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2月7日凌晨,美國工程院(National Academy of Engineering, NAE)公佈了2024年新增院士名單,包括 114 名院士和21名外籍院士。
本次當選的院士中,清華大學黃翊東教授、西湖大學Marco Amabili教授、寧波東方理工大學(暫名)陳掌星院士作為中國內地高校學者入選。除此之外,入選的華人學者還包括公司聯合創始人、總裁兼執行長黃仁勳、斯坦福大學範汕洄、香港科技大學劉紀美、 日月光半導體公司執行長吳田玉、BlossomHill Therapeutics總裁兼執行長崔景榮等知名教授專家。
美國工程院成立於1964年,是工程學界的頂尖學術機構,也是美國四大國家學術機構之一(其他三家分別為美國國家科學院 NAS、美國國家醫學院 NAM 及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 NSF)。
當選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工程領域專家的最高專業榮譽之一,以表彰入選者在工程研究、實踐、教育等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在新興領域技術做出的開拓性工作和傳統工程領域中的重大貢獻以及在開發/實施工程教育方面的創新貢獻。美國工程學界的最高三大獎項均由美國國家工程院評選。現任院士每年選舉產生新的院士,每年的新成員投票於12月進行,成員資格的最終投票在1月進行。
當選美國工程院新晉院士、新晉外籍院士的部分國內學者和華人學者介紹:
黃翊東(外籍院士)
黃翊東199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並獲得博士學位,1991-1993年赴日本東京工業大學留學。1994年加入NEC公司任特聘研究員,2003年回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任教至今,是清華電子資訊大類課程體系的主要建立人之一。2013-2019年擔任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主任,現任清華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她長期從事微納結構光電子理論與技術研究,在其物理機理、製備工藝以及器件應用方面取得系統性、創新性成果,為實現具有自由電子輻射、實時光譜成像等新功能光電子晶片做出重要貢獻,是光電子晶片企業華慧芯科技、與光科技、光函式科技的創始人。現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中國光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電子教育學會副理事長、高等教育分會副會長,ACS Photonics雜誌副主編。
Marco Amabili(外籍院士)
Amabili教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機械工程系擔任講座教授,於2023年加盟西湖大學。Amabili教授是加拿大皇家學會(科學院)、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歐洲科學與藝術學院副院長、歐洲科學院院士和加拿大工程院院士。他是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應用力學分會執行委員會副主席(下任主席)。他還是 IUTAM(國際理論與應用力學聯合會)加拿大國家委員會主席和 ICoNSoM(國際非線性固體力學會議)系列會議主席。
他於 2020 年獲得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ASME)Worcester Reed Warner獎章,2021 年獲得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Raymond D. Mindlin獎章,2021 年獲得義大利國家科學院 “Lincei” International Gili-Agostinelli獎,2022 年獲得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Rayleigh Lecture獎,2022 年獲得歐洲科學院Blaise Pascal獎章,同年獲得Guggenheim工程獎學金。
黃仁勳
黃仁勳於 1993 年創立英偉達,自公司成立以來一直擔任總裁、執行長和董事會成員。
他被《財富》、《 經濟學人 》和《Brand Finance》評為全球最佳執行長,以及《時代》雜誌評選的100名最具影響力人物之一。本科畢業於俄勒岡州立大學的電子工程專業,碩士畢業於斯坦福大學的電子工程專業。
黃仁勳是今年當選院士中唯一一個沒有學術背景的新晉院士,足見學術界對於他在英偉達取得的成績肯定。
現今英偉達提供的GPU和AI基礎設施,是AI工業界和學界進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更加重要的是,AI技術正在成為像數學,材料學,藥物研發等科研領域最有前景的工具。他創立的英偉達和他在英偉達30年的工作,為未來科學界的整體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範汕洄(Shanhui Fan)
範汕洄(Shanhui Fan),斯坦福大學工程學院斯坦福大學電氣工程學教授。範汕洄教授於 1988 年至 1992 年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攻讀物理學本科,並於 1997 年獲得麻省理工學院理論凝聚態物理學博士學位。於 2014 年至 2021 年擔任Edward L. Ginzton實驗室主任。同時他也是 IEEE、APS、Optica 和 SPIE 會士。
範汕洄教授是光子學領域知名學者,主要研究內容為奈米光子結構的基礎研究,以及這些結構在能源和資訊科技領域的應用。
劉紀美
劉紀美,香港科技大學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講座教授。出生於中國香港,分別於 1976 年和 1977 年獲得明尼阿波利斯明尼蘇達大學物理學學士和碩士學位,並於 1981 年獲得德克薩斯州休斯頓萊斯大學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劉紀美教授是IEEE、OSA 和香港工程科學院會士,同時擔任IEEE電子器件學會的行政委員與IEEE刊物《電子器件事務》以及多家國際刊物的編輯。並曾榮獲美國科學基金會頒發傑出女科學家與工程師獎、香港傑出學人等榮譽。
劉教授是發光二極體、電晶體和雷射技術等裝置的專家。她的研究涉及探索新材料和奈米結構的元件及系統整合的實驗為主。其中最受注目的研究是成功將複合半導體沉積至成熟的矽基底上,使電子電路和光子電路能夠整合從而增強傳遞電子訊息的功能。
Chen, Jingguang
Chen, Jingguang,哥倫比亞大學化學工程系Thayer Lindsley教授。
2012年他從特拉華大學加入哥倫比亞大學工程學院。他是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國家同步加速器光源同步加速器催化聯盟的聯合創始人,也是該聯盟的首席研究員。除了在多個專業委員會任職外,他還是北美催化學會主席,並擔任美國化學會催化分部主席。他於1982年在中國南京大學獲得化學學士學位,並於1988年在匹茲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他的研究啟發了催化和燃料電池過程的基礎研究,包括探索在生產氫氣的催化過程中減少鉑(一種稀有且昂貴的金屬)的使用的方法。
陳掌星(Chen, Zhangxing John)
陳掌星,現為中國工程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研究領域為新能源開發、油藏工程和數值模擬,是國際計算數學、非常規油氣、石油工程、水制氫領域的知名科學家,在滲流力學、新的油氣提高採收率工藝、油藏數值模擬理論與方法、視覺化技術、制氫關鍵技術、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研究、轉讓和應用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他在包括PNAS(《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Applied Catalyst B: Environmental 等在內的期刊發表論文1,000餘篇,出版著作21部,在國際會議作特邀學術報告460餘次,擁有37項發明專利,是16種國際雜誌編委。SCI他引24,000多次(單篇他引最高1,650次),H指數66。根據愛思維爾(Elsevier Scopus,世界最權威統計機構)統計結果,在石油工程領域近十年內(2011-2021),其學術論文綜合指標(包括論文數、他人引用數和H指數)全球排名第一。
Fu, Rong
Fu Rong,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區域地球系統科學與工程聯合研究所所長。她的研究旨在瞭解大氣水文迴圈及其與地球表面的相互作用在確定全球和區域尺度地球氣候穩定性方面的作用,並應用氣候科學來支援區域決策。重點是控制亞馬遜和泛美季風地區降雨量變化的機制,全球氣候變化、當地植被和生物量燃燒以及海洋年代際變化如何影響最近的降雨量變化,並將影響降雨量和降雨量。
她的研究是最早表明熱帶雨林在啟動亞馬遜流域乾季到溼季轉變中的積極作用以及青藏高原在決定水蒸氣向全球平流層輸送方面的重要性的研究之一。
Liu, Chunqing
Liu, Chunqing目前是霍尼韋爾Green H2 Growth Vector Group的高階研發研究員和高階經理。她正在領導一個多學科的研究小組,開發突破性的水電解技術,從水中生產綠色氫氣。
她於中國科學院獲得聚合物科學與工程博士學位,並在美國西北大學和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Liu, K.J. Ray
Liu, K.J. Ray是Origin Wireless的創始人、前CEO,現任董事長兼首席技術官。同時也是IEEE、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和國家發明家學院的會士。Origin Wireless在無線感知和室內追蹤領域AI技術上走在前沿,並且榮獲了三項CES創新獎,其中包括2021年的CES最佳創新獎和2017年的CEATEC大獎。
他在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長達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擔任了資訊科技領域的傑出大學教授和Christine Kim傑出教授,直至退休。
在他的研究生涯中,他對訊號處理和通訊領域做出了廣泛的貢獻,指導了70多名博士和博士後學生,其中10人獲得了 IEEE Fellow 的榮譽稱號。
崔景榮(Cui, Jingrong Jean)
崔景榮(Cui, Jingrong Jean),BlossomHill Therapeutics聯合創始人、總裁兼執行長。
她在腫瘤藥物發現和開發方面做出了重大貢獻。作為Turning Point的科學創始人,她專注於解決靶向治療中的耐藥問題,併發明瞭獨特的大迴圈平臺來系統地解決耐藥問題。自公司成立以來的6年內,這種新穎的策略和方法研發出了三種臨床化合物。她和她在在輝瑞的克唑替尼化學團隊於2011年入選第38屆國家年度發明家獎。
她兩次獲得輝瑞全球研發成就獎(2006年和2012年)以及2011年輝瑞創新獎。崔博士是獲獎者榮獲2013年美國化學會 (ACS) 化學英雄計劃,表彰克唑替尼的發現和開發。2021年,她因Lorlatinib的發現和開發而榮獲ACS頒發的第二屆化學英雄獎。
她本科和碩士都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在俄亥俄州立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Wing, Jeannette M.
Jeannette M. Wing,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及研究執行副校長。
她在可信賴人工智慧、安全與隱私、規範與驗證、併發與分散式系統、程式語言和軟體工程等領域做出了重要的貢獻。曾擔任微軟研究院的企業副總裁,負責全球研究實驗室的管理工作。還曾在卡內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科學系任教,擔任系主任和計算機科學學院的學術副院長。
她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AAAS)、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計算機協會(ACM)和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的Fellow,並獲得了ACM和計算研究協會頒發的傑出服務獎,以及瑞典林雪平大學授予的榮譽博士學位。
在此之前,她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得了計算機科學的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
吳田玉
吳田玉博士於2000年3月加入日月光半導體,分別於2006年任命為集團營運長暨董事,及2014年指任為環電公司執行長,環電提供電子代工組裝製造服務。並於2003 年起擔任設立於美國加州Fremont的半導體工程測試領導廠商ISE Labs 的執行長 。
加入日月光之前,吳博士於IBM公司任職,曾於北美、亞洲及歐洲等地負責IBM之多項研發、製造與營銷業務的管理職務。吳博士擁有12項美國專利並發表超過25篇學術期刊論文。
吳田玉博士畢業於中國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並擁有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機械工程學碩士學位與應用機械學博士學位。2015年取得美國紐約賓漢頓大學理學榮譽博士學位。
Lin, Qinghuang(外籍院士)
Qinghuang Lin在半導體行業擁有超過15年的經驗積累,是美國Lam Research(泛林集團)的高階技術開發總監,也是AAAS、ACS、MRS、SPIE的Fellow,並擔任美國化學學會PMSE分會的主席及其執行委員會的成員。
在此之前,他曾擔任ASML美國技術開發中心總監,並曾在IBM Thomas J. Watson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高階經理及IBM首席發明家。
他在清華大學獲得了工學學士和碩士學位,在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獲得了博士學位,並在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完成了博士後研究。
Xia, Z. Cedric
蘋果硬體工程部門的傑出工程師兼總監。因在汽車和電子產品中對先進成型技術的應用而當選。
來源:高績
宣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作者水平有限,如有不科學之處,請在下方留言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