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意外,重返白宮的特朗普終於對各個對手以及一眾盟友揮出了關稅大棒。據路透社報道,美國當地時間2月1日,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對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商品加徵25%關稅,對中國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在很多媒體和智庫看來,特朗普此舉就是為大規模貿易戰拉開序幕。因為在不久前,特朗普還威脅要對另一個主要貿易伙伴歐盟徵收關稅。在特朗普看來,美國歐盟之間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歐盟在汽車、農產品等很多領域搶佔了美國的市場份額。基於“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特朗普終於要把關稅大棒揮向歐盟,而且執行的政策比對中國還要狠。
不難看出,特朗普的此番關稅大戰針對的目標非常明確,就是要對進出口貿易的幾個大頭下手。按照海關資料追蹤庫Trade Data Monitor的資料顯示,2023年美國從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進口的商品價值為1.9萬億美元,約佔總額的60%。這也意味著,這幾大經濟體和美國的貿易往來最為頻繁,如果從關稅上下手,美國不僅可以有力打擊這些市場競爭對手,還能透過加徵關稅發一筆橫財,這對當下財政狀況不佳的美國政府來說無疑是天大的好事。
尤其是對歐盟來說,同俄烏衝突,美國逼迫歐洲國家選邊站隊,讓一眾歐盟國家失去了俄羅斯的廉價能源。在成功收割一波後,對於元氣大傷的歐盟,特朗普自然要變本加厲。對此,歐盟委員會表示,目前尚不清楚美國是否有針對歐盟產品的額外關稅。只不過,有了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國的前車之鑑,歐盟已經開始未雨綢繆。
歐委會首席發言人葆拉·皮尼奧就明確表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會造成不必要的經濟干擾。對於特朗普來說,對歐盟加徵關稅,是保護美國本土企業的有效途徑。此前,他就公開抱怨歐盟對美國的汽車和農產品設定重重障礙,而美國卻大量進口歐盟的各類商品,這種貿易不平衡讓他深感不滿。早在特朗普1.0時代,美國政府就多次以貿易逆差為由,對各國大打關稅牌,如今美國又將矛頭指向歐盟,其背後就是“美國優先”的貿易保護主義作祟。
從歐盟釋出的宣告來看,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歐盟再次強調開放市場和尊重國際貿易規則的重要性,指出關稅只會造成經濟混亂,推動通貨膨脹,對各方都有害無益。與此同時,歐盟也做好了和美國對抗到底的準備。
尤其是在劍拔弩張的緊張局勢下,歐盟很有可能透過改善中歐關係,進而透過與中國的緊密經貿關係反制特朗普。畢竟,中國和歐盟互為重要經貿夥伴。即便在中歐關係跌宕起伏的2024年,中歐雙方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依然高達7858億美元,投資合作也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在特朗普持續打壓各個經濟體的背景下,中歐攜手合作,對維護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至關重要。
有意思的是,對於早已脫歐的英國,特朗普似乎有網開一面的打算。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特朗普明確表示儘管英國也有“貿易越界”的問題,但他認為英國能夠避免關稅。與此同時,特朗普還公開表示英國首相史塔默非常友好,未來美英將在平衡預算上進行對話合作。特朗普的這番表態,無疑是為英國吃下了定心丸。畢竟,和貌合神離的歐盟不同,英國近年來對美國可謂是言聽計從。
無論是在經濟、軍事還是外交政策方面,英國都以美國馬首是瞻。如今,特朗普已經有了和各國為敵的打算,自然需要一個得力的助手,再考慮到美英兩國的外貿經濟體量並不大,英國出口貿易無法對美國市場造成威脅,特朗普自然要安撫英國。
從長遠來看,特朗普對中國、歐盟等主要經濟體實施強硬的關稅政策,不僅破壞了全球貿易秩序,也損害了自身的利益。按照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特朗普的高關稅政策會使美國消費者在2025年對消費技術行業產品和服務的購買力下降900億至1430億美元。
的確,貿易戰本身沒有贏家,美國的關稅大棒只能逼迫更多的國家團結起來反制美國,最終,高昂的商品成本還要落在美國消費者的頭上。特朗普一意孤行,大搞貿易保護主義,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