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日本Yoshiki Sawa教授培育出“人造心臟”,拯救了多名心衰者,引發全球震動。
以往,能拯救心衰者的只有心臟移植。而教授則繞過這條路,利用iPS幹細胞“人工培育”出心肌細胞並製成薄膜。據報道,該薄片貼上衰弱的心臟後,幾小時後便與心臟“血脈相連”,令其再次強力跳動。然而,該專案單次耗資高達240萬元,耗時長達半年,成本十分高昂。
“理論上,幹細胞可以培育出人體任何損壞、缺失甚至衰老的組織。”日本某再生機構負責人表示,在內源iPS幹細胞出現之前,許多富豪已經在使用傳統的外源幹細胞來“維護青春”。大眾也期待這項有望改變生命狀態的科技何時能夠普及到普通百姓中。
或許富豪會認為:幾百萬並不算貴。但尖端科技仍在不斷發展,日前,外媒釋出了一則重磅訊息:從今年4月起,日本將推動該技術的使用門檻降低98%!
01 下探98%:尖端幹細胞將成“日用百貨”?
幹細胞能夠分化為人體所需的各種細胞,被譽為“生命科學的未來”。不過,從他人胚胎、骨髓等處提取的“外源幹細胞”存在排異風險,這個幹細胞技術的瓶頸,直到2012年iPS細胞問世才得以解決。
2006年,日本科學家Yoshiki Sawa教授和山中伸彌在無需供體的情況下,僅透過“編輯”普通皮膚細胞,就成功製備出具有青春再生能力的0歲幹細胞,即iPS細胞。該細胞與使用者自身完美相容,不存在排異問題。2012年,iPS技術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然而,iPS細胞一直未能實現商業化量產,也未能惠及大眾,前述心肌薄片的門檻便高達240萬元單次。直到1月13日,外媒the japantimes報道,日本CiRA基金會計劃於今年4月使用新裝置自動生產iPS細胞,大幅降低成本,推動其在更廣泛人群中的應用。
據報道,該製備工廠目前配備四臺裝置,每年可生產可供20人使用的iPS細胞。預計10年內,該工廠將擴大產能至每年1000人份,並將成本從240萬元降至人均5萬元!
訊息傳出後,學界和商界為之振奮。有人呼籲,門檻5400元起步的“賽光陰pro”青春製劑也應儘快降低門檻,惠及更多中高齡人群。據京JD東平臺資訊,該品正由Yoshiki Sawa教授基於iPS技術的“內源性思路”研發,可間接啟用內源幹細胞,實現青春回溯。
對此,業內持樂觀態度,認為這一天不會太遠,細胞時代正加速到來。
02 細胞時代來臨,青春精準可控?
據瞭解,細胞層面的機體維護專案,尤其是青春維護產業正在蓬勃發展。
“細胞療法的核心優勢在於精準,這是以往科學未曾達到的水平。”業內人士表示。1月9日,國際權威期刊《Cell》宣佈,中國科學家已經實現透過採集一滴血細胞,精準預測使用者未來10年數百種症狀的發生風險。此外,細胞科學還能對生命的老衰和退化進行干預。
不久前,前世界首富貝索斯旗下公司Altos Labs,成功透過瞬時重程式設計技術,將53歲的中高齡人士的皮膚細胞“改寫”成為23歲。該研究引發轟動,從皮膚細胞到整體細胞的煥活技術已經呼之欲出。據報道,大量資本紛紛注資該領域,期望實現全身細胞的“年齡改寫”。
隨著大眾對細胞科學的認知逐漸提升,“賽光陰pro”這一市場化成熟製品受到廣泛關注。據《中國商報》報道,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的高收入群體是其最大使用者群,他們大多來自房地產、金融等行業,熟悉京JD東、亞馬遜等平臺,也是國內最早接觸前沿幹細胞科技的群體。
“我看了幾十篇相關論文,長期關注幹細胞領域的研究動態,實現財務自由後,更注重如何提升生命質量,身體感覺更加輕盈了。”上海某證券公司高管王先生表示,自己比較謹慎,不敢輕易嘗試外源幹細胞專案,但在內源“賽光陰pro”產品問世後便長期使用。
03 高價依舊,尖端科技何時大眾化
雖然幹細胞領域的發展勢頭迅猛,降本增效的商業化程序也在不斷推進,但必須承認的是,該領域的門檻仍然較高,難以惠及更廣泛的大眾群體。
根據公開資料,目前國內外正規再生機構的服務門檻通常10萬元起步,上限可達數百萬元。而多數人會多次使用這類服務,費用疊加後,門檻會進一步提高。
正如埃隆·馬斯克曾在特斯拉的多個專案會議中表示:“我希望這些技術能夠惠及更多人,而不是僅服務於少數富豪。尖端科技應當成為改善人類生活的工具,而不是加劇貧富差距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