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6年邁阿密颶風和1928年奧基喬比颶風導致佛羅里達州南部數千人喪生,美國迫切需要合適的救援車輛。
1944年2月,美國海軍陸戰隊第4陸戰師計程車兵乘坐LVT-2兩棲裝甲車在誇賈林環礁的那慕爾島登陸。
1933 年,工程師唐納德·羅布林(Donald Roebling)的父親建議自己的兒子研製一種兩棲車輛“在洪水地帶行駛,並可以避免常規的船隻擱淺和汽車熄火的問題”。出人意料的是,唐納德·羅布林為了救災研製的“鱷魚”最終幫助美國海軍陸戰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上取得決定性勝利。
本文是“兵工廠生活(Armory Life)”網站釋出的介紹文章,作者Randall Chaney,本人翻譯並編輯給大家分享。
1944年2月,美國海軍陸戰隊第4陸戰師計程車兵乘坐LVT-2兩棲裝甲車在誇賈林環礁的那慕爾島登陸。
唐納德·羅布林的父親在建議中使用了“架設橋樑(Bridge The Gap)”一詞,這很恰當。唐納德的曾祖父約翰·奧古斯都·羅布林(John Augustus Roebling)設計了紐約布魯克林大橋,他的祖父華盛頓·奧古斯都·羅布林上校(Col. Washington Augustus Roebling)完成了設計並建造了這座大橋。工程學是羅布林家族的基因,唐納德·羅布林將在佛羅里達州克利爾沃特建造出家族遺產的一部分。
設計AMTRAC
一隊AMTRAC衝向硫磺島海灘。LVT在太平洋戰爭期間發展起來,但其來源同樣是羅布林“鱷魚”牽引車。
唐納德·羅布林認為“鱷魚”應當是一種兩棲牽引車(AMTRAC),可以救援陸地和海上的遇險者。唐納德·羅布林認為他設計的兩棲牽引車是“仁慈機器”,可以穿過最荒涼的沼澤地帶,然後像船一樣在水上行駛,由履帶划水提供動力。巧合的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當時正在考慮一種完全不同的AMTRAC。
唐納德·羅布林是一位美國慈善家和發明家,因發明履帶式登陸裝甲車而聞名。
唐納德·羅布林著手建造“鱷魚”原型車,並在1935年完成了第一輛原型車。“鱷魚”原型車的測試在唐納德·羅布林位於克利爾沃特內陸水道的 Spottis Woode莊園的私人工作室進行的,零部件也在鄰近的貝爾艾爾鎮的車間製造。
“鱷魚”原型車正在佛羅里達州進行測試。此時,它與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的LVT還有很大區別。
唐納德·羅布林首先面對的問題是選擇車體材料,最終他選擇了硬鋁。這種材料在上世紀2、30年代應用於航空領域,尤其是德國“齊柏林伯爵”號和“興登堡”號、美國“洛杉磯”號、“阿克倫”號和“梅肯”號硬式飛艇的骨架。這種材料比鋼輕,但強度足以支撐箱形車體結構。唐納德·羅布林必須摸索使用這種新型材料製造“鱷魚”兩棲牽引車的方法。
在佛羅里達州達尼丁對“鱷魚”進行測試,這種最初為人道主義救援行動研製的特殊車輛,後來卻成為一種寶貴的作戰武器。
設計履帶時也遇到了困難,傳統設計在泥濘路面中打滑,但唐納德·羅布林堅持要製造一種只依靠履帶為動力的兩棲車輛。最終,他的堅持得到了回報,他成功設計出堅固、高效的防滑履帶,並獲得了美國2138207號專利。
1943年12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和海岸警衛隊在新不列顛島的格洛斯特角登陸。一輛LVT-1掩護美軍士兵扛著擔架、推著吉普車登陸。
1937年,推出第四代“鱷魚”兩棲牽引車。該車長約12米,重3.95噸,陸地行駛速度29千米/小時,浮渡速度14.5千米/小時。所有原型車測試都在克利爾沃特附近的貝爾萊爾、蜜月島和達尼丁的海灘等環境進行。
美國海軍陸戰隊LVT-1兩棲牽引車停靠在紐西蘭惠靈頓的碼頭上,等待登上運送參加瓜達爾卡納爾戰役的登陸部隊的艦船。
上世紀30年代中期,在結束海地和尼加拉瓜的軍事行動之後,美國海軍陸戰隊有意制定一套兩棲作戰理論,尤其是將人員和物資從艦船上運送到岸上。美國海軍陸戰隊曾在1924年測試過一輛克里斯蒂輕型兩棲彈開,但發現它並不適合在波濤洶湧的海面上航行。
聚光燈下
1943年11月,布干維爾戰役第一天,美國海軍陸戰隊LVT-1兩棲裝甲車衝向託羅基納角搶灘。
唐納德·羅布林駕駛“鱷魚”原型車在皮內拉斯縣的沼澤、紅樹林和海灘上四處兜風,這引起了《生活(Life)》雜誌工作人員的注意。1937年10月4日出版的《生活》雜誌在第94頁科學與工業欄目下,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紹了唐納德·羅布林和“鱷魚”的故事,其中就有AMTRAC接受測試的現場照片。
佩萊利烏戰役期間,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陸戰師乘坐LVT-2 AMTRAC前往海灘。
《生活》雜誌的文章成功引起了美國海軍少將愛德華·卡爾布福斯(Edward Kalbfus)的注意,他將這篇文章分享給了美國海軍陸戰隊少將路易斯·麥卡錫·利特爾(Louis McCarty Little),後者指揮海軍陸戰隊艦隊。據說,路易斯·麥卡錫·利特爾將這篇文章寄給了海軍陸戰隊司令托馬斯·霍爾科姆(Thomas Holcomb)少將。由於對“鱷魚”解決兩棲登陸難題的能力充滿信心,他們決定徵詢唐納德·羅布林的意見。
沖繩戰役期間,滿載部隊的LVT-4兩棲牽引車駛向海灘。背景中,“田納西”號戰列艦(BB-43)用127mm艦炮轟擊目標區。
1938年2月,美國海軍陸戰隊向唐納德·羅布林發出了一份意向書。他立刻回覆道:“‘鱷魚’可以接受檢查,我們很樂意隨時向您展示。”僅僅幾周後,美國海軍陸戰隊的技術人員就開始仔細檢查“鱷魚”原型車。在接下來的兩年裡,他們繼續深入研究“鱷魚”,並完成繁瑣的官僚採購程式。
LVT(A)-4是經過深度改進的火力支援型,配備開放式炮塔,安裝一門75mm榴彈炮。
1940年2月22日,海軍部與唐納德·羅布林簽訂合同,製造200輛“鱷魚”,合同總價值330萬美元。由於無法在自己的莊園內大規模生產這些車輛,唐納德·羅布林與位於佛羅里達州達尼丁的食品機械公司(FMC)簽訂分包合同,製造可以作戰的鋼製“鱷魚”。後續改進型將在佛羅里達州萊克蘭、加利福尼亞州里弗賽德和加利福尼亞州聖何塞的工廠批次生產。
實戰表現
1944年7月,關島戰役第一天,美國海軍陸戰隊員跳出LVT,尋找掩護躲避日軍的彈雨。
美國海軍陸戰隊裝備的第一批“鱷魚”被稱為LVT-1,即“履帶式登陸車輛1型(Landing Vehicle, Tracked, Model 1)”,成功實現了唐納德·羅布林最初的“仁慈機器”概念。1942年,LVT-1參加了瓜達爾卡納爾戰役,此後許多改進型在太平洋戰場表現出色。
澳大利亞炮兵乘坐LVT兩棲裝甲車準備登陸巴釐巴板島,海軍正在炮轟日軍陣地。
1941~1945年,美國共生產超過18000輛LVT系列兩棲裝甲車。二戰期間美國海軍艦船局局長E.L.科克倫(E.L. Cochrane)中將說:“毫無疑問,如果沒有AMTRAC,我們的部隊在塔拉瓦、誇賈林、塞班島、天寧島、關島、帛琉和硫磺島就不可能取得壓倒性勝利。”
儲存在佛羅里達州Dunedin海外戰爭退伍軍人協會SPC Zachary L. Shannon2550紀念站的一輛LVT-4兩棲裝甲車。
雖然製造LVT系列兩棲裝甲車的Dunedin FMC工廠現在已經變成了停車場,但FMC的貢獻仍令人自豪。Dunedin海外戰爭退伍軍人協會SPC Zachary L. Shannon2550紀念站儲存了一輛經過修復的LVT-4兩棲裝甲車,併成為許多退伍軍人的回憶。
結語
英國博文頓坦克博物館收藏的LVT-4兩棲裝甲車,尾門開啟露出內部的M29“黃鼠狼”運輸車。
唐納德·羅布林獲得了美國海軍成就證書,以表彰“鱷魚”兩棲牽引車的“傑出成就”。1948年,他被哈里·杜魯門總統授予功績勳章,以表彰其“為美國做出的傑出貢獻”。
唐納德·羅布林是一位有志於拯救遭受暴風襲擊民眾的人,並透過自己的發明拯救災區的民眾和財產。而這項發明最終成為調動太平洋和歐洲戰場的軍用裝備,幫助盟軍贏得二戰。戰後,他重新恢復了對機械修理、集郵和業餘無線電的愛好。他從未接受過關於發明“鱷魚”兩棲牽引車的個人報酬,並將他的履帶系統專利贈予美國政府。唐納德·羅布林於1950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