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央視春晚
1月28日,峰飛航空作為eVTOL代表企業亮相2025年央視蛇年春晚,2噸級eVTOL全稱為V2000CG(凱瑞鷗),在重慶“兩江四岸”進行飛行表演,飛行器緩緩起飛,穿過江面上方。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瞭解,今年春晚重慶分會場正是低空經濟的六個試點城市之一,也是eVTOL創新技術的重要應用場景。
此次飛行的V2000CG凱瑞鷗機型,最大起飛重量2噸,速度最高可達200公里每小時,純電最大航程250公里,運載能力等同小型直升機,可廣泛應用於低空物流和緊急物資運輸。
目前,凱瑞鷗已經獲頒全球首張噸級以上eVTOL型號合格證(TC)和生產許可證(PC),即將投入商業化運營。
2024年,低空經濟的發展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低空經濟的快速發展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提供了廣闊的市場需求,eVTOL航空器因為純電環保、垂直起降、安全可靠的特性,適用於1000米以下低空出行和物流運輸,被認為是開啟低空經濟的金鑰匙。
低空經濟產業從低空基礎設施建設開始,產業鏈延伸至低空航空器製造(飛行器製造)、低空運營服務、低空飛行保障等,在整條低空經濟產業價值鏈中,關鍵零部件攻關驅動低空航空器及無人機零部件的附加值提升,應用場景逐步開拓,人工智慧等新一代資訊科技的發展將持續提升產業附加值。
無人機在各場景基本均已實現試飛,但仍有技術、基建、生態等方面的限制瓶頸。預計未來藉助低空飛行手段進行公共管理和服務的場景將越來越多,在諸如應急救援、醫療救護、警務安防、海關緝私、政務飛行中將會有更多體現。尤其是無人機以其便捷、高效、低成本、適用面廣的特點,將成為政府執法、社會服務等部門的有效工具。
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研究院(IDEA)釋出的低空經濟白皮書表示:低空經濟是全球主要經濟體角逐的新領域。到2025年,低空經濟對中國國民經濟的綜合貢獻值將達3-5萬億元。
其中,以無人機為代表的新通航,市場增長迅猛,各項指標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前瞻預測到2029年,中國民用無人機註冊數量將達到278萬架,2023-2035年複合增長率為15%。
前瞻產業研究院在低空經濟產業規劃的全過程中扮演重要的智庫決策角色,為地方政府提供低空經濟區域性產業研究、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定位規劃、低空經濟細分產業賽道選擇、低空經濟產業鏈招商圖譜編制等產業諮詢服務,以此助力各地低空經濟工作專班/小組高質量發展和提升區域競爭力,同時助力其考慮產業集聚效應,將飛行活動與相關產業發展、終端消費者等應用場景緊密結合,確保低空經濟產業規劃既符合地方實際,又能有效推動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前景展望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資料、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諮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註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資料、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價效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