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誘導發光叢書
國家出版基金專案
總主編:唐本忠 院士
叢書策劃:翁靖一
“聚集誘導發光”是我國科學家唐本忠院士率先提出的原創基礎科學概念,它不僅解決了發光材料領域存在近一百年的聚集導致熒光猝滅的科學難題,同時也由此建立了一個嶄新的科學研究領域——聚集體科學。
總主編簡介
唐本忠,中國科學院院士、亞太材料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學勤講座教授、理工學院院長,以及Wiley出版公司旗下Aggregate創刊主編。
主要從事高分子化學和先進功能材料研究,是“聚集誘導發光”概念的提出者和全球研究的引領者。已發表學術論文2000多篇,H 因子200,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00多項。2014年至今連續當選全球材料和化學雙領域“高被引科學家”。2007年獲Croucher基金會高階研究員獎,2012年獲美國化學會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分會MACRO講座獎,2014年獲伊朗國家科技部頒發的Khwarizmi國際獎,2015年獲廣州市榮譽市民稱號,2017年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以及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21年獲Nano Today國際科學獎,2023年獲生物材料全球影響力獎。
經過二十年的發展,聚集誘導發光從一個基本的科學概念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學科分支。從基礎理論到材料體系再到功能化應用,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發光材料研究平臺。
▲ 聚集誘導發光概念發展歷程中的部分里程碑式工作(點選可看大圖)
在基礎研究方面,聚集誘導發光榮獲2017 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成為中國基礎研究原創成果的一張名片,並在世界舞臺上大放異彩。目前,全世界有八十多個國家的兩千多個團隊在從事聚集誘導發光方向的研究,聚集誘導發光也在2013 年和2015 年被評為化學和材料科學領域的研究前沿。在應用領域,聚集誘導發光材料在指紋顯影、細胞成像和病毒檢測等方向已實現產業化。
▲ 聚集誘導發光研究的產業化成果
在此背景下,撰寫一套聚集誘導發光研究方向的叢書,不僅可以對其發展進行一次系統地梳理和總結,促使形成一門更加完善的學科,推動聚集誘導發光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可以保持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國際領先優勢,為此,唐本忠院士受科學出版社的邀請,組織了活躍在聚集誘導發光研究一線的十幾位優秀科研工作者主持撰寫了這套“聚集誘導發光叢書”,從機理到體系再到應用,對聚集誘導發光研究進行了全方位的總結和展望。
叢書覆蓋了當前聚集誘導發光領域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最新前沿和熱點,充分反映出該領域創新發展水平和技術應用,彙集了國內聚集誘導發光領域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重點研究計劃專案首席科學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青、國家優青等一線科學家的學術力量,重點圍繞:聚集誘導發光物語、聚集誘導發光實驗操作技術、力刺激響應聚集誘導發光材料、有機室溫磷光材料、聚集誘導發光聚合物、聚集誘導發光之簇發光、手性聚集誘導發光材料、聚集誘導發光之生物學應用、聚集誘導發光之光電器件、聚集誘導熒光分子的自組裝、聚集誘導發光之視覺化應用、聚集誘導發光之分析化學、聚集誘導發光之環境科學、聚集誘導發光機理研究等前沿研究成果來總結並撰寫,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傳承價值。
叢書內容
(點選以下書名即可購買)
歷經近三年的時間,這套“聚集誘導發光叢書”15個分冊全部出版。叢書是我國聚集誘導發光領域集體智慧的結晶,涵蓋了大量作者各自的原創性工作,是眾多優秀科研工作者心血和思考的精品之作。
“聚集誘導發光叢書”的出版,為生物、化學、材料、醫學等多學科交叉領域的廣大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以及相關部門提供權威、重要的參考資料,引領廣大受眾對聚集誘導發光學科前沿進行深入學習和研究,實現科技成果的推廣與普及;也將為推動學科發展、促進產學研結合做好橋樑作用。期待更多有志青年在本叢書的影響下,加入聚集誘導發光研究的隊伍當中,推動我國材料科學的進步和發展,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最後,感謝國家出版基金專案對本套叢書的資助和支援。
(本文編輯:劉四旦)
一起閱讀科學!
科學出版社│微信ID:sciencepress-cspm
專業品質 學術價值
原創好讀 科學品位
科學出版社影片號
硬核有料 視聽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