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交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 公眾號 QbitAI
星艦,正在開啟一個全新的科技創投賽道。
就在SpaceX史無前例的進展之下,更多人開始談論關於低成本火箭發射正在影響的未來,之前可能需要20年的週期預期,如今被進一步縮短至5-10年。
就像特斯拉開啟電動新能源賽道一樣,馬斯克更早創辦的SpaceX,也在推開全新的大門,一扇全新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大門,提供全新經濟發展引擎的大門。
SpaceX投資人將其稱為:太空經濟。
是的,太空技術創新帶來的商業模式——傳統如發射衛星、太空旅行,更進一步的太空AI資料中心建設、近地軌道高速航行、氣象科技……
又一次基於從0到1突破後的顛覆式創新變革。
SpaceX投資人在馬斯克最新的成就後感嘆,太空經濟已經從科研探索越過了工業紅線,創新交接棒開始到了企業手中,這已經到了搶佔先機的黃金時刻——最重要的是,這是一個全新的沒有被拆分的蛋糕。
但馬斯克和SpaceX之外,其他人能複製嗎?
作為SpaceX的投資人,矽谷華人明星VC投資人張璐,給出了肯定的答案。
張璐,Fusion Fund創始人,畢業於斯坦福大學,21歲就開始了第一次成功創業的連續成功創業者,已投身早期投資領域近十年,現管理近5億美元資本,專注醫療,AI和深科技領域投資。
張璐認為,復刻SpaceX並非易事,但太空經濟的邏輯並不難搞懂,如此規模宏大的全新紅利,足夠支撐更多國家更多人參與其中分一杯羹。
“想要復刻SpaceX會比較困難”
從最近幾次星艦發射來看,明顯感知的是,與獵鷹9號的週期相比,星艦計劃從測試發射到測試成功的成長軌跡顯著縮短,其時間週期也大幅縮減,糾錯機制也比之前進步很多。
張璐談到背後一個重要原因是,各種各樣的AI資料分析工具以及機器人自動化應用,能夠幫助企業在相對比較短的測試周期內,收集到足夠多的資料去進行各種排錯分析,以及實現模擬糾錯。
張璐提到:這也是SpaceX作為民營企業一直以來的最大優勢——擁有對錯誤較高的容忍度和更快迭代速度的靈活性,使其更加專注在成本控制上。
與NASA千億美金量級起步的專案相比,SpaceX能將火箭發射成本壓縮至一億美金,甚至幾千萬美金的規模。
以星艦為例,目前星艦是業內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它的發射成本只有行業第二大火箭波音(20億美元)的二十分之一,這已經極大降低了進入太空的成本門檻。
尤其像第五次星艦試飛成功,大家之所以這麼興奮,除了工程技術上的驚豔,還有就是讓大家看到了一種全新的可能性。
這是一個跨時代大規模的里程碑,將我們整個太空經濟、太空探索推進到一個非常快速的快車道。
那次將星艦70米高、225噸重的超重型(Superheavy)一級助推器成功回收,這相當於將一個20多層的大樓,從100多公里的高空自由落體,落回到一個固定位置。並且是沒有損傷、直立的狀態,最後一步接觸的誤差小於0.1釐米。
這意味著SpaceX又擁有一款可重複使用火箭,而且回收方式比獵鷹9號更方便也更實用。理論上講,回收之後直接放置在發射臺,經過簡單維護,加註燃料就可以繼續使用。
這樣一來,星艦發射成本進一步降低。
張璐列舉了這樣一組資料:
未來如果單次發射成本能降低到1000萬美金,而這種大型火箭至少可以搭載100個人,換算下來每個人發射成本僅為10萬美元;同時,同時它至少能搭載 650 顆衛星,那麼每顆衛星發射成本不到2萬美元。
“10萬美金就能上天,2萬美金就能發射衛星”,這讓太空活動成本大幅下降,從而開啟了全新的創新週期和創新生態,也就是太空經濟的發展有了絕佳機遇。
什麼是太空經濟?
張璐舉出了幾個直觀的例子。
以後人們想要了解紐西蘭牧場的情況,不需要像以前那樣花費十幾個小時飛過去,透過衛星就能實時檢視,包括牛羊數量、它們的狀態等,節省了大量時間和成本。
還有像透過衛星遙感資料追蹤火山氣象變化,這對大宗商品交易意義非凡。此外,衛星資料還能用於監測畜牧業的碳排放,為環保事業提供有力的資料支援。
毫無疑問的是,SpaceX已經是一個行業先鋒的角色,推動著整個行業朝著更靈活、更多元的方向邁進。
那麼新進入者想要復刻SpaceX的成功,張璐表示的確存在困難,並且也不建議直接在火箭發射這一相對成熟的賽道上與SpaceX競爭。
“但也並不代表創業公司沒有機會,甚至正好相反。”張璐表示,當前的太空經濟發展有點像“圈地運動”,是搶佔先機的黃金時刻。
跟地面產業相比,地面上許多商業模式的創新往往只是在現有生態內對資源進行重新分配。而太空經濟則是一塊全新的蛋糕,尚未被瓜分。這為眾多參與者提供了廣闊的探索空間和創新機會。
張璐透露了一則見聞,在洛杉磯,SpaceX公司周圍已經形成了新的創新生態,僅在附近的一個小城市裡就有幾百家太空科技創新公司,其中很多是由SpaceX的前員工創立的。
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資本也開始關注太空經濟,從去年到今年,越來越多的資本流入這一領域。
而作為2017年就開始關注太空經濟的投資人來說,張璐也毫無保留地分享了自己的投資邏輯:
更著眼於整個太空生態的建設。
“將AI作為超級工具植入到太空生態裡”
跟幾年前相比,太空經濟的內涵已經有了極大地拓展,人們目光不再僅僅侷限於火箭和發射領域,尤其像AI這樣一個超級工具的出現,大大加速了太空生態的建設。
張璐提到,如今,隨著大量衛星被髮射到太空,衛星資料呈爆發式增長。這些資料本身就是一座待挖掘的金礦。擁有資料後,利用AI可以開發出各種各樣的應用場景;
而且衛星本身也作為一種邊緣裝置,在裝置上增加各式各樣的AI功能也是完全可行的。
從衛星資料AI處理到衛星AI功能升級,這無疑是個龐大的市場。目前已經有不少公司投身這個領域,並獲得高速的收入增長。
圍繞太空資料,張璐透露他們團隊評估投資專案的三個指標:
兩個能力:考察創始團隊獲取資料的能力,以及基於這些資料構建應用場景的能力。與此同時,還有關注它所在的應用領域,市場規模是否足夠大。
而太空生態離不開基礎設施的建設,這個方向同樣也是張璐團隊關注的重點。
在不遠的將來,月球基地的建設、龐大衛星網路的構建等等將逐漸展開。這個過程中對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和創新也將催生大量投資機會。
比如像太空的日常交通管控。
隨著越來越多的衛星升上太空,三維的太空非常擁擠,日常交通情況會變得非常糟糕。這樣一來產生了很強的需求,即如何去管理和經營太空中如此龐大的社群。
因此總結來看,投資太空經濟實際上就是投資一個生態系統。
在這個系統中的創新不再侷限於某一特定技術或方向,而是涵蓋資料處理、人工智慧應用、基礎設施建設等多個層面,這也讓大規模、多樣化的太空探索成為了可能。
“人類的未來或許就是星際迷航”
一份報告顯示,到2035年,太空經濟規模預計將到達到1.8萬億美元。而且由於資料獲取機會增加和太空進入成本降低,太空經濟最高還可能達到2.3萬億美元。
很難想象的是,短短不到20年時間,我們就實現了從傳統航天、商業航天再到太空經濟的跨越。而在2007年,太空經濟這一概念也才首次正式出現,如今我們正在面對的是這樣一個潛在的萬億市場。
如今隨著太空生態的不斷擴大,一些曾經看似遙不可及的想法正在逐漸變為現實。
比如,在太空中建立類似於地面雲端資料中心的基礎設施。張璐坦言,這不再是20年後的遙遠願景,很可能在未來5-10年就能實現。
事實上,現在已經有玩家做出嘗試——在太空建設AI資料中心,並獲得算力基建狂魔英偉達的支援。
這是因為AI資料中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它對地面配套設施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就是最基本的電力、水力甚至是土地資源,都需要保障充足。
而一旦前往太空,這些資源難題天然就規避掉了:全天太陽能供電大幅省去能源成本;太空溫度極低天生夜冷裝置,以及三維巨大的太空空間。
未來五到十年,張璐肯定地表示,整個太空經濟的發展速度會非常快。
當然這一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
張璐提到,能源問題是最為緊迫的。在太空環境中,能源的獲取、儲存和利用都面臨著特殊的困難,這是必須要解決的首要難題。
其次,太空軌道的監管合作問題也極為複雜。太空軌道是全球性的公共資源,如何實現國際間的太空監管合作,如何更好地管理衛星軌道、資訊管理和資訊共享。
還有技術層面,也有許多創新方向等待探索。比如當前像星艦試射是未載貨的,如果未來要承載重大載荷,是否需要對火箭進行進一步的調整?目前發射大部分為短程,那麼長程發射後又會遇到哪些問題?
這些都是太空經濟發展道路上需要面對和解決的挑戰,說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不管怎麼說,值得慶幸的是,我們已經邁出了衛星探索的第一步。
這一切才剛剛開始。
就像張璐曾在2019年斯坦福的活動所討論,人類的未來或許就是星際迷航,即探索近地宇宙。
這種探索本身就有著更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比如,地球上一些能源領域所需的核心稀有金屬資源在太空中儲量豐富,若能將這些資源帶回地球,將有助於解決地球的資源問題。
而且,在應對全球變暖、監控碳排放以及氣象科技等方面,如果擁有更先進的太空技術,也能為地球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
太空經濟的發展將使人類從現實生產力中解放出來,集中精力和資源進行新的探索,這些探索成果又能反哺地球,讓家園變得更加美好。
馬斯克征服火星時間表:不太靠譜
雖然對太空經濟的發展充滿期待,但是對於馬斯克那個征服火星時間表,張璐還是持懷疑態度。
馬斯克的火星計劃最早可以追溯到2007年,當時他公開表示希望人類能夠探索並移民火星,SpaceX正是這一宏大夢想的承載者。如今17年過去,今年9月馬斯克再次明確了時間表——
2年後發射首批前往火星的星艦,4年內完成載人火星飛行,20年內建立人類據點。
而作為緩衝,先在月球建立一個永久基地,隨後再在火星上建造城市。
對此,張璐卻表示對馬斯克這種風格已經習慣了,會提前很多年宣告計劃,但目前設定的某些時間節點不太可行。
不過她認為在10年之內,月球基地的建成應該是有希望的,火星探索會逐步開啟。
至少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時間裡,是有機會變成多行星物種的。
當然,要建立起完整的人類社會文明,還需要諸多其他因素共同作用。
在近地範圍,比如月球周邊的基地建設,應該會是未來十年的一個關鍵時間節點。
而火星探索則需要更久,因為前往火星面臨諸多問題,不僅僅是衛星發射這麼簡單。首先就是能源問題,這是首要難題。其次,還有人類在太空長時間停留所面臨的醫療健康問題,人的身體機能在長時間太空生活後,需要其他技術來輔助維持。
這並非火箭發射成功、太空飛船建成就能解決一切問題,所以火星探索相關的週期可能會更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