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王聰
編輯丨王多魚
排版丨水成文
表情符號是描述情感、物體、動物等的字元,它們可以透過電腦或智慧手機單獨或與文字一起傳送,從而在虛擬交流中產生更復雜的含義。 評估表情符號的使用如何取決於溝通和人際技能,可以幫助我們瞭解使用表情符號的人以及透過計算機介導的溝通背後的心理機制。
儘管表情符號在我們的日常社會生活中被廣泛使用,但除了與性別和性格特徵相關的差異證據之外,我們對錶情符號的使用者瞭解相對較少。
日前,印第安納大學的研究人員在PLOS One期刊發表了題為: Beyond words: Relationships between emoji use, attachment style, and emotional intelligence 的研究論文 。
該研究表明,高情商與和朋友之間更多地使用表情符號有關,而回避型依戀與和朋友、約會物件或戀人之間較少使用表情符號有關。 這種模式因性別和關係型別而不同,女性比男性更頻繁地與朋友和家人使用表情符號。
研究團隊在論文中表示,我們在虛擬交流中的互動方式可能會揭示更多關於我們自己的資訊。它不僅僅是一個笑臉或心形表情符號,它還是一種傳達意義和更有效溝通的方式,一個人如何使用表情符號會告訴我們關於他的一些事情。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團隊在320名成年人中調查了表情符號使用頻率、依戀風格和情商之間的關係。
情商是處理和管理自己和他人情緒的能力,而依戀型別指的是在親密關係中受與主要照顧者早期互動影響的個人與他人相處的模式。
依戀型別大致分為三種:焦慮型依戀、迴避型依戀和安全型依戀。焦慮型依戀和迴避型依戀型別都表明孩子對主要照顧者缺乏安全感。相比之下,安全型依戀型別的孩子在短暫分離後與照顧者團聚時往往表現出熱情。
研究結果顯示,擁有高情商和安全型依戀的人可能會更頻繁地使用表情符號。對於女性來說,依戀迴避程度越高,與朋友、約會物件或戀人之間傳送和接收表情符號的頻率就越低。對於男性來說,較高程度的依戀迴避與較少向朋友、約會物件或戀人傳送表情符號有關。此外,女性比男性更喜歡使用表情符號,但這種差異只出現在與朋友和家人的互動中。
研究團隊表示,這項研究在心理學、計算機介導的溝通、依戀和情商研究的交叉領域開闢了新的研究途徑。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308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