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標題其實不太符合我的個人風格,不過我覺得取的很有“流量感”,看下能不能增加閱讀量。
最近看到的一個很有意思的美國智庫報告,名字叫做"China Is Rapidly Becoming a Leading Innovator in Advanced Industries",翻譯成中文就是中國正在快速成為先進產業的創新領導者,報告的英文原文在這裡,可以看一下得出你的理解。
https://itif.org/publications/2024/09/16/china-is-rapidly-becoming-a-leading-innovator-in-advanced-industries/
智庫的名字是ITIF(美國資訊科技和創新基金會),我用谷歌查了下,這個智庫非常關注中國的科技和產業進展,今年還發布了中國AI,半導體,量子技術等各個產業的發展報告,可以認為這個智庫把對中國的產業發展研究作為重點。
根據香港《南華早報》報道,ITIF當地時間9月18日在華盛頓國會山舉辦的活動中釋出了這個報告,報道說這個報告是持續了20個月的調研結果總結而來,選取了44家中國企業進行調查,這些企業分佈在核能、半導體、人工智慧、電動汽車和材料科學等關鍵技術領域的創新表現進行調查。
我看了下報告原文,他們說是在歐盟釋出的全球2500家R&D投入最多的企業榜單裡面有中國企業679家,然後從中選擇了涵蓋不同行業的44家。
我對這個報告,最有興趣的倒不是說中國製造有哪些做的好的地方,畢竟這麼多年我也挺關注中國的產業發展,尤其是先進製造業的發展,所以我們有哪些產業做的好的大概也知道。
像前三季度,中國造船業新接訂單已經佔到全球驚人的74.7%了。
實際上我現在最感興趣的就是, 從美國專業智庫的視角,他們覺得中國製造還有哪些做的不好的,或者說中國製造的未來發展還存在哪些風險。
於是我仔細的閱讀了報告的全文,報告實際上也做了總結,但這裡我還從報告裡面讀出了其他的理解:
該報告中的這個表格列出的10個產業裡面,中國僅有的在增加值上低於美國的是三個:IT和資訊服務業,製藥業和其他運輸業,這個其他運輸業主要是指航空產業,這三個產業的產出(原文是output,從金額上看應該是增加值)都沒有超過美國。
當然,我覺得即使這個IT和資訊服務業中國也並不弱,美團,滴滴,地圖什麼的都是資訊服務。
半導體也應該屬於這個產業類別,這方面確實比美國還差不少,不只是高通,蘋果,博通,AMD,英特爾這樣的晶片巨頭,在半導體裝置製造領域美國也有應用材料,泛林集團,科磊三巨頭,2023年的營收都在全球前五(另外兩家是荷蘭的ASML和日本的東京電子)。
製藥行業就更不用說了,我在之前研究世界五百強的時候寫過美國製造業的情況,詳細可以看下
而按照2024年上半年的製藥企業營收來看,
全球十強中的強生(第一),默沙東(第三),輝瑞(第四),艾伯維(第五),百事美施貴寶(第八)都是美國企業, 美國企業數量佔了一半,全球前五美國佔了四家,當然,沒有任何一家中國製藥企業進入全球十強。
至於其他運輸業 ,主 要就是航空工業了,我們的 中國商飛 截止到2024年10月30日,總共交付了11架C919 ,而ARJ21則總共交付了150架, 還需要繼續努力。雖然我們都說波音在走下坡路了,但是我們等落實到了中國商飛和波音的具體營業收入變化時再說。
從另一個維度看也是類似的,
看非OECD國家(這個OECD的成員主要是全球的經濟發達國家,對應的非OECD國家可以認為就是發展中國家)從1995年-2020年在主要產業的全球份額變化,全部行業非OECD國家的份額都在增加(當然這個增加主要來自中國),而份額增加最少的三個行業剛好也是IT和資訊服務業,其他運輸業(航空製造)和製藥業,增加份額都沒有超過20個百分點,而其他行業全部份額增加在25個百分點以上。
可見這三個產業地區是發達國家的優勢所在。
報告在How China Might Stall (中國可能因為什麼停滯不前)的章節列出了中國製造存在的弱點,
1:中國的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老齡化挑戰,會造成中國財政支出的巨大壓力,從而削弱中國為創新提供資金支援的能力,作者把這一條列在了第一個。
我其實很認同,因為我也認為人口問題是中國以後面臨最大的問題,比如老年人增加1億,算人均2萬養老金(農村的很低),也是每年支出2萬億了,而且老人不只是養老,還有醫保。
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這個報告我覺得非常精彩的觀點, 高科技創新都是高固定成本和低邊際成本,所以中國龐大人口帶來的龐大市場規模對中國非常有利。
報告還舉了個例子,一個美國公司花費40萬美元研發了一種高科技產品,然後這個產品單純材料+製造費用+人工之類的成本一臺是1萬美元,然後他們可以以1.445萬美元一臺的價格在市場上銷售,換言之,每銷售一臺可以賺0.445萬美元,那這樣他們需要銷售至少88臺才能把40萬美元的研發費用賺回來,賣到第89臺的時候,就開始盈利了。
那麼有趣的事情來了,如果這個市場規模很小,它最後只能賣出75臺,那麼這個公司會虧損多少?虧損高達6.25萬美元!
而如果市場規模擴大了,這個公司賣出了100臺,那麼它總共賺多少錢?5萬美元!
更進一步,實際上這個公司不會在花費40萬美元研發之後就止步,畢竟競爭對手也在進步,因此公司還會把轉來的利潤繼續投入研發,因此實際上該公司不會在銷售到第89臺之後就盈利,而是要銷售到一兩百臺,因此市場規模對於高科技創新非常重要。
而中國2021年已經是人口頂峰了, 2022年和2023年連續人口下降,國內還有不少人為此歡呼雀躍,認為人少就不捲了,自己要過上好日子了,沒有意識到這會影響國內高科技創新的投入能力。
從競爭的角度看,新生兒數量我國已經下降到900多萬人,已經和歐洲+美加+澳新+日韓差不多了,而我國在不斷趨向於1.0甚至更低的生育率率還低於西方很多,因此以後我國的市場規模將會比西方小不少(除非我國人均能大大超過西方),這將是我國的企業在高科技創新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畢竟高科技創新是需要高額的成本的,沒有足夠的市場規模就不足以支撐創新的巨大支出。
沒有科技創新的進步,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就將停滯。
目前我國已經意識到問題,並且在不斷加大鼓勵生育的力度,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10月19日釋出的 《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完善生育支援政策體系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的若干措施》,裡面提到:
“各地要堅持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堅持和完善目標管理責任制,加強統籌協調,加大投入力度,精心組織實施。”
2:報告說中國的致命弱點是熊彼特式創新,換言之就是顛覆性創新,或者破壞性創新能力不夠,例如像wintel體系(window+intel)這樣的創新,中國就沒有做出來過。
這一點我想也是國內產業界和學術界的共識,我國這麼多年來,確實很少能開創出一個新的產業,在過去的幾十年間,液晶顯示面板,鋰電池,電動汽車,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移動網際網路等新的產業不斷創造出來,並且產生了巨大的財富,出現了大量的巨頭公司。
但 我也仔細想了下,中國公司裡面能創造一個新產業的,
或許比亞迪這麼多年專注的搞電動汽車產業算是一個,這家公司我覺得算是電動汽車產業的孕育者之一,
另外大疆公司也算是開闢消費級無人機這個新產業的主力,現在消費級無人機已經到處都是了,淘寶上甚至幾十元人民幣就能買一架,而在十幾年前,的確日常生活中看不到消費級無人機。
但總體來說,如果未來二十年中國企業能有顛覆性創新,打造出一個新的龐大產業,才是真正的奠定地位的時刻。
我覺得這也是財富創造的希望所在。 比如攻克近視的藥物,攻克癌症的藥物,攻克艾滋病的藥物,能夠具備人類對話水平的人型機器人,能夠實現醫院護工照顧水平的服務機器人等等。
3:西方的市場限制准入和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
報告認為西方利用其龐大的市場作為武器,限制中國高科技產品在西方市場的銷售,會對中國帶來負面影響,另外就是對中國進行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不過報告也提出來對中國進行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的效果未必就好,因為會刺激中國進行進口替代。
我認為這兩點裡面,前一點對於中國企業殺傷力更大,像華為就一直不能進入美國市場,如果華為能進美國市場,每年估計得增加一兩百億美元的銷售額,歐美市場如果對中國企業關閉大門,這個影響還是很大的,畢竟市場就是錢,有了錢才能發工資,才能研發投入,才有營銷費用。
2023年,中國對美國的出口額為5003億美元;對歐盟的出口額5012億美元,對歐美出口加起來剛好一萬億美元,這個市場還是很大的。
4:因為中國武力收復臺灣引發西方對中國製裁和限制交流,報告認為這對中國也是重大風險項。
我也很認同,這次俄烏戰爭帶給我們的最大震撼是:
1)原來俄羅斯接近3000億美元(2600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也是能被西方凍結的,西方根本不跟你講什麼信用問題
2)原來俄羅斯富豪個人財富也是能隨時被西方沒收的,西方根本不跟你講什麼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的問題。
那麼如果西方因為臺灣問題,會不會這麼做呢?我認為是有這種可能性的,找藉口沒收和凍結中國政府和企業持有的美元和歐元,直接沒收中國個人在美國的財產等等。
另外,美國還可以夥同其他國家制裁我國的遠洋公司,禁止全球港口讓中國貨輪靠岸;
又或者對非洲,中東的能源出口國施加壓力,強迫其因為中國武力收復臺灣而加入對中國製裁,比如縮減對中國石油,天然氣出口規模等等;
金融上對中國的銀行體系進行制裁,禁止中國的各大銀行接入Swift等等。
5:這一條挺有意思,報告說按照 亞洲四小龍的經驗,當它們的技術能力達到一定水平,原來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導的工業戰略,就讓位於更具協作性的、(創新)以行業(市場)為主導的戰略,從而打造了新的創新體系,而對於中國,他們不知道會不會也有同樣的靈活性。
我理解這個報告還是認為市場經濟最好,市場經濟最強,市場經濟效率最高,覺得覺得中國這種政府主導的工業戰略雖然當下效果不錯,但是未來還是得向更加市場化轉型,由政府政策主導的創新,走向由行業(企業)主導的創新,這樣才能持續的成功。
在我看來,中國經驗表明了政策+市場,以及國企+民營企業雙輪驅動是最好的,不能少了國企,也不能少了民企,並不是所有行業都能由企業自發的形成創新能力,說白了,並不是每個行業都會有比亞迪,大疆,華為這樣持續投入研發打造更高科技產品的企業,
而即使是這些產業,例如電動汽車,政府的產業政策對於市場的培育發展也至關重要,像中國政府大力推進充電樁建設,就是電動汽車銷售迅速上量的原因之一。
6. 包括美國、日本和歐盟在內的西方主要國家/地區聯盟聯合起來,合作共同制定技術進步計劃,同時制定政策來限制中國的優勢。
報告認為如果西方能夠形成聯盟,也是中國製造面臨的風險,實際上美國現在就在做類似的事情,典型的就是要求日本,荷蘭等國家加入對中國的半導體生產裝置出口管制,禁止ASML出口EUV等先進光刻機給中國。
報告認為如果 西方能共同投入研發,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對抗中國企業的競爭,同時 共同制定相關政策(比如反補貼,反傾銷),也是限制中國製造優勢的手段。
其實這個報告的思路,中國也在搞,典型的就是華為在西方制裁的壓力下,空前的聯合起來了中國的半導體制造產業鏈上的各家企業,最終成功的打造了晶片自主化生產供應鏈,最終Mate 60 pro在2023年8月底橫空出世, 這就是 大量中國企業聯合起來共同投入研發的例子, 而報告認為如果西方各國聯合起來共同投入研發, 顯然也是同樣的思路。
老實說我仔細看了這個報告列出的六點風險,如果要我來排序的話,我就排前三個,
我覺得人口這一項是風險最大的,人沒了就啥都沒了,
老實說我覺得中國人口變化影響的不只是中國的國運,現在全世界發展中國家也就是中國能幫著他們最為高效的修基建,從非洲的水電站到印尼的高鐵都是如此,
像俄羅斯這樣的國家現在也非常需要中國支援,如果中國哪天人口優勢沒了,就一兩億高度老齡化的人口,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全世界發展中國家基本就翻不了身了。
然後排第二點我覺得是臺灣,畢竟是發生在家門口的事情,“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像我國對朝鮮半島穩定就高度重視,對可能的開戰苗頭都是絕不允許和堅決反對,因為會影響我國利益;
第三是政府+民營企業雙輪驅動的情況改變,畢竟改革開放四十多年,民營企業已經證明了其在科技創新,出口,就業,稅收等各方面的巨大作用,像今年上半年,全國出口裡面民營企業貢獻了高達64.9%,然後是包括富士康等臺企在內的外資企業出口佔比僅為29.1%,而國企出口佔比還不到10%, 所以持續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讓民營企業這個輪子持續轉起來很重要。
至於其餘三點主要是外部風險,老實說只要我們人口體量還在,龐大的內部市場還在,做好國內營商環境,覺得是可以克服的,2018年以來的貿易戰和科技戰都證明了這一點。
像上一期我就說不再相容安卓應用的國產原生鴻蒙即將商用上線,而這個全球第三的作業系統,如果沒有龐大本土市場,以及本土企業的支援,則是很難成功的,也正是我們龐大的本土市場,眾多的本土應用企業,才使得原生鴻蒙在未來有真正和iOS,安卓三足鼎立的可能。
往期文章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