號堡壘,那裡是對我步兵威脅最大的。
戰鬥中隱藏在暗堡裡的越軍用高射機槍攻擊我炮兵陣地,但是民兵炮連的戰士們不怕危險,他們立即對敵人還以顏色,打出了2次4發的急速射,不但摧毀了敵人的火力,而且倒塌的石頭滾到山坡上,還引爆了越軍自己埋好的地雷,進一步為我軍步兵的進攻掃清了障礙。之後,民兵炮連的戰士們越戰越勇,又打了2次炮擊,徹底摧毀了上蓬公安屯殘餘調堡,越軍吹噓的“固若金湯”的據點,轉眼間就變成了一片廢墟。
下午16時30分,邊防11團2連發起進攻,只1小時後就攻佔了上蓬公安屯。
此次炮擊越南上蓬公安屯戰鬥,我民兵炮連共發射炮彈231發,摧毀碉堡4個、營房2棟以及大部分外圍工事,斃敵2名,傷敵28名,首戰告捷,有力地支援的步兵戰鬥。
中越戰爭結束後,1979年9月17日,中央軍委釋出命令,授予在對越自衛還擊、保衛邊疆作戰中功績突出的英雄模範單位和個人以榮譽稱號。
這只是民兵參加的戰鬥,正規解放軍的54式則沒有作戰經歷:在參與反擊戰第一階段作戰的49個團的炮兵部隊共編有176個炮兵營,包括24個152榴彈炮營、58個122榴彈炮營、21個122或130毫米加農炮營、44個85加農炮營,29個107或130毫米火箭炮營、1個自行火箭炮營,共計大、中口徑壓制火炮1698門,火箭炮540門。
諷刺的是,我們的敵人越南有大量54式。
從六十年代開始,我國逐步將54式退役,一些火炮裝備民兵預備役部隊,一些則庫存或者轉交給北越等國進行軍事援助。
越南裝備了不少54式加農炮,還有一些從蘇聯得到的Zis-3型混編使用。
越軍苦於76毫米炮彈的數量不足,在戰爭中沒有起到什麼作用。
有趣的是,在2019年越南海軍陸戰隊的訓練中,出現了54式的身影,報道說這是越南軍工廠大修後產物。
可見,越軍到今天還在使用這些老舊火炮,而解放軍早在上世紀80年代已經退役了54式!
話說回來,這種火炮用了80年還能用於實戰,可見效能多麼優秀了!
宣告:
本文參考
圖片來自網路的百度圖片,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