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才過去一個多月,XR(擴充套件現實,AR、VR、MR 的統稱)領域又重新「熱」了起來。
蘋果 Vision Pro 當居首功。春節前,蘋果在美國正式發售了旗下首款 MR 混合現實裝置 Vision Pro ——蘋果稱其為「空間計算裝置」。在此之前,MacRumors 援引知情人士報道稱,Vision Pro 在預售階段就賣出了超過 20 萬臺,收入近 7 億美元。
不過首批媒體評測解禁後的結果讓人大跌眼鏡:幾乎沒有一個評測人認為 Vision Pro 能夠像初代 iPhone 一樣,在大眾市場「一炮而紅」。不是說 Vision Pro 不好,恰恰相反,Vision Pro 在核心體驗—— MR 混合現實——方面做到了一個極致,問題是在佩戴、暗光表現、續航等方面都有待改進,更關鍵的當然還是價格:
2.5 萬元(3500 美元)起,是真的很貴!
第一代 Vision Pro 更像是一款面向開發者、果粉和 XR 愛好者的產品,可能希望藉此驗證市場、打好 visionOS 生態的基礎,再透過成本的降低謀求第二代平價款空間計算裝置的爆發。
圖/蘋果
Vision Pro引爆了新一輪XR熱潮
但今年讓 XR「熱」的又不只是蘋果。作為國內前三大 AR 眼鏡廠商,Rokid、XREAL 和雷鳥創新從去年就開始了新一輪的密集融資,同時也在陸續邁出從「頭戴顯示器」到「真 AR 眼鏡」關鍵一步。
耐人尋味也讓人期待的是,他們選擇的光學透視(OST)路線與蘋果 Vision 選擇的影片透視(VST)路線有根本上的區別。與此同時,還有全球更多廠商或準備或正在加入這場路線之爭。
作為 XR 行業繞不開的全球巨頭,Meta 選擇了「通吃」:在歐美文娛圈火了的 Meta x 雷朋智慧眼鏡,下一代將加入顯示螢幕和生成式 AI,走輕便的光學透視路線;Quest 3 繼續走在影片透視(VST)路線上,試圖憑藉「還可以的」MR 體驗,爭取成為全球消費者的 Vision Pro「平替」。
還有 XR 晶片公司萬有引力,也計劃在 2024 年量產首款 XR 晶片;聯發科在繼索尼 PSVR 2 後,也開始牽手 Meta 聯合研發 AR 眼鏡專用晶片。
2024 年,我們將看到與此前迥異的 XR 行業,將成為新主流的頭戴式 MR ,將與眼鏡式 AR 互相爭奪下一代個人計算平臺的主導權。
XR專案密集融資,巨頭跑步入場
春節前,小雷(ID:leitech)到合肥參加了 Rokid 舉辦的 AR 生態大會,這也是 Rokid 第二屆 AR 應用開發大賽的決賽。應用開發大賽不少見,每一家致力於生態的平臺公司,都會舉辦類似的活動,意圖都是吸引更多開發者進入生態,Rokid 也不例外。(關於這場大會,雷科技有現場深度報道《從一場比賽,到Rokid的AR生態夢》,戳連結看詳情。)
2023 年初,Rokid 就在杭州舉辦了首屆 AR 應用開發大賽,年中又釋出了第一款真 AR 平臺—— Rokid AR Studio,由 Rokid Max Pro(眼鏡)和 Rokid Station Pro(主機)組成,同時支援 SLAM 定位、6DoF 和手勢追蹤。
面向開發者的一代,圖/ Rokid
至此,Rokid 之心「路人皆知」,他們已經跨出了轉向真 AR 平臺的關鍵一步。
一家紮根杭州的 AR 平臺公司為何要將第二屆應用開發大賽決賽遷移到合肥?答案在於:融資。2024 新年伊始就有訊息傳出,Rokid 完成了由合肥市政府整體牽頭的新一輪戰略性融資,規模近 5 億元。就在兩個月前,Rokid 才完成了一輪 1.12 億美元(近 8 億人民幣)的融資,估值也順勢突破 10 億美元,躋身「獨角獸」之列。合肥讓蔚來再上新臺階的事情在業界被傳為美談,擁抱高科技產業的合肥自然也想要在XR賽道“掐尖兒”。
就在 Rokid 完成新一輪融資的幾周後,另一個TOP玩家XREAL 也宣佈完成又一輪 6000 萬美元規模(約合人民幣 4.3 億元)的戰略融資,估值同樣突破 10 億美元,算是成功地躋身獨角獸行列。
而在去年,中國 AR「御三家」的剩下一家,背靠華星光電(TCL)的雷鳥創新也火速完成了兩輪融資,一輪過億,一輪數千萬。此外,INMO 影目科技、致敬未來等 AR「新秀」也都完成了一輪融資。除了XR硬體廠商,產業鏈上下游也在走熱,XR 晶片廠商萬有引力已完成 A 輪數億元的融資,米哈遊、紅杉繼續跟投。
在全球範圍,大量XR初創公司在尋求更多的融資,更多大公司在進入這個尚顯擁擠的賽道,紛紛打造或者說獵取可與蘋果就Vision Pro一戰的公司。上個月的 CES 2024 前夕,三星就聯合高通、谷歌宣佈共同開發一個 MR 平臺,媒體報道稱將在 2024 年末發售。
圖/三星
密集的融資、巨頭的湧入,既代表了資本的熱情,也代表了 XR 公司對於「彈藥」「糧食」的迫切需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不甘淪為“顯示器”,XR想做新一代計算平臺
過去兩三年,AR 眼鏡領域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新湧現的 AR 眼鏡品牌不再謀求十年前谷歌眼鏡的「一錘定音」,而是多選擇從眼鏡式「顯示器」做起,主打觀影和遊戲場景。
因為這是相對更好做的:
不存在內容生態的困難,現成的所有 2D 內容,包括電視劇、電影、遊戲,都能直接從實體螢幕輕鬆遷移到空間中的虛擬螢幕;
教育市場難度較小,消費者不需要思考 AR 的用途,因為一切都沒變,只是顯示畫面的載體從一臺顯示器變成一副眼鏡;
不用挑戰效能、功耗和發熱的「不可能三角」,以及與眼鏡厚度、重量之間的平衡。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AR 眼鏡的發展也受限於「顯示器」的定位,消費者對於顯示器和計算裝置也不會一概而論,尤其是在Vision Pro橫空出世之後。
做新一代計算平臺,成為XR裝置們的新目標。
在春節前舉辦的那場 AR 生態大會上,Rokid 創始人兼 CEO 朱銘明透露,他們將在今年 Open Day(開放日)釋出一款重要新品。
祝銘明,圖/ Rokid
根據雷科技(ID:leitech)從 Rokid 瞭解到的資訊,他們將於今年上半年釋出這款定位「普惠版空間計算套裝」的產品,包括一款 AR 眼鏡和一款 Station 2 主機。
考慮到去年 Rokid AR Studio 套裝 8998 元的定價,「普惠版空間計算套裝」應該要比這個價格便宜不少,不過暫不知曉配置上會有哪些調整。但如果不出意外,普惠版至少會繼續同時支援 SLAM 定位、6DoF、手勢識別等關鍵技術。
XREAL 也終於邁出那一步了。今年 CES 前夕,XREAL 面向開發者推出了 Air 2 Ultra,首次提供了完整的 6DoF 支援,透過兩側增加的雙目魚眼攝像頭,也支援了手部追蹤等功能。此外,眼鏡售價達 699 美元(近 5000 元人民幣),本體的重量控制在 80g。
Ultra 兩側的魚眼攝像頭(3D 感測器),圖/ XREAL
XREAL 沒有透露 Air 2 Ultra 的算力來源,預計還是要透過外接手機或主機的方式提供算力,主機搭載的處理器和售價都暫且未知。
作為「配套」,XREAL 這次還專門提供了開發套件,包括 XREAL AR 環境啟動器 Nebula(Android、Mac、Windows)、最新版 XREAL SDK。這樣一看,XREAL 大概要在今年複製 Rokid 走過的路。
中國AR“御三家”剩下的雷鳥創新尚未開始面對開發者群體。他們在去年底和今年初分別釋出雷鳥 X2 以及 X2 Lite:前者搭載高通驍龍 XR2(第一代),搭載一顆支援拍攝的 1600 萬攝像頭,不支援手勢追蹤,互動主要依賴觸控、點選鏡腿,或者是「配件」雷鳥 Ring 智慧戒指;Lite 主要降低了配置和重量,處理器換成了驍龍 AR1,重量也從 119g 降至約 60g。
但 2024 年,雷鳥創新終歸還是面對生態的問題。就像朱銘明說的,初創公司不能等待生態成熟才做,等到生態成熟的時候,就沒有初創公司的事了。
別忘了蘋果 Vision Pro。就在 Vision Pro 發售前一天,蘋果在新聞稿中宣佈,visionOS 上已經有了 600 多款專為 Vision Pro 打造的新應用,還有超過 100 萬個相容的 iPadOS 應用。
圖/蘋果
生態包括應用生態,也包含內容生態,後者可能更重要,這樣看,iPhone 15 Pro 系列支援空間影片拍攝的重要性也被低估了。按照 iPhone 14 Pro 系列 2023 年上半年 4750 萬臺的出貨量,至少可以判斷 iPhone 15 Pro 系列未來半年內的出貨量,也會是數千萬臺級別的,而這意味著在 3D 影片內容拍攝上將迎來供給端的巨大變化。
事實上,iPhone 15 Pro 系列發售後,Rokid 和 XREAL 也先後宣佈了各自平臺對蘋果空間影片的觀看支援。而 Vision Pro 的發售也勢必牽引更多開發者進入空間計算應用的開發生態,2024 年,能不能吸引開發者為平臺開發和遷移應用,這對於每一家 XR 廠商都將是一次關鍵的挑戰和機遇。
雖然截胡Vision Pro發新品,但Meta 對 Vision Pro 的到來,其實是“樂見其成”。
一是 Meta 創始人兼 CEO 扎克伯格一直認為,如果能有至少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可能會極大地推動這個市場的發展。這裡既包括消費者的認知層面,當然也包括市場規模的擴大。
二是 Quest 3 的起售價是 500 美元——只有 Vision Pro 的七分之一,考慮到功能性上兩者大體相同,區別更多在體驗的完善上,Meta 認為那些對 Vision Pro 感興趣又被價格嚇退的消費者,會轉而在 2024 年更多地考慮 Quest 3。
Quest 3,圖/ Meta
Meta 也不是「乾等」。和過去頭戴式 VR 的定位不同,Quest 3 選擇和 Vision Pro 一樣以頭戴式 MR「出道」,並且受益於更好的硬體配置和演算法,Quest 3 也能透過影片透視(VST)技術實現不錯的 VR 與 AR 體驗切換,還有眼球追蹤、手勢互動設計以及更廣的視場角等。同時 Meta 還在推動 Quest 上的 VR 應用適配新的 MR 平臺,讓 Quest 3 使用者在 VR、AR 模式下都能體驗。
當然,儘管我們說 Vision Pro 很貴,更像是面向開發者、極客群體的一代產品,但在 2024 年,還沒有一家廠商、一個從業者能忽略它。
目前,Vision Pro 還只在美國市場發售,但蘋果方面一再指出,今年晚些時候將在全球更多國家和地區推出。至於國內市場的發售日期,有國內網友跑到紐約問到了蘋果大 Boss,庫克對此回應道:
很快了。
發售日當天,庫克到 Apple Store,圖/蘋果
根據最新的供應鏈訊息,蘋果 Vision Pro 最早將於 4 月份在中國市場發售,「最晚時間不晚於5月。」按照知情人士的說法,「工信部註冊流程已接近於完成。首批在華銷售貨源會比較緊張。」
群雄大亂鬥,XR迎來至關重要的一年
正如前文所說,2024 年我們會看到更多大公司、創業公司湧入到 XR 領域,可以想見,他們將在資金、產品、市場份額等不同層面掀起一場全球大亂鬥。但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這場亂鬥都不會是決定性的。
如果XR 的終局是下一代通用計算平臺,而不是下一代遊戲主機或者私人電影院,那實際上到目前為止,可能只有 Vision Pro 勉強接近這個目標,另外,三星聯合谷歌、高通計劃今年推出的 MR 裝置(搭載驍龍 XR2+ Gen 2)也有希望。
但不管是有計算效能卻不輕便的 Vision Pro,還是輕便卻效能一般的一眾 OST 眼鏡,他們都面臨一些共同的問題。
大概一個世紀前,魯迅先生在那篇《記念劉和珍君》中寫道: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XR面臨的“淋漓的鮮血”是什麼?
首當其衝的問題就是 XR 產品至今也沒讓消費者明白,把應用和內容從手機、電腦螢幕移到空間(不管是虛擬還是真實)中到底有什麼價值?——目前廠商們談得較多的是私密性,隱私性,比如可以帶著XR裝置在家觀影不打擾家人,在公共場所觀影不打擾旁人抑或被旁人窺見,但這樣的場景還不夠通用。
VR 也好,AR、MR 也罷,我們最常聽到的一種說法就是剛戴上很新奇,甚至很驚豔,但接著就會覺得平淡。就算是 Vision Pro 也沒能繞開這個問題,作為首批提前拿到的媒體,The Verge 那篇 Vision Pro 評測的標題就是:
「magic,until its not」(乍見驚豔,後覺平淡)。
圖/ The Verge
這既有空間內容、應用生態貧瘠的緣故,也是因為所有人——作業系統廠商、開發者和使用者,都還沒有準備好從 2D 介面互動轉向 3D 介面互動。從 2D 到 3D 介面,我們看似增加了一個維度,有了更多的自由度,但實際在互動「秩序」沒有確立之前,一切都是混亂的。
在 Vision Pro 中,2D 介面仍然是最主要的互動形態,這延續了手機、電腦的互動模式。就算是蘋果,也只是在逐步引導使用者嘗試 3D 模型、空間影片等形式,或許在從 2D 互動完全升級到 3D 互動之前,我們都需要一段從 2D 到 3D 的過渡階段。可以理解真實世界並建模的大模型AGI技術,則讓XR裝置以及空間計算的3D互動看到了新的曙光,但原生3D互動的實現,依然需要時間。
在那之前,XR 這場關乎下一代計算平臺的戰事還是乾坤未定。但儘管這麼說,2024 年對於 XR 行業來說依然會是極其關鍵的時刻,就如 IDC 不久前在一份報告開篇寫道:
2024 年將是 AR/VR 產業發展漫長畫卷中至關重要的一年。
題圖來自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