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頒發給了約翰·霍普菲爾德(John Hopfield)與傑夫·辛頓(Geoffrey Hinton),以表彰他們在人工神經網路機器學習方面的基礎性發現和發明。
傑夫·辛頓是英國出生的加拿大計算機學家和心理學家,多倫多大學教授。以其在類神經網路方面的貢獻聞名。辛頓是反向傳播演算法和對比散度演算法的發明人之一,也是深度學習的積極推動者,被譽為“深度學習教父”。如今,他的願望實現了: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站在了浪潮之巔。
偉大是如何誕生的?故事還要從12年前說起。
太浩湖拍賣始末:湯和松率先“奪旗”
2012年12月初的一天,一場秘密競拍正在美國滑雪勝地太浩湖的一家酒店裡進行。
太浩湖位於加州和內華達州交界處,是北美最大的高山湖泊,擁有藍寶石般的湖面和頂級雪道,《教父2》曾在這裡取景,馬克吐溫曾在此地流連忘返,而由於離舊金山灣區只有200多英里,這裡常被稱為“矽谷後花園”,扎克伯格和拉里·埃裡森等大佬也在此圈地佔山,興建豪宅。
秘密競拍的物件,是一家剛剛成立1個月、僅有3名員工的公司——DNNresearch,創立者正是Hinton和他兩名學生。
那一天,當731房間的敲門聲響起,Hinton緊張地指揮著兩個學生把坐墊、熨衣板和溼毛巾藏起來。這位日後被稱為深度學習巨頭、圖靈獎得主的65歲男人努力挺直腰板,不想在來人面前透露出任何老態。
實際上,這家公司沒有任何有形的產品或資產,但追求者的身份暗示出了它的分量——百度,這讓Hinton感到異常緊張。
這是2012年冬天,在釋出了一篇長度9頁的論文《ImageNet Classification with 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驗證了深度學習的威力之後,大洋彼岸的李彥宏敏銳地發現了這項研究的價值,旋即安排當時負責百度戰略投資的副總裁湯和松與Hinton取得聯絡,發出橄欖枝,邀請他加盟百度。
這一動作帶動了另外兩家科技巨頭,緊隨其後,谷歌和微軟也相繼發出了邀約。中美科技公司的競相邀約變成了一項競拍,這就是那場日後被人們視為“一場全球新的軍備競賽的開始”競拍會。
為了爭取到Hinton,百度派出一位AI研究者前往美國,在哈拉斯賭場酒店731房間裡,現場參與競拍。那幾天,這位來自百度的技術專家一次次出入731房間探望Hinton,希望能瞭解一些拍賣走向,增加勝算。
為期數天的競價中,從1500萬美元的起價至最高4000多萬美元,百度始終是出價最高的一家。可惜,出於類似不想高齡遠渡重洋等種種原因,Hinton最終決定加入同為美國公司的Google,與百度擦身而過。
那是中國移動網際網路迅速崛起的一段時期,APP創業遍地黃金,“千團大戰”戰火交織,共享單車開遍大地;但百度卻在這次競拍中堅定了投入深度學習、加快佈局AI技術的決心,2013年1月,百度主導成立了全球第一個深度學習研究院。
日後人們回顧來看,才意識到這是全球第一家以深度學習命名的研究院,意識到百度入局AI研究的時間之早,意識到有諸多AI界的風雲人物都曾與此有關——比如吳恩達,一度接管該研究院的人工智慧知名學者。
在漫長的投身於AI的時間裡,曾經有人說,百度有昨天、有明天,唯獨沒有“今天”。如今,百度,終於抵達了“明天”。
2023年,在百度文心一言向公眾開放三天後,《時代週刊》釋出了史上第一份全球百大AI人物榜單,將李彥宏與馬斯克、Sam Altman共同評為全球AI領袖。評語中,《時代週刊》稱他為“中國最傑出的未來主義者”。
人才裂變,AI為終
雖然最終Hinton沒入職百度,但百度管理層親眼目睹了產業界如何不惜代價投資深度學習,進而促使百度下定決心投入。
早在2012年,百度便開始探索深度學習技術及應用。2013年,百度率先建立全球首個專注深度學習研究的深度學習研究院(IDL)。同期,百度開始佈局研發深度學習框架。2014年,百度邀請谷歌大腦創始人吳恩達加入,並在研究院任首席科學家。吳恩達加入百度時,百度發內部信歡迎,吳恩達回覆。因為這兩封信,當天,六位頂級的人工智慧專家透過郵件表達了加入百度的意向。
隨後,百度又招來了Dario amodei,也就是Anthropic的聯合創始人兼CEO,這個從斯坦福大學博士後畢業後的天才,第一份工作,就是在百度擔任研究員。Dario amodei又招募了Jim fan,現為英偉達人工智慧的一號位。
在招攬人才之外,這場賽跑,讓百度成為了AI的“黃埔軍校”,為產業培養了大量的AI人才。實際上,百度作為技術派,一直具有前瞻思維,需要的技術人才很難找到現成的,人工智慧領域也一直面臨著非常嚴重的“人才供需錯配”問題,供給嚴重不足。
回望歷史,李彥宏創立百度時,曾希望像矽谷一樣招5年左右工作經驗的工程師加入,不用從頭培養,但當時中國市場上還沒有能為網際網路所用的技術人才,所以只招到了清一色的畢業生。
這也倒逼著百度形成了獨特人才培養“熔爐機制”:讓平凡人做不平凡的事,無論是實習生抑或是頂尖科學家,培養了一批批具有“務實、自驅、負責到底”品格的人才。
中國乃至全球AI行業中,百度系人才開枝散葉處處皆是,既有吳恩達這樣的頂尖人物,也有餘凱、黃暢、樓天成等創業者,在自動駕駛圈佔據半壁江山。
2020年6月,百度宣佈未來5年預計培養AI人才500萬,為中國智慧經濟和智慧社會的發展提供AI人才保障。2024年4月,百度宣佈計劃已經提前完成。
隨著大模型成為人工智慧發展的熱點方向,在百度世界2023上,百度首席技術官王海峰釋出了百度人才培養星河計劃,將為社會再培養500萬大模型人才。
可以說,百度正在撐起中國AI技術的骨架。正如百度曾在2020年的《致股東信》中所說的,百度是一家技術公司的另一個含義是:我們培養技術人才,我們輸出技術文化,讓更多企業看到技術的價值並重視對技術的投入,搭建起中國網際網路的技術骨架,這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情。
隨著一批批百度內部成長起來的AI人才“初長成”,研發出的一個又一個突破性的AI產品也相繼問世。
如今,文心大模型迭代迅速,2023年,李彥宏在大會上推出了文心大模型4.0,並以“手把手教你做AI原生應用”為主題,展示了百度的新搜尋、地圖、文庫和雲盤等多款AI應用。
文心大模型在國內的使用量居首,日均呼叫量已超過7億次,相較於去年12月的5000萬次,增長幅度超過13倍。今年,百度在文心大模型4.0的基礎上,陸續釋出了工具版和Turbo版本,並推出了輕量級模型ERNIE Speed、ERNIE Lite及ERNIE Tiny,進一步提升了使用者體驗。
此外,百度近期升級了百舸AI異構計算平臺4.0和千帆大模型平臺3.0,旨在幫助企業更快、更高效地利用大模型。千帆平臺使用者累計精調超3萬個大模型,開發了70多萬個企業級應用,顯示出強勁的市場需求。
隨著智慧體逐漸成為AI原生應用的主流,百度的智慧體生態正在快速擴大。根據百度二季度財報,目前已有1.6萬家商戶在其平臺上開發智慧體,涵蓋教育、法律及B2B等多個行業,智慧體的日均分發量已達1000萬次。
在歷史的長河中,一個又一個科學研究的領域裡,無數的學者終其一生都在追尋著希望的光。諾貝爾獎的光環照耀下,Hinton和他認可的深度學習無疑是幸運的,他們創造了新的時刻,推動了產業界一個又一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