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此文之前,辛苦點選右上角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援!
近些年,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積開始急劇增加,從2000年至2020年,20年的時間裡,湖泊水體面積增長了40%之多,達到7.03萬平方公里。
可能很多人覺得,高原上美麗的湖泊多一些,豈不是一件好事,但事實並非如此,湖泊的增加意味著青藏高原的氣候環境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
這種變化,已經對印度等國造成了一定影響,並且也必將會對我國的氣候環境產生作用,這將成為中印兩國的一個世紀難題,必須審慎面對。
“發燒”的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擁有儲量巨大的冰川,僅次於南北極,現代冰川面積約為4.98萬平方公里,冰儲量4561立方千米,是世界中低緯度地區最大的現代冰川分佈區。
此外,青藏高原還有很多地區常年覆蓋積雪,同時擁有面積廣袤的古老凍土層。
青藏高原的冰川每年可以提供350億立方米的冰川融水匯入各條河流,從這裡發源了多條大河,例如長江、黃河、怒江、瀾滄江、雅魯藏布江、恆河、印度河等,被譽為“亞洲水塔”。
如此豐富的水資源,使青藏高原就像一個大自然水迴圈的調節器,冰川融水匯入河流,來自南亞的氣流遇到高原冷空氣又形成降雪,這些降雪又逐漸轉化為冰川,從而形成相對恆定的氣候環境,維繫著生態平衡。
但是從1960年到2020年,60年的時間裡,青藏高原的氣溫上升了近2.3攝氏度,是全球平均升溫的兩倍,這就導致青藏高原的冰川加速退縮,儲量減少15%,面積由5.3萬平方公里縮減為不足5萬平方公里。
與此同時,青藏高原80%的湖泊出現擴張,近50年湖泊面積增加5676平方公里。在眾多湖泊中,青海湖的變化尤為明顯,面積已達到4432.69平方公里,在近20年時間內面積增加將近180平方公里。
青藏高原的湖泊基本上都是內流鹹水湖,它們不斷擴張的同時,湖水的含鹽量大大減少,鹹水湖變得越來越淡,這將改變原有的生態系統,導致生活在這裡的生物死亡。
同時,青藏高原的凍土面積也在不斷縮減,由150萬平方公里縮減為126萬平方公里,減少了16%,這對青藏鐵路、青藏公路等基礎設施的安全執行極為不利。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最重要的就是全球氣候變暖引發的冰川融化效應,青藏高原原來固有的冰川面積快速縮減,這些冰川融水流入湖泊,使湖泊面積擴大,同時稀釋了湖泊的鹽分,致使湖泊變淡。
另外,由於全球變暖,印度洋上的暖溼氣流得到增強,這些氣流北上遇到青藏高原,在上升過程中轉化為大量降水。
近40年,青藏高原的年降水量已經增加了約56毫米,這也使湖泊面積不斷擴大。
青藏高原凍土層平均厚度為50-150米之間,最厚處甚至達到350-400米,約佔青藏高原面積的60%。
千萬年來,這些凍土層都被封存於高原之上,但如今卻正在融化,凍土層中含有大量有機物質,一旦融化,這些物質會為周圍的湖泊提供額外的營養補給。
同時,凍土融化後,湖泊的水失去了周邊的禁錮,就會外流到周邊盆地,將周圍的土壤植被切割,造成水土流失,更進一步加劇了湖泊面積的擴張。
青藏高原的這些變化,看似緩慢,但如果放到地球漫長的演變歷史中去觀察,已經可以用飛速來形容了,這些變化正在對人類的環境造成影響,首當其衝的就是印度。
印度已經受到影響
印度的氣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季風氣候,常年多雨,隨著全球變暖趨勢的增強,西南季風的勢力更加強勁,會給印度帶來更多的降雨。
印度地處青藏高原南部,境內主要的印度河和恆河,就發源於青藏高原,隨著高原冰川的加速融化,每年匯入河流的冰川融水也在不斷增加。
本來,印度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使全國境內擁有豐富的水資源,歷史上氣候宜人,非常適合農作物生長,恆河兩岸更是有大量肥沃的土地,但如今這一切都在改變。
一方面是來自印度洋上的季風帶來更多的降雨,另一方面是高原冰川融化使河流水位不斷上漲,兩者結合之下,印度的洪澇災害頻發。
同時,印度的雨季也在不斷延長,原本的雨季基本維持在每年的6到9月份,如今每年降水量都在增加。
洪水給印度帶來了災難,每年因為洪水而流離失所的民眾達到30萬人以上,更有很多人死於洪水,隨後還有瘟疫的威脅存在。
同時,洪水還會引發次生災害,泥石流、山體滑坡也時有發生,2021年,由於大規模泥石流災害,印度北阿坎德邦杜利恆河上的在建水電站閘壩被沖垮,造成218人傷亡,經濟損失巨大。
由於厄爾尼諾現象的影響,當印度處於雨季的時候,近些年不斷出現極端高溫天氣,夏天的氣溫甚至達到了50攝氏度,這對人們的健康以及工農業生產都造成了嚴重影響。
每年,印度都有因為高溫而死亡的民眾,因高溫引發的疾病也隨處可見,一到夏季,醫院人滿為患。
高溫也使得用電量大幅增加,印度發電主要依靠煤炭,這又加重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使高溫天氣越來越多,儘管政府採取設立避暑中心、大面積停課等措施來應對,但收效甚微。
除了印度,巴基斯坦等國也出現了高溫極端天氣,這一趨勢在短期內恐怕無法改變。
對於我國來說,青藏高原的氣候改變,又有哪些影響呢?
中國需要未雨綢繆
隨著青藏高原的湖泊面積擴大以及冰川的加速融化,帶給我國的直接問題就是洪澇災害的出現,如果長江、黃河的流量加大,一旦趕上中下游出現強降雨天氣,就極易發生洪澇災害。
青藏高原是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冰川一旦不斷減少,同時伴隨著冰雪融化,將會影響長江、黃河中下游的流量,威脅下游城市的供水系統、食品安全及能源生產,甚至波及全球產業鏈。
青藏高原暖溼化並不會一直增加對河流的淡水補給,據預測,本世紀中葉,高原冰川對河流徑流的補給將達到最大值,隨後會逐漸減少。
這是因為青藏高原地區雖然氣溫在上升,但依然屬於高寒地區,水的蒸發還是會比其他地區要小得多。
當冰川融化到一個閾值,湖泊的面積也不斷擴大,這些水資源將困在高原之上的湖泊當中,而不會再向中下游供水,所以從長遠看,我國存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以前,青藏高原是很少出現極端天氣的,但近40年,暴雪、冰雹、雷電和大風等極端天氣增多,泥石流、滑坡、冰湖潰決等衍生災害加劇。自1983年以來,西藏共發生嚴重氣象災害1244起,災害頻次不斷增多。
高原上厚厚的積雪,對於很多生物的越冬至關重要,全球變暖已經引起青藏高原積雪減少,這會致使物種分佈大規模轉變,甚至會造成部分物種的滅絕,影響生物多樣性,並在全球的生態系統中引發連鎖反應。
高原冰川、凍土層不斷融化,將會帶來大量二氧化碳、甲烷等溫室氣體,釋放出遠古時期封存於其中的有機碳,進一步加劇全球變暖。
由此可見,青藏高原變暖,定會帶來一系列危害極大的連鎖反應,中國需要與印度等相關國家一道未雨綢繆。
目前,我國已經積極在青藏高原建設立體化的監測網路,利用遙感衛星及地面監測體系,實時獲取氣溫、降水、冰川雪線、湖泊水位等全方位的資料,透過大資料及雲計算開展模擬,對氣候變化進行預測分析,提前掌控氣候趨勢,做出更科學的應對。
這項工作也需要印度等國共享資料,加強合作,共同來應對可能出現的氣候危機。
同時,還要加快推進青藏的特高壓輸電和梯級水電站建設,對可能出現的洪水進行預案准備,綜合利用水資源。
對於由於湖泊面積擴大帶來的草原面積減少、生態環境改變等問題,我國正在加大對高原農牧業的投入,推廣耐寒、耐澇、耐旱的作物品種,同時對生物多樣性進行有針對性的保護。
這一切問題的根源,還是因為全球氣候變暖,中國作為世界上影響力不斷擴大的大國,應在國際上不斷進行呼籲,讓全人類共同認識到氣候問題的嚴重性。
2020年,我國向國際社會提出了中國的“雙碳目標”,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近年來,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相應政策,來積極推進這一目標的實現。
氣候問題關係到人類的存亡,當地球冰川融化,海平面不斷上升,極端氣候不斷出現的時候,災難電影中的一幕就將成為現實。
為了人類的未來,為了我們的後代能有一個賴以生存的環境,強化環保意識,踐行環保生活方式已經刻不容緩,希望我們的家園能夠永遠美好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