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CEO庫克現身北京參加第二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這是蘋果第二次參展,也是庫克年內第三次訪華,顯示了他對中國市場及中國合作伙伴的重視。
蘋果公司表示,在蘋果200多家供應商中,超過80%的供應商在中國生產。
而在回答如何評價蘋果在中國的合作伙伴時,庫克稱,“我非常重視他們,沒有中國的合作伙伴們,蘋果就無法取得今天的成就”。
截至發稿前,部分港股上市蘋果供應鏈企業股價上漲,瑞聲科技(2018.HK)股價大漲5.4%,丘鈦科技(1478.HK)股價上漲約2%;但A股上市部分蘋果供應鏈股價大跌,歌爾股份(002241.SZ)股價跌幅超6%,(300433.SZ)下跌超2%。
近一個月來,庫克兩次到訪中國。據央視新聞報道,10月25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會見美國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雙方就蘋果公司在華業務發展、中美經貿關係等進行了交流。
庫克當時表示,中國的高速發展幫助蘋果公司實現快速和可持續增長。公司將中國視為重要市場和關鍵供應鏈夥伴,將致力於在華長期發展,持續加大對供應鏈、研發等領域的投入。蘋果公司願繼續為推進中美經貿領域溝通交流發揮橋樑作用。
與特斯拉CEO馬斯克採取的“旋風式”訪華策略不同,庫克近期訪華每次逗留的時間都在3-5天,行程安排也較為豐富。例如今年3月,他的三天訪華行程中,參加了蘋果上海靜安店的開張,在北京三里屯店與手遊製作人見面;在今年10月的訪華中,庫克還參觀了北京的順義農場,與學生見面,並與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見面。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庫克訪華正值美國當選總統新任期即將到來之際。目前市場密切關注特朗普上任後,對美國科技行業的影響,其中稅收是較為關注的議題。
根據券商Jefferies分析師報告預測,蘋果的利潤可能會受到潛在關稅政策較大影響。按最差的情形來計算,每部iPhone手機的成本可能提高256美元,對毛利率產生約7%的影響。
特朗普政府是否會針對中國製造的iPhone零部件出臺新的關稅政策?對此,Canalys分析師彭路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說道:“雖然市場對於新一屆美國政府政策落地的力度很難預測,但大方向應該仍然是以一些高階技術為主要核心目標,如AI和高階晶片,以確保美國的經濟增速和資源安全。”
記者梳理發現,目前A股的“果鏈”企業尚未進入蘋果的核心晶片供應鏈,多聚集在攝像頭、電池、散熱等領域。
另據近日印度媒體報道,蘋果正在與40多家印度供應商接洽,以轉移部分iPhone供應鏈。相關資料顯示,截至今年3月,蘋果在印度組裝了價值140億美元的iPhone,佔其全球產量的14%。蘋果曾於2023年初通知其供應商,準備逐年提升印度製造iPhone的佔比,由2023年的7%在兩年內拉昇至20%-25%。
但要在印度建立起供應鏈並非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印度沒有中國這樣龐大的材料和裝置製造商網路,印度供應鏈仍有大部分零部件需要從中國進口,還要支付昂貴的運輸費用,這會拉高總成本。”一位印度投資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此外,印度的基礎設施和電力裝置也有待提升。因此有分析人士指出,未來幾年,印度在蘋果供應鏈中的增長將侷限於最終產品的組裝環節,更為關鍵的電子和機械元件生產仍將集中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