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於江豔
一般情況下,油、氣、水三種流體在同一儲存空間內,氣在最上面,中間是石油,最下面是水。“以全油氣系統理論去指引勘探發現,水區下面可能還有大油氣區。”自治區科學技術獎特等獎獲得者唐勇作為世界最大整裝礫岩油田發現者,正繼續圍繞他發現的瑪湖油田,以全油氣系統理論為指引,在瑪湖之下找“瑪湖”。
2023年5月,唐勇在地圖上標註重點風險探井部署區域。唐勇供圖
11月20日,在新疆科技創新大會上,曾在新疆油田工作35年的唐勇,滿懷激情講述石油報國追求與夢想。在新疆油田工作35年裡,唐勇足跡踏遍準噶爾盆地各個角落,一心想著為祖國多獻石油。
克拉瑪依油田是新中國發現的第一個大油田,近半個世紀勘探開發後,面臨資源枯竭困境。2012年,唐勇帶領瑪湖勘探研究團隊,突破理論禁錮,勇闖勘探禁區,跳出斷裂帶老油區,走向凹陷區全新領域,歷經6年艱辛探索,在國際上率先創立凹陷區礫岩油藏勘探理論與技術體系,發現全球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整裝礫岩油田——瑪湖10億噸級特大型油田,獲2018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瑪湖油田的發現,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意義。錨定新疆在國家全域性中的戰略定位,當前新疆正加快全國能源資源戰略保障基地建設,瑪湖油田產能建設也全面展開,目前累產原油超1900萬噸,已成為我國原油增產新的增長極。
克拉瑪依是因油而生、因油而興的石油之城,勘探只有大發現,城市才能永葆青春,瑪湖發現之後,下一個大油田在哪裡?
“發現大油田必須要有大思路!”2018年起,唐勇將全油氣系統找油思想引入準噶爾盆地進源勘探,構建常規—非常規油氣有序分佈新模式,引領勘探理念又一次革新,在瑪湖之下找瑪湖,在水區之下發現非常規全序列純油區,這是繼瑪湖礫岩大油區發現之後又一更具規模的非常規大油區,現在正處於發現高峰期,是目前盆地最為現實的增儲上產新領域。
“以前,找的常規油氣為非浮力成藏模式;現在,以全油氣系統理論指引發現的非常規油氣為非浮力成藏模式。”唐勇解釋,浮力成藏模式下,油氣水的關係為密度最小的天然氣在上面,中間為石油,最下面為水,按照常規油氣成藏理論去指引油氣勘探,油氣井打到地下水了不會再往下打,因為再打下去還是水,而以非浮力成藏理論去認識油藏,不需要圈閉(指可以阻止油氣運移並儲存起來成為油氣聚集的一種構造場所)來控儲。
當然,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理解全油氣系統理論很是晦澀。唐勇以生活中常見的漏斗來模擬解釋常規油氣藏和非常規油氣藏,漏斗之上為常規油氣藏,油氣水按照密度大小有序分列,而連線漏斗的漏管猶如喉道一樣狹窄,將非常規油氣藏封閉在漏斗之下,形成自封閉狀態,這也就能解釋清楚全油氣系統理論指導下為啥在水區之下繼續鑽探又發現大油區了。
目前,新疆油田部署的風險探井也證實鹹湖盆水區之下還有油氣區,且打出了高產井。唐勇推測,“瑪湖之下應該還有新‘瑪湖’,以全油氣系統理論重新認識和梳理整個準噶爾盆地,或許可以收穫意想不到的成果。”
統計資料顯示,2012年新疆油田油氣產量當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2023年達1806萬噸。“要以科技創新來引領和支撐油氣大發現。”唐勇表示,將以全油氣系統理論引領和推動新疆油田在新時代重新煥發青春,再發現一個克拉瑪依大油田。
(來源:天山網-新疆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