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周鑫雨
編輯 | 蘇建勳
若將中國的AI發展看做是一本小說,你會發現,2023年用一頁的篇幅,幾近寫完了曾經計算機視覺(CV)的三年:起風,落地,再到危機暗湧。
2022年末,太平洋對岸的ChatGPT石破天驚,拉開了名為AI大模型的全球競速——熱錢和人才集中湧向這個賽道。
這一年,中國模型層一共誕生了5家獨角獸:智譜AI、MiniMax、、零一萬物、月之暗面。無論是從頭訓,還是基於現成模型微調,國內約200個大模型加入“百模大戰”,AI領域融資事件數比2022年增長了145%。
AI的技術突破,也為這個賽道吸納了不少頂尖人才:來自國內外最高學府的知名學者教授下海,網際網路老兵出山,、微軟等海外大廠出身的華人回國。
但與熱鬧和振奮人心的技術突破相對的,是疲軟的資本市場和緊缺的資源。美元基金的退出、晶片的禁運,倒逼AI企業內修功力、外尋新機:找場景快速落地,出海拓展商業機會。
從錘鍊技術,到快速的商業化落地,也將更為抽象的問題擺到AI廠商面前:如何找準落地場景?如何實現資料飛輪?
從Copilot到AI Agent(智慧體),熱門概念和demo的不斷湧現,讓市場對AI的能力充滿了想象。但較為殘酷的現實是,囿於底層模型的能力,AI能落地的場景仍然有限。
從模型層相關的多模態、幻覺問題,到硬體層面的NPU(神經元計算處理器),AI產業上下游要解決的技術難點還有很多。對於應用廠商而言,則要根據技術現狀將落地場景加以細分,或者找到具有獨特價值的落地場景。
即便度過了機會和危機並存的2023,沒人懷疑,2024年,AI依然會是舞臺上的主角。
開年的“王炸”,依然來自OpenAI——北京時間2024年2月16日,OpenAI推出了可以生成60秒連貫流暢、超逼真的高畫質影片的影片生成模型Sora。對於不少影片模型的創業公司而言,“滅霸”OpenAI的開年響指並不好受。但業內更多人認為,影片等多模態模型,將在2024年創造新的商機。
而市場,也已經做好了迎接AI商業化的準備。經歷三年疲軟的消費市場,在2023年Q3終於復甦。在硬體層面,手機、PC等消費電子的銷量回升有目共睹。在軟體應用層面,根據移動市場分析平臺data.ai的統計,2023年全球移動市場使用者的支出同比增長了3%——截至2023年末,生成式AI應用的月使用者支出也突破了1000萬美元。
2023年下半年以來,出海淘金,也成了不少AI廠商拓展商業機會的方式。無論是在新環境中尋求資本,還是尋找具有更高付費能力和意願的客戶,不少國內的AI廠商提起出海,都給予36氪同樣的答覆:“Why not?”
2024年,關於大模型的機會、應用落地的方向、做ToB還是ToC、本地化還是出海,36氪總結了6大趨勢。
一、語言日漸擁擠,視聽乘風起勢
即便模型層短時間內誕生了5家獨角獸,但企名Pro的資料顯示,2023年AI領域的融資總額比2022年少了4.5%,甚至還不到2021年的一半。
這意味著,熱錢集中地湧向了少數團隊背景和技術實力強大的公司。從資源分配的角度而言,後來者想要再擠進模型層創業,空間已經不多。
智譜AI CEO張鵬認為,從商業競爭的角度而言,2024年LLM賽道已經接近紅海:“一,算力等資源緊張的問題還沒有解決;二,從市場空間的角度而言,不需要重複造輪子;三,模型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賴先發優勢,積累使用者反饋、行程資料,從技術迭代的角度,後來者很難跟上主流的水平。”
即便零一萬物內部的模型訓練研究顯示,模型引數量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在零一萬物技術副總裁、Pretrain(預訓練)負責人黃文灝看來,目前模型層的困難主要是在算力資源上:
“從GPT3.5到GPT4有大量的技術挑戰要解決,算力資源限制會減少迭代試錯的機會,大家都會選擇確定性較高的路徑,就錯過了一些創新的機會。”
紅海中,永恆不變的只有頂級人才的號召力。遠識資本董事Yuca對36氪表示,基金不會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裡,OpenAI、、谷歌這些頂級公司的華人專家,還存在撬動國內資源的可能。
LLM賽道日漸擁擠,但3D、視聽等多模態模型仍是一片藍海。
月之暗面聯合創始人周昕宇向36氪列舉了不少模型有待突破的底層技術,其中不少與多模態有關,比如如何對多模態資料進行統一表示;如何用計算來突破資料的瓶頸;如何研發出更高效的多模態無失真壓縮神經網路架構。他認為,這些技術突破都可能成為2024年模型層公司的機會,但也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取得突破。
多模態能力的突破,也將給大模型的整體能力帶來超預期的提升。“由於大模型的泛化性,能力迭代往往是通用的、全面的提高,不會是單點的突破。”黃文灝告訴36氪,“無論是圖片還是音訊,多模態資料會和文字形成1+1>2的效果。”
不過,3D和視聽生成技術在2023年的迭代速度之快,已讓人瞥見2024年的商業化浪潮。以技術複雜的影片生成為例,2023年初,影片生成模型尚且只能將多個靜止的影象拼接成幾秒長的剪輯。但不到6個月,以Runway Gen2為代表的模型就能生成幾秒長的電影級影片。
時間再來到同年11月,由4名華人創立的動畫影片生成公司Pika,就釋出了可以生成分鐘級高質動畫影片的產品。Pika的估值,也飆升至近2億美元。
而僅僅再過了3個月,2024年2月16日,“滅霸”OpenAI又殺死了影片生成的遊戲,釋出可以生成60秒連貫高畫質影片的文生影片模型Sora。這也意味著,影片生成模型距離商用,已經近在咫尺。
LLM解決的是最基本的交流問題,而3D、視聽等多模態則能讓AI模型擁有超人類的感官,應用創新和模式創新的機會遠多於LLM。
多模態技術能落地的場景,大致可以分成兩類:一類是提供生產力工具,另一類則是提供新場景。
在工作和生產場景下,模型服務的商業模式已經較為成熟,但這也意味著入局者眾多,競爭壓力更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於能否建立全流程服務,滿足使用者的細分需求,同時形成資料飛輪。
隨著多模態技術的提升,不少人在智艙、物聯網、XR等場景中看到了新機會。對於新場景的創業者而言,跑通商業模式的先決條件,則是尋找到具有獨特價值的細分場景。
二、模型“瘦身”,先場景後模型
但通用基座的紅海,並不意味著模型層已經失去入局的空間。
一個明顯的趨勢是,隨著應用落地的加速,不少中小模型廠商開始“瞄準釘子揮錘子”,先找到能落地的細分場景,再針對性地訓練模型。
這一現象,與市場的反饋不無關係。應用落地的迫切性,讓下游廠商比起更強大的通用效能,更關切模型呼叫的成本,以及在端側部署的可能性。
由於模型推理需要消耗的算力巨大,來自底層的成本壓力會層層傳導至下游。以OpenAI為例,根據美國金融公司 Bernstein 的分析,如果ChatGPT的訪問量達到谷歌瀏覽器的十分之一,OpenAI 初始需要的GPU價值高達481億美元——這部分的成本也勢必會分攤到下游的應用廠商。
降本最直接的方式,是減少模型的引數量。2023年下半年以來,不少擁有千億級引數基座的模型廠商,都發布了十億級引數的模型。比如百川智慧釋出了7B的語言模型,智譜AI和零一萬物釋出了6B的模型版本,用純CPU就能將模型跑起來。
但光“瘦身”,不足以成為模型廠商的競爭力。其緣由在於,各家大模型的能力尚未產生明顯差距。遠識資本董事Yuca舉了一個例子:在國外,所有應用廠商優先考慮的模型一定是GPT-4;但在國內,應用廠商挑不出一個出類拔萃的,一般會考慮把十幾個主流模型都先試試。
“現在談大模型的競爭力還為時尚早。”網易有道CEO周楓對36氪表示,“核心是要從應用中找到千億級的市場機會,找到‘大模型原生’的產品形態是關鍵。”
他以有道的長項翻譯場景為例,雖然有道自研的百億引數模型“子曰”整體對話能力不如千億引數的ChatGPT,但透過基於向量資料庫的訓練,“子曰”能夠5秒翻譯67頁長論文。
即便認為“現在談大模型的競爭力還為時尚早”的判斷還有待商榷,智譜AI CEO張鵬在模型落地層面,表達了類似的觀點:“落地階段最重要的是找對場景,培養使用者,形成資料飛輪。”
培養使用者,越早越好。月之暗面聯合創始人周昕宇告訴36氪,從新技術的擴散曲線來看,最早期的使用者和開發者會帶動更多的使用者:“2023年可以吸取的經驗教訓是,應該更早點兒給使用者去用,很多使用者自己會探索大模型產品的邊界,發現產品經理想不到的場景和應用。2024年,AI落地的重點是如何與使用者一起成長。”
一個透過找對場景,順利在模型層佔有一席之地的典型案例,是估值達5.2億美元的AI公司Perplexity。Perplexity透過將大模型和搜尋引擎結合,開發出了類似於New Bing的對話式搜尋引擎。
不過,Perplexity的模型,最初是基於一些規模更小、推理更快的模型進行微調而來。直到最近,他們才開始訓練自己的模型。
對於前期“套殼”的決定,Perplexity CEO Aravind Srinivas在播客節目中銳評:“成為一個擁有十萬使用者的套殼產品,顯然比擁有自有模型卻沒有使用者更有價值。”
不過在未來,自訓模型仍然會成為AI應用企業不可缺失的一環。“AI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會是模型、應用、infra‘三位一體’的能力。最大的應用公司必須掌握模型訓練能力,模型的推理成本降低對應用是最大的提升。三者缺一不可。”零一萬物技術副總裁、Pretrain(預訓練)負責人黃文灝對36氪表示。
三、可穿戴,家居……AI託舉細分硬體
2024年,將是AI硬體元年——這一判斷,已經出現在國內外不少廠商的年初展望中:
高通總裁兼CEO Cristiano Amon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24年將成為全球AI手機元年;聯想集團CEO楊元慶將2024年視為“AI PC出貨元年”;OPPO高階副總裁劉作虎在釋出會上直言:“2024 年,不佈局大模型的手機企業未來沒戲。”
不少硬體廠商,將AI大模型視作消費電子低迷三年後的一根“救命稻草”。但廠商們將AI從雲端轉移至終端裝置,有著更為現實的考量——在大模型和終端的適配標準尚未建立之時,押注下一個入口型智慧硬體,爭先建立繼IOS、安卓、Windows之後AI OS(作業系統)。
比如1月10日,榮耀釋出了新一代AI系統MagicOS 8.0,用“端雲協同”作為AI生態的賣點。在CES(國際電子消費展)上,聯想透露預計在2024年內釋出“智慧終端AI OS(作業系統)”。“Windows老家”微軟,也宣佈將AI助手Copilot鍵引入Windows 11 PC,並將其描述為“AI PC的第一步”。
但無論是PC、手機,還是汽車,這些具有複雜軟硬體生態的智慧終端,與大模型的結合仍然差一口氣。
其一,被賦予“高效率、低能耗”厚望的硬體“大腦”——NPU(神經網路處理器)晶片,仍處於研發初期。大模型接入智慧終端後,能耗和執行效率問題依然難以解決。
其二,囿於大模型能力和硬體不統一的適配協議,AI在智慧終端上能落地的場景仍然有限。面壁智慧CTO曾國洋告訴36氪,終端標準協議的建立,是全球軟硬體廠商之間的博弈,很難預判勝者是誰。
相對地,瞄準垂直場景的裝置,在結合AI模型後反而迅速開闢了市場。
在作為“科技市場風向標”的北美,AI硬體迅速崛起的消費趨勢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比如在CES 2024首秀的橙色盒子Rabbit R1,可以代理人類完成對手機的操作。發售首日,第一批的1萬臺機子就迅速售罄。在北美電子產品購物平臺ebay上,甚至有人加價幾百美元,靠拍賣Rabbit R1謀利。
Rabbit R1
事實證明,只要抓住使用者的痛點,再垂直的場景都能帶來巨大的財富。
比如AI+戒指——售價349美元(約2507.31元)的AI戒指Gen3,主打健康檢測,其母公司OuraRing估值高達25.5億美元;
AI+跑鞋——由AI驅動的跑鞋Moonwalker,能夠在不改變正常步行方式的情況下將步行速度提高250%,即便預售價高達999美元(約7177.09元),在Kickstarter上也有570人參與眾籌,募款額達到目標金額(9萬美元)的近6倍;
AI+徽章——得到微軟和OpenAI投資的Humane,推出了一款內嵌GPT的AI別針AI Pin,主打透過手勢互動呼叫通訊、搜尋、播放音樂等不同功能,預定量已經超過450萬臺。
AI Pin的搜尋功能
以北美為鑑,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健康監測、家庭陪伴等被北美市場驗證的場景,在2024年會馬上在國內被複制。
而在具有中國特色的場景中,最被看好的則是學習和翻譯。
回答的準確率,以及情緒價值的提供,一直是大眾對AI教學、翻譯能力的主要質疑點。但真金實銀是最真實的市場反饋:接入“星火大模型”後,訊飛學習機、智慧辦公本、翻譯機等產品在雙十一全週期內銷售額同比增長126%;網易有道首款搭載大模型功能的有道詞典筆X6 pro,產品首發日銷量超4萬臺,開學季銷售額超1億元。
在遠識資本董事Yuca看來,在學習場景下,中國使用者天然處於已經被教育好的狀態:學習硬體的使用者畫像主要為中小學生群體,這一群體的特徵是樂於接受AI科技等新鮮事物,且對授課方式敏感度不高。在知識類資料庫(比如教材、真題)較為透明的情況下,AI的準確率也得以保證,甚至穩定性高於人類教師。
而AI翻譯產品可輻射的使用者,比學生更廣。Yuca認為,隨著旅遊市場復甦、簽證門檻放低,跨國交流成為剛需。隨著AI能力的發展,耳機等不同形態的翻譯裝置也將率先走進口音/特定聲音識別能力、同傳速度這兩個戰場。
“個性化分析和指導、引導式學習、全學科知識整合。”談及AI能給學習硬體帶來的新機會,網易有道CEO周楓認為有三點。在教育場景中,這些功能的提升原被認為只有人才能做到,而隨著多模態能力的提升、Agent的發展,大模型在細分場景中更具有“擬人”的能力。
四、留住使用者,拼全流程服務
2023年,不少AI應用快速起高樓,又迅速如曇花一現:
提供文案、圖片生成等AI營銷工具的Jasper,在2022年底估值一度高達15億美元,擁有100萬總使用者和7萬付費使用者。但僅過了半年,Jasper使用者量銳減,面向員工的股票估值打了8折,並開啟裁員;
在國內紅極一時的AI寫真生成應用“妙鴨相機”,高峰期排隊人數高達4000-5000人,等待時間要十幾個小時。但根據七麥資料,上線不到4個月,伴隨著創始人的離職,妙鴨相機在IOS“社交”應用榜單上的排名,從榜首一路下滑到60開外。
不少AI應用都難以逃脫“倒U型”使用者量曲線的魔障。其核心原因有二:底層技術沒有壁壘,同質化產品易複製;服務鏈條短,使用者難以對工具生態產生依賴。
海外頭部AI影象生成應用下載趨勢,圖源:Sensor Tower
“像妙鴨一樣的AI軟體應用,可以透過巧妙的營銷或者獲客方式快速起量。但想要維持使用者增長,超越美圖、Photoshop這樣的產品,核心在於妙鴨們能否將服務,快速迭代到全流程的水平。”遠識資本董事Yuca向36氪舉了個例子:
妙鴨相機透過更精細的AI寫生生成技術,快速聚集了一波使用者。但妙鴨的服務鏈條僅限於照片生成,具有修圖、編輯等需求的使用者,又會回到美圖和Photoshop的服務生態。
AI應用的使用者留存思路,本質上與任何產品的發展並無二致:找到一個解決剛需的場景,完善全流程的服務鏈條,不斷迭代更新IP,拓展使用場景。
找場景和IP迭代,可以被視作產品不同發展階段的流量入口。比如在《芭比》電影上映期間,AI寫真小程式“45 AI”,靠首發芭比模板在兩天內聚集了2萬多使用者,美圖秀秀等老牌美圖軟體也緊隨其後上線芭比模板。而春節將至,ChatMind、MiniMax等團隊也快速在AI社交產品上,針對年輕人更新了親戚拜年的闖關場景。
對不少產品來說,找到合適的流量入口不難,但用全流程服務和更廣的場景承接流量並不簡單。
例如,線上服務,需要從滿足單點功能,延伸到涵蓋使用前、中、後的全流程,比如針對想要體驗寫真生成的使用者,企業還要滿足他們後續修圖、美顏的需求。當線上服務場景已經涵蓋全流程,就要考慮往線下場景延伸,比如將AI功能嵌入多形態的硬體裝置中。
在使用者留存層面,2023年能帶給2024年的經驗教訓是:靠一個強大的AI功能並不能一勞永逸。畢竟,人類專業攝影師也難求一稿包過,根據使用者的需求後期精修才是常態。
五、用To C的思維,做To B服務
2023年,大模型落地很快產生了To B和To C的分野。
選擇To B場景,大多離不開企業基因和商業化兩個原因。智譜AI CEO張鵬談及選擇To B的原因,是公司成立初期已經原始積累了一批企業客戶資源,“To B是商業化能夠比較快跑起來的途徑”。
選擇To B或是To C,也有產品迭代和建立資料飛輪的考量。作為為數不多堅定To C的大模型公司,月之暗面的理由是:迭代效率。月之暗面CEO楊植麟曾在公開採訪中表示,這是一個“以終為始”的選擇,月之暗面的“終”是探索智慧邊界,做個性化,反推適合的人才結構、產品策略的“始”,就是To C。
“從長遠來看,成功的商業策略應當是To B與To C並重,構建起既能滿足企業和組織需求,又能貼近廣大消費者的產品和服務生態體系。”零一萬物技術副總裁、Pretrain(預訓練)負責人黃文灝告訴36氪。在他看來,To B和To C業務對模型迭代能力的影響各有側重。
“通常來說,To B業務因其專業性強、定製化需求多等特點,在企業服務方面已經相對成熟。To B業務收集資料的速度雖然較慢,但所處理的資料通常更為結構化、質量更高,對於特定行業知識的學習與積累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黃文灝表示,“而To C業務,由於使用者基數大、互動頻繁且應用場景多元化,確實更容易形成資料飛輪效應。同時,由於消費者對新技術接受度高,創新擴散速度快,從而吸引更多的新使用者,形成良性迴圈。”
然而在模型落地的實際過程中,不少廠商發現,To C和To B的邊界正在逐漸模糊。
智譜AI CEO張鵬告訴36氪,大模型To B和以往的To B服務模式並不同。以往的B端服務,主要滿足的是來自企業的業務流程標準化的需求。但大模型的智慧能力提升後,企業對To B服務的需求,擴充套件到了工作提效、員工助手、知識培訓等聚焦於個體服務的場景。
“即便是做業務相關的AI Agent,最終的使用者是員工個體,服務的其實還是C端群體。”張鵬解釋。
什麼叫做To C思維?在月之暗面聯合創始人周昕宇看來,“使用者會為對自己有幫助的產品直接買單。”與傳統To B倡導服務的標準化不同,To C服務需要滿足不同使用者的個性化需求。甚至於,To C產品需要根據使用者的使用習慣進行不斷迭代,個性化的迭代會貫穿使用者完整的使用週期。
不過,對於To B模型廠商而言,想要長久盈利,就必須提供標準化服務。
遠識資本董事Yuca認為,國內數字化預算主要集中在大客戶手中。目前對大模型廠商而言,服務大客戶的定製化服務利潤最高,但付出人力時間成本高,回款週期長,且只有極少部分大客戶能夠承擔。
不少To B模型廠商,開始尋找能實現個性化服務的標準技術路徑。比如,國內外已有不少廠商在To B大模型服務中引入RAG(檢索增強生成)流程,實現對企業的個性化服務。RAG就好似大模型與企業私有資料庫之間的“傳聲筒”,隨著私有資料庫的更新,相應的模型服務也會隨之更迭。
2024年,To B模型廠商抓住金字塔尖的大客戶依然重要,Yuca補充,“不同ToB行業有極高的行業壁壘,如何切入高行業壁壘的大客戶也是需要思考的問題”。但位於塔身的廣大客群,是目前To B模型廠商立身的富礦。
六、出海,淘金
如今,出海成了不少國內AI廠商無奈又為之振奮的抉擇。
中國網際網路公司的海外AI產品
無奈,更多來源於對資源的內憂外患。
在美元基金退出、晶片供應受阻的大背景下,AI廠商在國內融資、訓練模型的難度驟增。據不完全統計,在國內,2023年上半年融到錢的大模型企業大概有20多家,但下半年數量驟減至不到1/2——錢早已湧向了少數大模型的早期玩家,後來者的處境並不樂觀。
站在基金的角度,遠識資本董事Yuca告訴36氪,由於時局並不明朗、IPO充滿不確定性,基金更在意如何在IPO前順利退出,並且從中獲利:“海外市場收併購相對國內成熟,出海專案存在收併購可能性較國內高很多,相比走IPO的獨木橋,對基金來說退出更容易一些。”
相較於國內,海外,尤其是北美,企業之間的收併購更為常見。據資料分析公司GlobalData統計,在2016年到2020年期間,蘋果一共收購了25家AI公司,谷歌收購了14家,微軟收購了12家。
被這些大廠收購後,創業者依然能夠選擇二次創業。比如,曾為蘋果員工的Adam Menges,在創辦的兩家公司分別被微軟和Niantic收購後,他又加入了AI設計初創企業Visual Electric,獲得了紅杉的投資。
而出海更令人振奮的原由,莫過於海外有著近中國14倍規模的AI市場。IDC的報告顯示,2022年中國AI軟體市場規模為307億元,全球則為640億美元(約4606.4億元)。
同時,在全球成本差異不大的前提下,由於付費能力和付費意識的差異,同樣產品在海外的利潤率將高得多。以Apple Music為例,同樣的音樂服務,美國的訂閱費是10美元/月(約71.93元/月),是中國訂閱費(10元/月)的7倍。
至於模型服務,智譜AI CEO張鵬認為,海外客戶對標準化的接受程度更高,但國內客戶更傾向於選擇定製化,這導致模型服務在國內的ROI(投資回報率)並不高。不少受訪者的觀點是,只要能和OpenAI、微軟等大廠形成服務或者價格上的差異化優勢,出海對於To B模型廠商而言能夠拓展更多商業機會。
此外,一個不得不承認的事實是,國內大模型與GPT-4的客觀差距仍然存在。但目前,GPT-4等部分高效能模型無法進入國內市場。在海外,依託於更高效能的模型底座,AI廠商能夠實現更多的應用創新和模式創新。
在與國外廠商技術差距可控的前提下,中國AI廠商出海的天然優勢,則在於對渠道和價格的把控能力。
對於AI軟體廠商,尤其是To C應用而言,經受國內社交+電商+影片三位一體的複雜獲客渠道的捶打,面對國外以亞馬遜、Instagram等獨立平臺為主的渠道生態,就從容了許多。“能在國內這麼卷的渠道環境中殺出來的,在國外一定不會差。”一名在北美的AI創業者對36氪判斷。
對於AI硬體廠商而言,極致價效比依然是收割海外客戶的利器。即便全球供應鏈正在往東南亞轉移,但核心部件的生產技術專利仍然把握在中國廠商手中。AI硬體廠商能夠透過供應鏈優勢,在海外市場把握定價權。
不過,廠商們也要清楚地認識到,海外市場與國內市場存在不小的差異,這會全方位地影響產品定位、UI設計、訓練資料、團隊建設。將本地化產品或者團隊1:1復刻到海外,結局大多是水土不服、鎩羽而歸。
比如對於AI繪畫軟體,國內使用者偏愛國風模板,但海外使用者則更偏愛漫威和3D。在國內,To B的AI公司需要建立相當規模的工程化團隊,以滿足客戶的定製化需求,但在標準化接受程度高的海外,AI公司反而要放更多精力在底層技術打磨,以及建立高水平的銷售團隊上。
如今,一批國內大廠已經用AI瞄準了海外市場,而不少AI初創企業的出海財富故事,也已在業內流傳:
由西南財經大學計算機教授段江創立的AI圖片編輯軟體Fotor,在全球超過5000個AI應用中,2023年9、10兩月訪問量排名23,月活高達千萬;MiniMax旗下的海外AI聊天軟體Talkie,自2023年8月釋出以來,就長期位於美國Google Play娛樂應用下載榜前10。
可以預見的是,成功探路的案例越多,AI出海的隊伍將在2024年愈發壯大。
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