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米磊等】
作為工業強國,德國重視汽車、機械等傳統制造業,新興產業不是它的發展重點。而德國人一旦形成共識,便會將制度、組織、資源都向這個方向傾斜,不會輕易改變。這一點與美國的冒險精神截然不同。德國“專精特新”企業很多,企業的策略是關注技術進步以提升全球競爭力,主要關注穩定性、連續性和漸進性。
本文摘編自《硬科技2:從實驗室到市場》,書中以國際比較和歷史視野,從機制體制、人才、金融、新型研發機構等角度展開,講透了科技與產業兩張皮難題。
01. 成功的技術教育
與美國“圍繞創新鏈佈局產業鏈”為主的顛覆性創新模式不同,德國走的是一條“圍繞產業鏈佈局創新鏈”的路徑。
今天全球聞名的拜耳、、赫希斯特等德國化工巨頭均成立於19世紀60年代。德國化工能得到迅速發展,主要得益於兩個因素:一是德國一系列教育改革培養了科研人才;二是德國更加關注原創科技的轉化。也正是這兩個因素推動了德國的產業轉型。
巴斯夫工廠 圖源:科技
從內部因素來看,德國化工巨頭的崛起不得不歸功於德國教育體制以及以李比希實驗室為代表的“科研+應用”型學校。也就是說,德國憑藉基礎研究和教育體制,收穫了大量的化學專利和應用人才,在科研和技術端已具備了世界一流的實力。
德國曾十分羨慕英國強大的機械工業,但是,德國人也意識到現代工業不同於傳統工業,依靠傳統的“學徒制”進行人才培養是無法在短期內追上英國的。因此,德國在其義務教育制度的基礎上,強調應用科學教學和基礎理論訓練。於是,德國各地開辦了許多工藝學校和職業學校,尤其關注青年工人和學徒的技術教育。此外,德國高等院校不僅十分注重科學理論,還要求大學重點培養應用型研究人員。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李比希實驗室。1824年,李比希成為吉森大學化學教授,其理想是培養一批新一代化學家。當時,德國大學只教授教材上的知識,並偶爾進行實驗,完全沒有專門指導實驗教學的條例或規定。憑藉著對夢想的執著,1826年,李比希在政府資助和自掏腰包的情況下,建立起吉森大學化學實驗室(李比希實驗室前身)。世界上第一個化學教學實驗室就此誕生。
李比希實驗室一角 圖源:騰訊科技
也正因為李比希實驗室的創新及示範效應,德國開始大規模複製李比希實驗室,進一步加強了德國在化工領域的科研與應用實力,德國化工產業得以迅速發展。那些影響世界的尿素、鉀肥、磷肥等化學產品均離不開德國。
02. 利用全球科學成果發展本國產業
19世紀七八十年代,德國的產品以品質低劣著稱,在全球受到了諸多批評,這使得德國人開始重視國家榮譽;同時,德國不少學者與產業人員在遊歷美國之後發現,儘管德國大學的科研能力十分強大,但與產業應用相距甚遠,因而借鑑了美國的經驗,開始有意識地關注科研、技術、產業的聯動。
德國在專注科研和技術端實現自主創新的同時,也並未忽略其他歐洲國家的優秀科研成果。得益於法拉第、麥克斯韋、焦耳等人在電學方面的研究貢獻,德國獲取了大量的電學知識。19世紀40年代,西門子成立,其後,德國依靠電氣公司叢集成為歐洲電氣時代的主導者。
1866年西門子發明了首個實用型發電機
1891—1913年,德國電氣工業總產值增加28倍,規模位列歐洲第一;1910年,德國擁有包括西門子在內的195家電氣公司。截至第一次世界大戰(1913年),德國電氣產品佔全世界的比例為34%,而作為頭號工業強國的美國僅佔29%。此時的“德國製造”再也不是廉價拙劣產品的代名詞。憑藉質量與實用性,德國產品在全球受到青睞。
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的德國不僅借鑑吸收國外先進科研成果,同時在應用科學方面開啟了自主研究,將科學和工業結合以應用於國內產業的發展,形成了“歐洲科研+德國技術+德國產業”模式。德國推動了發電機、內燃機和化工原料的應用,引爆了汽車、化工與製藥、電氣產業,成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發源地之一。最終,德國也因其領導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而實現經濟騰飛。
03. 中小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以英、美、法三國為主導的盟國管制委員會提出“限制工業計劃”,該計劃把德國的工業分為三類:造船業、飛機制造業、軸承製造業等可直接用於軍事目的的工業要予以禁止;化學工業、鋼鐵工業、電氣工業等能夠用於軍事但基本上還是民用的工業要加以限制;沒有任何軍事意義的工業則聽任其自由發展。該計劃還要求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降至1938年水平的50%~55%。
此外,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近400多位頂尖科學家先後離德赴美,如“火箭天才”馮·布勞恩等,再加上聯合國針對戰敗國家的“十年科研禁令”,德國科技實力一落千丈。
火箭先驅:馮·布勞恩
不過,由於冷戰,盟國對削弱德國的計劃有所動搖。為了遏制蘇聯在東德的勢力,1947年,英美兩國發表“修正的工業限制計劃”,允許西德地區的工業生產能力恢復至1938年水平的70%~75%,重點恢復基礎工業的生產能力。
戰爭摧毀了德國的基礎設施和工業裝置,卻無法摧毀德國近百年來夯實的科研基礎、工業體系以及德國式企業家精神。於是,在英美兩國解除限制並提供資金(“馬歇爾計劃”)的背景下,德國採取了縱向深化創新模式。該模式的核心是“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緊抓產業需求,開展科技端攻關。
德國從工業1.0走向工業4.0,構建了“以產業為先導,以科技為支撐”的“德國科研+德國技術+德國產業”新模式。
在產業端,德國的中小企業發揮了重要作用。19世紀末,德國企業就意識到了山寨貨是存在很大問題的。此後,德國企業便圍繞基礎工業在核心工藝和核心產品上發力。這種轉型帶來的結果便是德國的許多中小企業都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或產品,這也是“隱形冠軍”之名的由來。此外,德國企業對國際科技創新方面的合作也十分關注。
採埃孚股份公司(ZF Friedrichshafen AG)總部位於德國巴登-符騰堡州的腓德烈斯哈芬(Friedrichshafen)市,全球500強,是全球汽車行業的合作伙伴和零配件供應商,提供傳輸、轉向、底盤系統等汽車零配件。
04. 全新的創新體系
隨著對產業競爭力的要求的提高,德國對應用技術的升級也極為重視。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一個全新的創新體系被構建起來。
德國成立了一系列著名的研究機構,包括馬普學會、弗勞恩霍夫協會、亥姆霍茲聯合會、萊布尼茨科學聯合會。其中,馬普學會側重基礎研究,亥姆霍茲聯合會主要從事大科學研究,弗勞恩霍夫協會直接面向產業從事應用技術研發,萊布尼茨科學聯合會主要從事面向應用的基礎研究。
除了專業的研究機構,德國史太白技術轉移中心等老牌轉化機構也再度發力,為高校及企業提供專業化、國際化的服務。例如,史太白技術轉移中心在50多個國家設立了獨立核算、自主決策的專業技術轉移機構或分中心,並且擁有眾多附屬機構、風險投資夥伴和專案合作者。此外,德國洪堡基金會、德國科學基金會等憑藉自有資本或公共資金資助具有良好前景的科研專案。
弗勞恩霍夫協會被稱為“科技搬運工”,是一個體製成熟的科研創新服務機構。世界上第一臺MP3、可實時監測病人血壓的植入式感測器、生物樣本庫存儲存技術……均誕生於弗勞恩霍夫協會。弗勞恩霍夫協會的研發定位不同於大學的純基礎研究,也不同於工業的實踐研發,而是介於二者之間,在學術研究和工業生產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將從事基礎研究的高等院校與從事產品開發的企業緊密連線在一起,形成合力,共同推動成果轉化和創新。
在一個多兆瓦的實驗室裡,弗勞恩霍夫的研究人員正研究穩定電力供應的先決條件。 圖源:弗勞恩霍夫官網
可以看到,德國對科技創新的持續重視讓德國得以成為歐洲第一經濟強國。同時,德國企業在創新上“獨具一格”,也因此誕生了諸多聞名世界的“隱形冠軍”。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德國的科技與製造業很強,“隱形冠軍”也很多,但是德國的創新系統並不是一個“顛覆式創新”的體系,而是“漸進性創新”的體系。究其原因,與它的“產業—技術—科研”模式有關:德國“專精特新”企業多,企業的策略是關注技術進步以提升全球競爭力,主要關注穩定性、連續性和漸進性。
另外,德國重視汽車、機械等傳統制造業,新興產業不是它的發展重點。而德國人一旦形成共識,便會將制度、組織、資源都向這個方向傾斜,不會輕易改變。這一點與美國的冒險精神截然不同。
強大的德國其實一直是一個“均衡偏好者”,在創新與製造業之間尋找著最佳的點——一切科研和創新都是為了實現德國製造業的比較優勢,而非顛覆世界,這種選擇最終也造就了德國科技創新的模式。
《硬科技2:從實驗室到市場》
米磊 曹慧濤 李浩 張程 著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