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經科學研究領域,原代神經細胞作為最接近體內真實狀態的實驗模型,始終是不可替代的金標準。然而,原代神經細胞細胞膜堅固且對周圍環境較為敏感,這使得傳統轉染方法往往無法實現高效的基因遞送。
為了解決這一難題,西湖大學與西湖凝聚體共同研發了基於內源蛋白凝聚體的轉染試劑——ProteanFect。這一創新性轉染試劑成功突破了傳統轉染方法的瓶頸,實現了在原代神經細胞中高效、低毒性的基因轉染,為神經科學研究帶來了新的機遇和突破(表1)。
表1. 不同方法在神經細胞中的轉染優劣對比
來自使用者的反饋:使用ProteanFect成功轉染多種神經細胞
1)小鼠原代少突膠質細胞:少突膠質細胞,尤其是成熟的少突膠質細胞,其細胞膜結構較為堅硬,代謝活動較低,這使得常規的轉染方法在這些細胞中的效率較低。然而,來自浙江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ProteanFect成功地將mRNA轉染至少突膠質細胞中,取得了高效的轉染結果,且轉染後的細胞狀態保持良好(圖1)。
圖1. 使用ProteanFect成功將EGFP mRNA轉染至小鼠原代少突膠質細胞
2)小鼠原代神經元細胞:小鼠原代神經元細胞的細胞膜結構相對堅固,且富含脂質成分,尤其是成熟神經元,其膜的流動性較低,且神經元的細胞膜對外源物質的吸收能力較弱,因此使得基因匯入效率大大降低。來自浙江大學另一課題組的研究人員,使用ProteanFect成功地將質粒DNA轉染至原代神經元細胞中。與傳統的脂質體轉染方法相比,ProteanFect在原代神經元細胞中的轉染效果顯著更佳,不僅轉染效率更高,而且細胞活性保持較好(圖2)。
圖2:使用ProteanFect成功將質粒DNA轉染至小鼠原代神經元細胞
ProteanFect如何解決這些難題?
ProteanFect是西湖大學與西湖凝聚體研究團隊成功研發了一種適合於原代細胞和難轉細胞系的轉染黑科技,是全球首個基於內源蛋白凝聚體的轉染試劑。ProteanFect蛋白分子能夠在體外與核酸自組裝成高度規律的球體結構,這種自組裝而成的ProteanFect-核酸複合物能夠透過細胞的主動攝入高效進入細胞內,迅速釋放核酸分子,實現基因表達,同時天然降解其餘蛋白(圖3)。
圖3. ProteanFect核酸遞送原理示意圖
ProteanFect助力原代神經細胞的應用場景
ProteanFect的高效轉染技術,讓原代細胞的研究變得更加高效與便捷,具體應用包括:
基因功能驗證:ProteanFect可在原代神經元和膠質細胞種實現多種核酸(DNA質粒,mRNA,siRNA,sgRNA)的高效轉染;ProteanFect CRISPR系列試劑盒現已上線,可直接實現原代神經細胞的基因編輯,研究神經元和膠質細胞的特定功能。
神經疾病模型:可直接在原代神經細胞建立疾病細胞模型,研究病理機制。
藥物篩選與驗證:可實現多質粒共轉,驗證候選藥物在神經細胞中的作用和安全性。
圖4. 使用者對於ProteanFect的認可
想親自體驗?現在有折扣!
ProteanFect轉染試劑盒已全面上線,2024年驚喜折扣僅剩2個星期!
長按上方圖片,新增我們的企業微信,獲取產品資料與專屬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