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中國航天“再次創造歷史”。12月17日,神舟十九號飛行乘組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密切協同,在空間站機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員配合支援下,用時9小時圓滿完成首次出艙活動,再次重新整理中國航天員出艙活動時長紀錄。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發現,這一出艙時間超過了美國宇航員於2001年創造的8小時56分鐘的紀錄,並稱之為中國太空技術發展的“最新里程碑”。這是中國航天、同樣也是人類社會,在太空探索中邁出的新一步,值得祝賀。
如果我們回顧人類太空行走的歷史,不難發現這是一項漸進的壯舉。59年前,蘇聯宇航員出艙約12分鐘,成為太空行走第一人。23年前,美國宇航員創造出艙最長時間紀錄。16年前,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出艙約19分鐘實現中國人首次太空漫步。如今,中國再次提高了人類對於太空環境的適應極限。從19分鐘到9個小時,這是中國航天的一大步,背後是以兩代艙外航天服為代表的我國材料科學、工程設計等多方面的進步,以及透過科學訓練所帶來的航天員技術和心理能力的提升。艙外工作9小時還意味著,中國空間站的科研工作內容非常豐富。因此,當好訊息傳回地球,很多人為之自豪和振奮,是非常自然的。
在航天領域,中國是後來者,也是引領者、貢獻者。我們注意到印度、巴基斯坦、泰國等國媒體對中國的太空行走紀錄進行了廣泛報道,這反映出廣大“全球南方”國家對中國航天技術進步的關注和期待。在“全球南方”攜手邁向現代化的時代大潮中,中國和南方國家的太空合作可謂如火如荼。比如中國巴西30多年來共同研製的6顆地球資源衛星接力守護亞馬孫雨林;中國風雲氣象衛星幫助廣大非洲國家提升了早期預警能力;泰國研製的“全球空間天氣監測”裝置將隨嫦娥七號首次從繞地軌道進入深空……中國還“授人以漁”,幫“全球南方”國家培養本土航天人才、推動技術轉讓。這些合作打破過去太空領域只是“精英俱樂部”的局面、圓了很多發展中國家的太空夢,更真正惠及了當地民生。
中國和各國的太空合作是系統的,除了用技術賦能民生,還共同探索宇宙前沿科技。《紐約時報》2022年曾發文探討“為何全球許多科學家選擇天宮空間站進行科研?”文章稱,在國際空間站合作關係之外的他國科學家往往都被拒之門外,但中國“為所有國家的科學家提供了將其實驗帶到天宮空間站的機會”。當前,已經有17個國家、23個實體的9個專案入選了中國空間站首批科學合作實驗專案,未來還會有國際航天員與中國航天員一起參加聯合飛行。“天宮”這個“太空之家”正作為一個國際公共品彰顯出中國堅持開放合作的巨大價值。
航天代表著人類最大膽的想象力和最尖端的製造力,需要巨大的技術支援與資源投入,航天工業發展數十年來,每個科技強國都有各自擅長的方面。就此而言,太空合作的“朋友圈”越廣泛,國際社會共同化解氣候變化、太空垃圾等全球性挑戰,以及探索宇宙更深奧秘的能力就越強。在這方面,中國是“優等生”。中國已和50多個國家政府和國際組織簽署了近200份國際合作協議,推動空間技術在和平利用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嫦娥六號“滿載而歸”後,嫦娥七號、八號也迎來更多的國際載荷申請。外層空間是人類的共同疆域,空間探索是人類的共同事業。因此,設定的限制越少、達成的合作越多,人類就越能被激發出更大潛力。
2003年,當中國人第一次進入太空時,神舟五號航天員楊利偉寫下:“為了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太空了。”21年過去,中國和平利用外空、造福全人類的初心沒有變,而且邁的每一步都更穩健。太空行走時長新紀錄是9個小時,未來這一紀錄一定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而被再次拉長,我們更想讓國際社會看到的是中國將在構建外空領域人類命運共同體方面作出更大貢獻,而人類在外太空的活動完全可以超越競爭,實現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