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訊息,大眾汽車集團西班牙子公司西雅特(SEAT)執行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如果歐盟在今年3月底前不降低對大眾品牌在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徵收的關稅,西雅特將被迫減產並裁員約1500人。
西雅特生產SEAT和CUPRA品牌汽車。自去年10月份歐盟對在歐洲銷售的所有中國製造電動汽車加徵關稅以來,西雅特在中國安徽控股工廠生產的CUPRA Tavascan汽車不僅需要繳納10%的關稅,還需要再支付20.7%的關稅。
多家歐洲汽車製造商高管表示,對中國製造汽車加徵關稅,正對歐洲本土企業和就業造成“連帶損害”,這與保護本土產業的初衷背道而馳。
西雅特執行長韋恩·格里菲斯(Wayne Griffiths)表示,對一款售價約為5萬至6萬歐元的汽車來說,加徵關稅導致公司去年未能實現財務目標,並將在2025年造成數億歐元的損失。
“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必須要在第一季度內找到解決方案,” 格里菲斯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歐盟委員會拒絕置評。
削減產出,啟動裁員程式
西雅特和大眾集團高管已就Tavascan汽車的關稅問題與歐盟官員進行了多輪定期磋商,最近一次會議是在本週四。西雅特發言人透露,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也呼籲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儘快解決此事,避免大規模失業。
格里菲斯並未透露西雅特可承受的關稅稅率,但表示需要“儘可能接近”最初的10%。
格里菲斯表示,如果第一季度不降低或取消加徵的關稅,西雅特將被迫從產品矩陣中剔除該虧損車型。
這將給西雅特帶來另一個問題:在沒有Tavascan汽車的情況下,如何降低車隊平均排放值來達到歐盟碳排放監管要求。
車企想要達標通常有兩種選擇:要麼從電動汽車製造商那裡購買碳排放積分,也就是所謂的“排放積分池”機制;要麼透過減少燃油車產量來降低平均排放水平。
大眾汽車集團目前尚未加入為止還沒有加入“積分池”。去年12月份公司表示,希望透過提升電動汽車的銷量來彌補碳排放缺口。
格里菲斯說:“這個問題不可能一夜之間解決。”“那該怎麼辦?減少燃油車產量、開始裁員,如果還沒找到解決方案,這就是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
特斯拉、寶馬、梅賽德斯-賓士和多家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都已經向歐洲法院提起訴訟,反對加徵關稅的政策。然而,這些案件的審理平均需要18個月的時間,並且判決後還可以上訴。
格里菲斯表示,西雅特不能排除採取法律行動的可能性,但公司等不起了。
他說:“CUPRA品牌汽車是我們實現盈利的關鍵。”“如果CUPRA有風險,西雅特也岌岌可危。”(辰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