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紐約時報》5日報道,為了執行美國總統特朗普有關縮減政府人員的指令,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向美國聯邦人事管理局傳送了一份郵件。因為工作疏忽,這封記錄了大量情報人員身份資訊的郵件沒有加密,導致不少CIA特工正面臨身份被曝光的風險。美媒稱,這些人中就有CIA針對中國招聘的情報人員。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援引一名知情官員的訊息稱,由於美國聯邦人事管理局要求各部門彙總人員資訊,CIA向其傳送了一份本部門仍處於試用期的情報人員名單,這些人的名字和姓氏首字母均顯示在了郵件中。報道稱,CIA的試用期可長達數年,這意味著其中許多人正從事相當敏感的情報工作。
2021年10月,CIA曾在其官方招聘頁面公然宣稱要成立“中國任務中心”,並招募懂中文的情報人員。NBC及《紐約時報》表示,這些針對中國的情報人員身份一直被CIA嚴密保護,而這次“郵件洩密”意味著他們的身份存在被曝光的風險。
“任何專業的外國情報機構,都可以藉助分析工具對比這些特工的名字資訊和公開的資訊記錄,將他們中的許多人識別出來,”一名接受NBC採訪的前高階情報官員稱。
美國眾議院情報委員會資深議員吉姆·希姆斯接受媒體採訪時稱,他認為這次“郵件洩密”是因為工作疏忽造成的,是一個“本可避免的安全風險”。
吉姆·希姆斯接受媒體採訪影片截圖
延伸閱讀:
【文/觀察者網 阮佳琪】
任期僅剩最後幾天,拜登政府官員的“繞場一週”輪到美國中央情報局局長伯恩斯(William Burns)。當地時間10日,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網站刊登了對伯恩斯的專訪,這個美國“情報頭子”到最後一刻都沒有放過繼續抹黑詆譭中國。
回顧四年任期對華情報工作的展開,伯恩斯誇誇其談稱,其任內領導的中情局最重要的優先事項之一就是與中國相關的內容,因此他在2021年上任不久後,就專門成立了輻射中情局所有任務領域的所謂“中國任務中心”(China Mission Center),這也是CIA唯一針對單一國家設立的任務中心。
他還說,過去四年裡,CIA優先將資源向與中國相關的工作傾斜,分配給中國專案的預算資源增加了兩倍,佔到總預算的20%。
順著記者的話,伯恩斯藉機翻炒所謂“中國網路駭客威脅”,無端指控中國企圖滲透美國關鍵基礎設施,並宣稱正是這些“複雜”形勢“提醒”了美國需要正視中國現在所擁有的能力,進而決定投資與中國有關的“長期優先事項”。
“低估中國的能力或決心不符合我們的利益。”他補充說,這些投資還包括在CIA中建立一個“跨國與技術任務中心”,以幫助美國間諜精進諜報技術,因為技術革命關乎與中國的主要競爭。
美國中情局局長伯恩斯 圖自紐約時報
美媒《華爾街日報》報道曾披露稱,伯恩斯主導的“中國任務中心”專注於收集有關中國的情報,並打擊所謂的“中國針對美國進行的間諜活動”,CIA甚至試圖要求工作人員學習普通話。
伯恩斯在這次採訪中承認,過去四年裡,CIA確實僱傭和培訓了“更多的”普通話使用者。他將這項工作描述為“與中國長期競爭的重要組成部分”。
如此肆無忌憚地針對中國開展大規模情報活動,伯恩斯詭辯稱,這表明拜登政府意識到了“未來的挑戰”。
他強詞奪理道,“我認為現在是國際格局發生革命性變化的時刻之一,與中國和俄羅斯的大國競爭異常激烈,而且技術革命也是自工業革命以來我們從未見過的。這對CIA來說,意味著我們必須開始徹底改變情報工作的做法。”
政府換屆之際,伯恩斯還說,他非常期待與自己的繼任者——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任命的CIA新任局長約翰·拉特克利夫(John Ratcliffe)做進一步交流,尤其在關於中國和技術的優先事項上。
據NPR報道,伯恩斯已經與約翰·拉特克利夫進行過幾次交談。不過,“我不確定他是否需要我的免費建議”,伯恩斯意味深長地說道。
約翰·拉特克利夫曾在特朗普第一任總統任期內擔任美國國家情報總監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推特
去年年初,路透社曾獨家爆料稱,時任美國總統的特朗普曾於2019年簽署一項秘密總統令,授權美國中情局成立專門團隊散佈抹黑中國政府的言論,手段主要是透過買通媒體和虛假社交賬號。
拜登政府上任後,全面繼承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地緣政治主要競爭者”和“大國競爭”主要對手的定位,在對外加強與盟友聯合、協調的同時,對內大力強化相關組織機構,CIA的“中國任務中心”就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成立的。
CIA局長伯恩斯也毫不掩飾美方行徑,2023年直接在《外交事務》上撰文全面亮明瞭對華情報戰底牌:設立“中國任務中心”,將對華情報採集、行動及分析預算翻番,增聘增訓講漢語情報人員等。
他當時更叫囂稱,美在華情報網路重建已取得進展,正努力構建強勁的人力情報收集能力。
不過,《華爾街日報》早前援引多名官員訊息報道稱,儘管CIA將中國視作其頭號情報目標,但自2012年美國在中國的情報網路遭到“毀滅性打擊”後,美國近十年來仍未能有效重建在華情報網路。
根據這些官員的說法,隨著美國安全政策從20年前的反恐,轉向為可能與中國、俄羅斯等發生“大國衝突”做準備,CIA及其他美情報機構在2020年後加速轉向,進行了一場“巨大且秘密進行”的變革。美國情報界開始重新培訓人員,重新分配數十億美元的預算,重新裝備昂貴的間諜機器,以便將重點放在那些“潛在對手”身上。
報道稱,美國的間諜衛星正密切監視中國 資料圖
美媒稱,美國情報界的目標之一,便是“加強針對中國的人力間諜網路”。因為目前美國對中國的情報收集,絕大部分仍依賴於電子監聽,攔截電話、電子郵件和其他任何形式的數字通訊,這樣收集而來的情報難以做到像人力情報那樣洞察對方的真實意圖或弱點。
報道聲稱,雖然美國的間諜衛星正密切監視中國,網路和竊聽工具也竊取了大量的中國通訊資訊,但在中國國家安全機關的大力打擊下,美國對中國的戰略認知大部分只能來自於推測和對中方公開宣告的解讀,這導致華盛頓對中國在包括臺灣問題等關鍵安全議題上的戰略意圖知之甚少。
報道還指出,現在從中國招募或者會見間諜和線人也比以往更困難,暴露風險非常高,尤其近年來中國還在不斷加大反間諜的力度。一名前美國高階官員提到,中情局仍在嘗試透過各種手段策反中方人員,但中情局特工曾試圖在拉美國家等第三國招募中國間諜的企圖也一度被挫敗。
“美國間諜在中國幾乎失明”,《華爾街日報》在總結這些官員的對話內容時直言,“美國間諜面對的是一個強大的中國。”
談及CIA等境外間諜情報機關近年來針對中國的情報滲透活動愈加猖獗,俄羅斯《訊息報》也曾指出,美國持續在中國招募間諜,是因為美國不放棄遏制中國的企圖。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越來越大的影響力,這顯然是美國及其“衛星國”所無法接受的。
最早介紹所謂“中國任務中心”的時候,伯恩斯就曾不打自招稱CIA正研究如何“用對付蘇聯那套對付中國”,赤裸裸地證明了CIA為中國特設中心的這一做法出自冷戰思維。
與此同時,美國政府還在不斷自編自導自演所謂“中國駭客入侵”。但再怎麼翻炒所謂“中國間諜”冷飯,也掩蓋不了美方栽贓陷害、倒打一耙的行為本質。
“感謝伯恩斯局長的提醒,他作為全球最大間諜組織的負責人,一再走上前臺,告訴世人美國間諜無處不在、無孔不入。”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說的那樣,中方將一如既往做好防範工作,堅決維護國家安全,不會讓美國的非法行徑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