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方式有的時候轉變一下,可能會有奇效,例如很多普通消費者們在購買手機的時候,都會按照慣性思維覺得新機更好,但事實上新機更好的本質在於,同價位的情況下新機的配置確實要比舊機型更好,然而舊機型為了賣出去是會降價的,雖然它的配置對比同價位的新機處於劣勢地位,但對比更低一檔的新機而言,它的實力反而可能會更強。
例如這段時間手機行業中登場了多款搭載驍龍8Gen2處理器的新旗艦,售價都不到3000元,價效比看起來非常高,普通消費者都很願意入手,但對於熟悉手機行業的很多內行人而言,其實可以考慮的驍龍8Gen2旗艦不止這些新旗艦,它們均是檔次比較低的旗艦機型,同樣不到3000元,其實也能買到原本高檔的驍龍8Gen2旗艦,例如13。
說到小米13,很多人雖然知道但卻已經感覺不太熟悉了,因為小米14已經發布,它的配置比小米13更為強大,所以按照慣性思維,很多消費者都已經不考慮小米13了,但實際上如今小米13真正的對手並不是小米14,而是3000元以下的其它驍龍8Gen2旗艦,因為這款高階旗艦如今的價格已經降到了3000元以下,而且很有競爭力。
3000元以下的新款驍龍8Gen2旗艦中,雖然有影像能力還不錯的機型,但是相比這款小米13就不夠看了,小米13後置著三顆徠卡大師鏡頭,還有HyperOIS光學防抖,再加上徠卡原生雙畫質以及小米影像大腦2.0技術,拍出來的照片質感十足,不是普通手機靠旗艦大底攝像頭就能堆出來的效果,其次小米13的螢幕也非常優秀。
小米13之所以成功,螢幕立了大功,它的螢幕是高階的四窄邊旗艦屏,不僅屏佔比大看起來高階,螢幕質量也很高,啟用了當時最新的發光材料,另外這款手機畢竟是高階旗艦,所以它也是支援IP68防塵防水的,如今同價位的其它友商旗艦都不支援,並且這款手機還有67W閃充、50W無線充以及10W無線反充的三重快充組合,這一點同價位旗艦也沒有。
不過正常情況下小米13不會降得很快,因為它的銷量並不差,但是如今正處於年貨節,小米“用力太猛”,再加上平臺還有一定補貼,這款小米高階旗艦的價格就很低了,起步價已經是降到了2769元左右,即使是12GB+256GB高配版價格也都不到3000元,不僅配置比同價位旗艦強,外觀也更為高階,所以說有的時候轉變一下思維,不要盲目追求新機反而可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