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DeepSeek對官方資訊釋出平臺及服務渠道進行說明
中國基金報記者 憶山
DeepSeek持續火爆,仿冒平臺層出不窮。對此,2月6日晚間,DeepSeek官微釋出《關於DeepSeek官方資訊釋出及服務渠道的說明》。
DeepSeek表示,公司注意到,部分與DeepSeek有關的仿冒賬號和不實資訊對公眾造成了誤導和困擾。為保障使用者權益,減少虛假資訊的不良影響,DeepSeek目前僅在公眾號、小紅書、X(原Twitter)三個社交媒體平臺擁有唯一官方賬號。
DeepSeek強調,除以上官方賬號外,其他任何以DeepSeek或相關負責人名義對外發布公司相關資訊的,均為仿冒賬號。如未來DeepSeek在其他平臺開設新的官方賬號,將透過其他已有官方賬號進行公告。與DeepSeek有關的一切資訊以官方賬號釋出為準,任何非官方賬號、個人賬號釋出的資訊均不代表DeepSeek觀點,請大家注意甄別。
DeepSeek表示,使用者可透過官方網站(www.deepseek.com)、官方App(DeepSeek-AI 人工智慧助手)獲取DeepSeek模型服務,且DeepSeek官方網頁端與官方正版App內不包含任何廣告和付費專案。
DeepSeek稱,目前除DeepSeek官方使用者交流微信群外,公司從未在國內其他平臺設立任何群組,一切聲稱與DeepSeek官方群組有關的收費行為均系假冒,請大家仔細辨別,避免財產損失。
奇安信預警:超兩千個仿冒域名潛藏風險
2月6日下午,奇安信集團官微釋出訊息稱,奇安信XLab實驗室對2024年12月1日至2025年2月3日期間的域名註冊情況進行了統計分析,發現在此期間共出現了2650個仿冒DeepSeek的網站。大規模的仿冒域名註冊活動從2025年1月26日開始,並在1月28日達到高峰。
從解析結果來看,這些仿冒域名的用途主要為釣魚欺詐、域名搶注、流量引導,有的透過竊取使用者登入憑證、利用相似域名和介面誤導使用者、誘騙使用者購買虛擬資產等手段實施詐騙。
仿冒域名呈現出全球化特點,其中,60%解析IP位於美國,其餘分佈在新加坡、德國、立陶宛、俄羅斯、中國。
奇安信XLab表示,這意味著使用者可能面臨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型別的網路攻擊,潛在安全威脅非常複雜,建議使用者在使用DeepSeek相關服務時,務必訪問其官方網站;其他的域名除非能夠確認訪問的身份,否則不建議進行深度互動。
編輯:杜妍
校對:喬伊
製作:鹿米
稽核:陳思揚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