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5 日,釋出了新一代移動處理器酷睿 Ultra 200V 系列,其基於臺積電 N3B 製程工藝,並且直接將記憶體和晶片封裝在了一起,能效看點十足。最近我們就收到了搭載 Intel 酷睿 Ultra 9 288V 的微星尊爵 13 AI+ Evo 2024 超輕本。其表現如何?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外觀設計
尊爵 13 AI+ Evo 造型方正硬朗、機身線條稜角分明,配合深灰色金屬機身和表面細膩磨砂的質感,極具沉穩幹練的商務氣息。
尊爵 13 AI+ Evo 的 A 面元素極為簡潔,僅有高亮鏡面的 MSI Logo。不過在形態的設計上卻充滿細節,其四周略微有弧度處理,不僅顯得機身更加纖薄,手感也更為出色。
開啟尊爵 13 AI+ Evo,其轉軸阻尼均勻絲滑,支援單手開合,並且支援 180° 平鋪展開。B 面的設計上,尊爵 13 AI+ Evo 採用左右雙螢幕窄邊框處理。
尊爵 13 AI+ Evo 螢幕頂部邊框略寬一點,其容納了紅外、5MP 影片攝像頭、麥克風等眾多元件,其中影片攝像頭配備有物理隱私擋板,可以一鍵快速遮蔽。
底部邊框最大,但由於下沉式鉸鏈和轉軸結構,在墊起機身的同時也隱藏掉了下巴部分,平視過去其寬度正好和側邊寬度近似,視覺很是和諧。
尊爵 13 AI+ Evo 搭載了一塊 13.3 英寸的 2.8K OLED 螢幕,官方宣稱擁有 100% P3 廣色域以及 VESA DisplayHDR 500 認證。IT之家使用愛色麗 i1 Display Plus 對其做了測試。實測其色域覆蓋 99.5% 的 DCI-P3,容積則是達到了的 121.4%。Adobe RGB 也覆蓋了 96.4。
而色域覆蓋上,sRGB 和 DCI-P3 的色域覆蓋基本是接近 100%,Adobe 色域覆蓋達到了 95.6%。在色準的表現上平均 △ E=0.09。足可應對平面、影視、攝影、網頁 UI 等各行各業的創意設計需求了。
亮度方面,實測全屏最高亮度為 391.27nits。
微星尊爵 13 AI+ Evo C 面的鍵盤常規鍵位標準尺寸,但第一排快捷按鍵為半尺寸的鍵盤設計,配備半透側邊鍵帽,支援白色背光,部分按鍵自帶切換指示燈。電源鍵被放在右上角 DELETE 按鍵左側,整合指紋識別,並做了下陷處理,能很大程度上避免按 Delete 鍵時誤觸。方向鍵為半高設計,且集成了 2 枚翻頁鍵,鍵盤左上角有一個白色 MSI Logo。觸控板面積較大,位置居中,觸感絲滑,支援觸控手勢。
機身介面方面,微星尊爵 13 AI+ Evo C 左側配備了 HDMI2.1 介面、2 個雷電 4 規格的 USB-C 介面,一組電源狀態指示燈以及 3.5mm 音訊介面。
微星尊爵 13 AI+ Evo 機身右側包含一個 USB3.2 Gen1 Type-A 介面,1 個安全鎖孔和 1 個 Micro SD 卡槽。在 13 英寸級別的超輕本中算是豪華的配置了。
機器底部設計中規中矩,上半可以看到 3 條規整的進風口,左右下邊緣都做了斜切收邊設計,揚聲器位於下方左右兩側斜切倒角區域。
從機身尺寸上看,微星尊爵 13 AI+ Evo 確實稱得上小巧,長寬經過實測分別是 29.1cm 和 22.3cm,機身最厚處約為 17.5mm(官標最薄處為 16.9mm),將IT之家的筆記本放在一旁進行對比,就更明顯了。
重量方面,裸機上秤實測約 981g,比官方宣傳的 990g 還要輕了 9g。拿在手上比一些戴鍵盤保護套的平板電腦還要輕,放在揹包裡完全沒有負擔。
配件方面,尊爵 13 AI+ Evo 附帶 1 個半拆卸式的 65W 黑色電源介面卡,介面為 USB-C,並且支援 PD 快充。
二、散熱與效能
尊爵 13 AI+ Evo 搭載 Intel 酷睿 Ultra 9 288V 處理器,其採用臺積電 N3B 公益,基於 Lunar Lake 架構,其 CPU 部分擁有 4P+4E 的 8 核 8 執行緒設計,最高加速頻率可達 5.1GHz,支援 12 MB 智慧快取;GPU 則是 Intel Arc Graphics 140V,共有 8 個 Xe 核心,支援光線追蹤;NPU 部分為 Intel AI Boost 峰值算力可達 48TOPS。
值得一提的是 200V 平臺將記憶體也一併封裝在了片內,官方稱為“封裝級記憶體”(MOP),酷睿 Ultra 9 288V 封裝了兩顆 16GB 的 LDDDR5X 記憶體,頻率為 8533MT/s。IT之家使用 AIDA64 對其記憶體效能做了測試,其順序讀取可達 86892MB/s,順序寫入 113.06GB/s,資料複製 105.41GB/s,延遲則僅有 99.1ns。整體符合 8533MT/s 的記憶體效能表現。
按照慣例,效能測試前我們先拆機看看它的內部散熱設計。尊爵 13 AI+ Evo 採用了 7 顆十字螺絲固定,撬開 D 殼,開啟後可見得益於 Intel 的封裝級記憶體技術,內部的主機板尺寸控制得還不錯,給電池等元件留出了更大空間。並且得益於臺積電 N3B 的製程工藝,尊爵 13 AI+ Evo 並沒有大堆散熱,只是採用了單風扇單熱管的散熱配置,其效能釋放表現我們一會烤機環節再說。
尊爵 13 AI+ Evo 內建硬碟為西數的 SN560 Gen4,支援 NVMe PCIe 4.0 協議,容量為 1TB。
IT之家使用 CrystalDiskMark 為其做了效能測試,其順序讀取速度為 5000MB/s+,順序寫入速度也有接近 3500MB/s+ 的表現。
網絡卡方面,尊爵 13 AI+ Evo 配備了 Intel Killer BE1750(s)無線網絡卡,其不僅尺寸小巧,效能也很出色,支援 Wi-Fi 7 協議,傳輸峰值可達 5.8Gbps。另外,這塊網絡卡還支援藍芽 5.4,功耗更低更穩定。
在效能測試開始之前,我們將尊爵 13 AI+ Evo 的電源策略調整至效能優先,並在 MSI Center S 中將場景設定更改為狂暴模式-散熱加速。
首先是十分鐘的 FPU 單烤,烤機剛開始尊爵 13 AI+ Evo 的 Ultra 9 288V 以近 40W 的最大睿頻功耗執行,約五分鐘後,CPU 的封裝溫度達到了 91°C,隨後 CPU 整體功耗降至 30W,烤機十分鐘後,Ultra 9 的 P 核主頻約為 3.1GHz,E 核主頻約為 3.2GHz,此時核心溫度約為 81°C,可以看到,因為 Lunar Lake 架構更偏向高能效比的表現,即便是 13 英寸更侷限的散熱,也能符合機器的表現,具體效能我們後面來說。
此時機身 C 面主要發熱區域在鍵盤的左上方,約為 46°C。這個位置遠離鍵盤打字區域和掌託區域,所以體驗下來發熱感知不是很明顯。
下面進入理論測試環節,在 CPU-Z 的測試中,Intel Ultra9 288V 處理器跑出了單核 799.6,多核 4909.4 的分數。
在 CineBench R23 的測試中,尊爵 13 AI+ Evo 所搭載的 Intel Ultra9 288V 處理器跑出了單核 1918 分,多核 10996 分的成績。
在 3DMark 的 CPU Profile 測試專案中,單執行緒分數 1211 分,最大執行緒分數 6153 分。
GPU 效能方面,在 3DMark 的 Time Spy 測試中,CPU 物理分數 6664 分,核顯分數則是達到了 4277 分。
NPU 效能上,我們測試了跨多平臺的 Geekbench AI,選擇 OpenVINO 的工具套件進行測試,其單精度得分 2962,半精度得分 18352,量化得分 26128。
三、生產力測試
而在生產力的表現上,我們先是測試了尊爵 13 AI+ Evo 的 CrossMark 成績。其獲得了 1690 的總分,其中創作力得分較為突出,獲得了 1919 的分數。
而在 PCMark 10 現代辦公測試中則是獲得了 6875 分,其中涉及照片、影片編輯的重度生產力的數位創作得分為 10081,較為出色。
在 AI 創作的能力上,我們使用 Procyon 的 AI Computer Vision Benchmark 進行測試,這款軟體主要考驗 AI 的推理效能,同樣是在可以呼叫 NPU 的 Intel OpenVINO 的工具套下,我們獲得了 1015 的分數。
四、AI 功能
作為一款主打 AI 的創作本,尊爵 13 AI+ Evo 也針對不同生產力場景開發出了很好用的 AI 功能。例如 MSI Center S 中的 AI 智慧引擎與 AI 專區。AI 智慧引擎可以根據使用者使用的軟體情況判斷筆記本的使用場景,為使用者排程合適的效能,在保證流暢度的前提下進一步提升續航。IT之家分別打開了 Office、Adobe Premiere Pro、騰訊會議、沙威瑪傳奇四款軟體,AI 智慧引擎分別對應切換至了工作、內容創作、會議、休閒遊戲四種模式。若是些小眾軟體,也可以手動將其新增至情景清單中,也很方便。
AI 專區提供了四項 AI 功能分別是 AI 智慧降噪、智慧守衛、智慧亮度以及工作室效果,這些特性不僅可以提升視訊會議的音畫體驗,也可以更好地節能、保護隱私。
1、智慧降噪
尊爵 13 AI+ Evo 擁有 3 個空間矩陣麥克風,從而可以針對不同方位,結合 AI 演算法實現更有空間感以及音質、降噪更為出色的收音效果。特別是在 C 面 shift 鍵旁麥克風,可以實現前側方的定向收音,配合降噪演算法,對於在出差路途上經常開戶的商務人士來說很好用。
如果有特性需求,還可以進一步手動設定,選定特定的收音區域,在多人開會時更為便利。
2、智慧守衛
智慧守衛可以監測使用者是否在螢幕前,可以設定靠近喚醒,離開將電腦鎖定,從而保護使用者的隱私以及節省裝置電量。
3、智慧亮度
尊爵 13 AI+ Evo 配有亮度感測器,可以根據光照環境自動調整螢幕亮度,不僅能增長續航時間,也能提升 OLED 螢幕的使用壽命。
4、工作室效果
工作室效果可以在會議時實現人像跟蹤居中的自動取景,無論你怎們在電腦前移動,人像總能保持居中。若是開啟了眼神交流的選項,系統會利用 AI 自動校正眼神,讓線上會議更有面對面交流的真實感。
開啟背景模糊後,其 NPU 佔用只有 7%,開啟眼神交流後的 NPU 佔用也就 14%,由此可見,Ultra 9 288V 的 NPU 效能還是很強的。
5、實時字幕
另外,尊爵 13 AI+ Evo 還支援 Windows 11 的實時輔助字幕功能。只需在點選工作列上的“開始”>“設定”>“輔助功能”(或快捷方式“Windows 鍵 + Ctrl+L”)即可調出實時字幕。
尊爵 13 AI+ Evo 即可利用 AI 生成相應語言的字幕,在觀看一些沒有字幕的影片時非常方便。
6、Intel 大語言模型
隨後,我們使用了 Intel 本地大模型聊天機器人 Demo 進行了測試,小編提問“西紅柿炒什麼好吃?”尊爵 13 AI+ Evo 僅用 919.76ms 就給出了 5 條建議,速度還是很快的。
利用出色的 AI 效能,尊爵 13 AI+ Evo 可以使用剪映進行快速的智慧扣像,將人物與背景分離。
7、剪映
IT之家選擇了一個背景與人物著裝均為白色的場景進行測試,這種場景使用常規的亮度鍵等方式很難扣得乾淨,而使用 AI 加持的智慧扣像就有著不錯的效果,畫面中不僅身後的背景被清除乾淨,甚至連白色的桌面也被精準祛除。
隨著廠商們的積極適配,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軟體支援 Intel OpenVINO 工具套件以及 NPU 模組,進一步加速 AI 生產力。
五、續航
尊爵 13 AI+ Evo 內建 75Wh 大容量電池,配合高能效的酷睿 Ultra 9 288V,以及本身就很省電的 OLED 螢幕,續航自然很可觀。我們先是測試了一下拔掉電源介面卡後設備空載 10 分鐘後 50% 亮度下的整機平均功耗,約為 2.8W。更誇張的是 CPU 封裝平均功耗,不到 1W,足可以空載將近 26 個小時。
隨後我們在本地播放 2K 解析度的 HDR 影片,其整機平均功耗為 4W 左右,也足以播放 18 個小時的本地影片了。
另外,我們還瀏覽了 10 分鐘的IT之家網頁,平均整機功耗依舊不超過 4.2W。若是輕度辦公,尊爵 13 AI+ Evo 這樣的能耗表現足以支撐一整天。
6、總結
微星尊爵 13 AI+ Evo 2024 是一款長續航的輕薄 AI 創作本。其不到 990g 的機身重量,便攜屬性拉滿。得益於 75W 大容量電池、超省電的酷睿 Ultra 9 288V 處理器以及廣色域、高色準的 OLED 螢幕,微星尊爵 13 AI+ Evo 可以輕鬆做到全天工作續航,若是非重度辦公甚至可以做到幾天一充電。另外,微星尊爵 13 AI+ Evo 即使身為輕薄本,介面依舊沒有妥協,不僅有著頻寬極高的雙雷電 4 介面,還有著 HDMI、USB-A、TF 卡槽等實用拓展。
總體來看,微星尊爵 13 AI+ Evo 2024 是一款十分均衡的超輕本。另外,微星尊爵 13 AI+ Evo 的輕機身長續航適合經常需要移動辦公的商旅人士、需要經常撰寫文案的創意工作等消費者。作為大廠的微星,還為其提供了 2 年全國聯保 + 2 年到府服務的政策,微星 500 + 線下服務中心維護也很方便,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留意一下微星尊爵 13 AI+ Evo 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