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嘲諷我們“留不住人才”的美國,沒想到自己有一天也會爆發“人才外流潮”。
據港媒《南華早報》報道,世界知名的科學家孫少聰已經離開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回到中國組建實驗室。有訊息稱,此前美國政府對他進行了調查。這一訊息在國外社交網站引起熱議。
而更令美方焦慮的是,頂尖科學家“棄美投華”早已不是個例。就在不久前,哈佛教授、知名奈米科學家查爾斯·利伯也表示,已向中國遞交申請,希望能來華任教並開展研究。作為奈米科學領域的領軍人物,利伯的“出走”無疑將重擊美方的科技發展。
發表於arXiv網站的一篇研究指出,短短4年內,已有3878名美籍科學家寧願放棄高薪也要加入中國。
面對這股“人才赴華潮”,不少美媒直呼“根本攔不住”,併發出警告:“這或許只是個開始,必須予以警惕。”
01、頂尖科學家紛紛“棄美投華”!美國慌了
有趣的是,與孫少聰是中國籍不同,利伯是實打實的美國人,也是少有的身兼美國三院(國家科學院、醫學院、工程院)院士的頂尖科學家。他所研究的奈米技術於國防制造、生物醫學等領域具有重要作用。在“中國製造2025”中,奈米科學便被列入發展重點之一,而利伯在該領域手握50多項技術專利。
在當下中美科技競爭日益激烈下,作為美籍科學家的利伯不僅轉向我國,還表示“願在中國培養和支援更多年輕科學家”。這一看似意外的行為背後,離不開美方的“神助攻”。
為遏制我國科技發展,美方於2018年啟動了一項特別“行動計劃”,對全美高科技企業及高校展開調查,只要與中國在科技領域有一絲聯絡,會被扣上各種罪名,利伯就是其中一個“受害者”。
只因曾在中美高校聯合實驗室工作過,利伯便被判定有罪,不僅罰款約60萬,還被軟禁近3年,失去了所有的科研專案與實驗室。在這樣的背景下,始終向科研人員敞開懷抱的我國,自然成為利伯的第一選擇。
而美方的這種針對性行動,更是對大量華裔科學家進行了監視和調查,使其連正常的科研工作都難以開展。有報告指出,每10名華裔科學家中,就有6名考慮攜技術“棄美歸國”。《Nature》也發文直言:科研人才外流是美方最大的損失。
02、大量科學家迴流,助力我國科技發展
美方也意識到這一把“玩脫了”,在《華爾街日報》發文,寬慰華裔科學家們依舊可以在美安心做科研。但仍挽回不了這場“損失”,外流的科學家越來越多。資料顯示,僅2021年,就有近1450名華裔科學家歸國效力。其中,生命科學領域專家佔比高達34%,有478人。
對我國而言,得益於這些頂尖科學家的迴歸,曾經勢微的生命科技領域得到了迅猛發展。過往被美企以2萬/克壟斷的抗老口服制品,就在我國科學家攻關下,開發出全酶法技術,落地國產成品“益生21000”,將使用門檻降至700元左右,已透過亰東等線上平臺普及,助力數百萬中老年人對抗年齡流逝。
據瞭解,上述物質最早誕生於哈佛科研所,透過提升體內輔酶NAD含量,改善老齡哺乳動物的精力、大腦認知、運動能力等生理指標,從而放緩機體老化速度。在中科院等機構進行的臨床試驗中,也驗證了這一點。
得益於國產技術的優越性,落地成品“益生21000”不僅藉助線上電商平臺飛入尋常百姓家,還反攻海外市場,贏得“睡眠改善”、“精氣神變好”等諸多好評。在人口老齡化程度日漸加深的背景下,“益生21000”類製品的國產突破無疑有著重要意義。
而這股“人才赴華潮”愈演愈烈,讓美方更加坐不住,已開始著手改革移民體系,希望以此吸引更多海外人才。但在其近些年越來越惡劣的學術環境下,種種措施皆收效甚微。
03、梧桐樹已栽下,靜待鳳凰來
科學無國界,廣納人才是科研強國的必經之路。相比美方的無理打壓,近年來我國推出了一系列引才政策。資料顯示,全球有超過100萬的留學人員重返祖國創業就業,其中不乏顏寧、等頂尖科學家。
除利伯等美籍科學家外,日本也有大批科學家奔向中國。據日媒《每日新聞》報道,已有超2萬名日籍科研人才湧入中國。其中就包括屢獲諾獎提名的“光催化之父”藤島昭、“奈米機器人之父”福田敏男等,已成功助力我國在相關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栽下梧桐樹,自然引得鳳凰來”,央媒曾如此評價我國人才現狀。在我國提供的良好研究環境、開放工作氛圍中,如利伯這樣的全球科學家都能深入交流,研究熱情被充分激發。
相信在眾多頂尖科學家的幫助下,我國的科技實力也將得到進一步提升,攻下更多科學領域的制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