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道 記者 樊巍 鄧孝慈】2月4日,2023年度的中國政府友誼獎頒獎儀式在北京舉行,該獎是中國政府專門為表彰對中國改革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的來華工作外國專家設立的榮譽獎項,2023年度共有50名外國專家獲獎。由中國科協推薦的國際動物學會執委馬霍是此次獲獎的外國專家之一,在中法建交六十週年之際,作為歐洲科學院和法國科學院“雙料院士”的馬霍獲此殊榮自然具有特殊意義。相關專家2月5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中法兩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有著深厚的合作,近些年來,中國在野生動物保護和研究領域也得到了國際上的高度認可,中法學者在該領域的密切交流和互相支援,將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起到良好的示範作用。
“當我得知獲獎的訊息時,我感到非常驚喜,於我而言這是一件非常特別的事情,我所從事的是生物多樣性的研究,保護生物多樣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國際問題,幾乎每個人都很關心這個問題,我為此而獲得中國政府的獎項,我感到很高興。”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馬霍教授的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在國際動物學會執行主任、海南大學教授張知彬看來,馬霍不僅在學術上頗有造詣,而且是長期致力於推動中法科學合作交流的知名學者,他的獲獎當之無愧。
“馬霍是國際上在動物學和生態學領域非常著名的科學家,他長期致力於南極企鵝的研究,其在科研領域的貢獻首先表現在他創新性地採用無線射頻的方法,將小型的感應器注入企鵝體內,代替傳統的在企鵝身上加裝環型感應器的方法,在對企鵝開展科學研究的過程中進一步降低了對於企鵝的影響。此外,馬霍還是國際上最先使用機器人開展企鵝研究的學者之一,他採用偽裝成企鵝的仿生機器人‘潛伏’到企鵝群體內,近距離接近標記的企鵝,採集相關資料,儘量減少企鵝群體研究中人為因素的干擾。”張知彬介紹。
在2月5日上午在中國科技會堂舉行的一場公開活動中,馬霍也介紹了他開發相關技術的心路歷程。馬霍表示,作為全世界第一個在野生鳥類中使用無線射頻技術的人,這項技術清晰地記錄下了人類活動對於野生鳥類生存環境的影響,“在野外條件下開展動物研究,我們需要特殊的技術,現如今我們已應用衛星技術去觀察氣候變化對鳥類生活帶來的影響,例如我們發現相較於寒冷年份,在溫暖年份中,企鵝需要花費更長時間,走更遠的路才能找到食物。”
此外,馬霍還發現了新鮮魚類在企鵝肚子久存不壞的秘密。張知彬介紹稱,雌性企鵝每次出門捕魚需要耗時三至四周,此後要將魚類儲藏在胃中帶回來餵食小企鵝,如此長的時間裡,企鵝如何保證儲藏在胃中的魚類不被自身被消化也不變質腐爛?馬霍及其研究團隊發現,企鵝體內有一種抗菌類物質能夠長期保證食物新鮮,“其利用這種物質開展抗生素耐藥菌株的開發,該項研究的一位合作者還因此得到了諾貝爾獎。可以說馬霍在南極企鵝的生態保護和生態學研究方面有著極為突出的貢獻。”張知彬表示。
在立足做好學術研究之外,作為法國科學院和歐洲科學院的院士,馬霍在持續推動中法之間各層級的學術交流活動。
始於1889年法國巴黎國際動物學大會,是目前世界動物學界最高級別國際會議,而主辦這項大會的國際動物學會秘書處設定在中國,這也是首個落戶在中國的二級學科國際組織。張知彬認為,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國際動物學會執委的馬霍發揮了巨大作用,“其本人非常支援這項提議,對於國際動物學會在我國開展的學術交流講座和科普宣傳活動他都積極參與。此外,馬霍還是法中高階人才交流協會名譽會長,每年他都會組織許多法國科學院的院士來中國訪問,涉及各個領域,可以說他在促進中法各領域開展學術交流的過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張知彬稱。
近些年來,中國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做出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包括法國在內世界多國學者的高度肯定,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馬霍也表示,其對過去十年中,中國的科學家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取得的科學成就印象深刻,相關學術出版物的數量大量增加,研究成果的質量也大幅提高,中國學者的研究成果屢屢登上最好的學術期刊,“我認為這是一項了不起的努力。”
張知彬也表示,在一些國際性的交流活動中,自己能夠深刻感受到各國學者對於中國近些年來野生動物保護以及生態保護成就的高度肯定,這集中表現在野生大熊貓、朱䴉等稀有野生動物的種群成倍擴大。此外,中國對於古文獻的蒐集整理工作、以及動物物種的普查、動物志的編寫工作非常細緻完善,國際上目前沒有哪個國家可以做到中國這種程度,豐富的史料為各國學者開展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影響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此外,還有國外學者表示,中國對於蝗災、鼠災、鼠疫以及血吸蟲病都控制的非常好,這得益於中國有很好的基礎研究,他們對於中國成就高度認可,也希望能多多開展國際交流,大家各取所長,共同保護好我們的地球家園。”張知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