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37第一代飛機——737-100於1967年首飛,1968年2月投入服役,至今投入時間已經超過50多年。737飛機歷史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設計限制已成為越來越難以克服的障礙。
近年來,圍繞737 MAX系列飛機的持續故障引發了一個問題:為什麼一直沒有推出一款更好的飛機,替代737飛機,以更好的與空客A320飛機展開競爭。
737自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投入市場,曾經風靡一時,是全球窄體飛機的主力機型,在世界各地大量服役。
但該專案長期以來一直有其侷限性。設計時渦輪風扇發動機的直徑還非常小,737充分利用了這一優勢,將普惠JT8D發動機放置在非常靠近地面的位置,簡化了日常維護。
較低的高度還允許飛機在沒有太多基礎設施的情況下飛往機場,因為飛機可以配備可伸縮的樓梯,並且無需地面裝置即可進入貨艙。
但到了1980年代,當第二代737經典系列飛機推出時,波音用CFM-56發動機JT8D發動機,這是一種更寬的渦扇發動機,需要改變配置,發動機因此被安裝在更靠前和更上方的位置。
即便如此,CFM公司和波音公司仍必須將發動機部件移至兩側,以距地面留出足夠的高度,從而使機艙呈現扁平的外觀。簡而言之,737曾經的優勢,變成了劣勢。
第三代737NG飛機的發動機沒有變化,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但當到第四代737 MAX飛機時,更大的Leap-1B發動機最終成為了問題。
波音並沒有放棄,重新將渦扇發動機定位得更靠前。重心的變化是透過機動特性增強系統M(CAS)軟體解決的,該軟體減輕了飛行員在大迎角時對飛機的控制。
不幸的是,結果是2018年和2019年發生兩起致命事故,導致737 MAX停飛數月。
儘管波音考慮過啟動一個全新專案,即傳言中的中間市場飛機(NMA飛機),但最終高昂的成本讓該公司望而卻步,該公司再次臨時研製了該家族最大的窄體飛機737 MAX 10。
考慮到機身長度較長,起飛時會損害飛機尾部,波音想出了一個獨特的解決方案,使起落架延伸到地面。這一切都是因為該公司不想為MAX 10型號開發新的起落架,這會使其與其他737有所不同。
現在,隨著對單通道飛機的需求激增,而空客無法滿足如此多的訂單,波音卻發現自己陷入了僵局。其商用飛機無法與A321neo等空客機型競爭,但開發新飛機需要數年時間。
使情況變得更加不可預測的是,商用航空正在經歷能源轉型,尋找消除碳排放的推進系統。
因此,現在再押注於另一架常規飛機可能為時已晚。空客在更有利的情況下已經選擇了氫技術。波音則押注於桁架支撐機翼,在這一概念中,飛機擁有又長又薄的機翼,由支柱支撐。
由於這種配置,空氣動力學效率很高,並且允許發動機具有高涵道比、大直徑,因此更加經濟。該組合有望節省高達30%的燃料,而且不會妨礙未來使用氫能源。但仍然有必要將理論付諸實踐,波音將與NASA合作開發X-66A桁架支撐翼驗證機。
737 MAX 7和MAX 10型號以及777X寬體飛機等待認證的漫長時間表明,波音想為其知名的噴氣式飛機改進型拿批准證書是多麼困難。這這種情況下,對波音能夠順利研製出一款全新飛機不應有過多的期待。
對於航司來說,波音的疲軟是一個壞兆頭。儘管有其侷限性,737對於許多公司來說都是一個有效的替代品,也是一個必要的競爭因素,這樣他們就可以不用完全依賴空客公司。
反應的延遲可能會導致波音錯過一個可以填補市場的重要視窗,因為目前。中國商飛的C919和巴航工業的新型商用飛機系列正在開展激烈的競爭。
留給波音的時間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