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透文史,點選好看
作者:計白當黑
編輯:莉莉絲
隋朝上承魏晉南北朝的紛爭,下啟大唐盛世的序幕。作為奠基人,隋文帝楊堅功不可沒。仁壽四年(公元604年)8月13日,楊堅病逝於仁壽宮,享年64歲。同樣是開國皇帝,楊堅只稱“帝”,不叫“祖”,著實令人費解,難道其中另有隱情?
楊堅其人
西魏大統七年(541年),楊堅出生於弘農郡華陰(今陝西省華陰),是東漢太尉楊震第十四世孫。身為弘農楊氏的“官N代”,楊堅倍受西魏和北周皇族的重視,官至上柱國、大司馬。開皇元年(581年),楊堅以外戚身份篡周建隋,和平奪權,開基立業。
楊堅上臺後,實行三省六部制,加強集權,推行改革,“於是躬節儉,平徭賦,倉廩實,法令行,君子鹹樂其生,小人各安其業,強無陵弱,眾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歡娛”,呈現“區宇一家, 煙火萬里,百姓乂安,四夷賓服”的繁榮局面。
上圖_ 隋朝三省六部制
諡號文帝
楊堅死後,諡號“文帝”。《逸周書·諡法解》記載:“諡者,行之跡也;號者,功之表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細行受細名,行出於己,名出於人。”諡法制度是由西周周公創立的,用一至兩個字概括。諡號由禮部官員根據君主“行之善惡”或“行之大細”。
《白虎通義》明確指出:諡法“明別善惡,所以勸人為善,戒人為惡也。”起到“褒貶死者,勸勉生者”的作用。諡號分為美諡、惡諡和憫諡三類。議定諡號需要經過請諡、擬諡、議諡、定諡、賜諡等流程,滿滿的儀式感。
“文”諡,在諡法中屬於美諡,極盡褒揚之意。《逸周書·諡法解》稱:“經維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學勤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賜民爵位曰文。”從六個方面高度評價了楊堅生前的功績,可謂恰到好處,客觀公正。
上圖_ 楊堅(541年-604年),即隋文帝
太祖or高祖?
楊堅除了是隋文帝之外,還可以叫隋高祖,這話沒毛病。廟號比諡號出現更早。商朝時,太甲的廟號稱太宗,太戊的廟號稱中宗,武丁的廟號稱高宗。廟號有“祖”“宗”之別,《禮記》稱:“祖有功,宗有德。”這話道破了廟號的玄機。
東漢著作家應邵進一步解釋:“始取天下者曰祖,高帝稱高祖是也,始治天下者曰宗,文帝稱太宗是也。”清朝文學家方苞在《諡法》中認為:“祖者始也,故宗無定數,祖一而已。”可見“祖”和“宗”存在著創業和守業之別。
上圖_ 漢高祖 劉邦(公元前256年—前195年)
一樣的祖,太祖和高祖各有講究。白手起家、自摸胡牌或者一統天下、力挫群雄,兩者居其一即可晉身前者。在子承父業或偏居一隅之間,滿足其中一條就被認定為後者。這裡有個特例,劉邦死後,諡號太祖,廟號高皇帝,正式稱呼是漢太祖高皇帝。司馬遷在寫《史記》時,首稱“高祖”,以訛傳訛,流傳至今。
楊堅代周建隋之際,追諡父親楊忠為太祖。這一廟號意味著最先奠定基業的是楊忠。楊堅將太祖的廟號讓給父親,自己只能位居高祖了。這麼做既表現了楊堅的孝道,又客觀反映了事實。隋高祖這頂帽子,楊堅戴著不冤。
上圖_ 隋朝疆域
文帝or高祖?
不論是隋文帝還是隋高祖,人們習慣用前者稱呼楊堅,其中暗藏著廟號和諡號之爭。從西周建立到隋朝初興,時間跨度長達1627年,產生了120多位帝王。細分這些君王,可以分為雙號齊全、有諡號沒廟號以及沒諡號有廟號等三類。
先看諡號,有20多位帝王沒有諡號。秦朝時,始皇認為由群臣議論皇帝,有違君臣之道,下令廢除諡號制度。秦朝歷二世而亡,秦皇均未定諡。另外,王莽篡漢立新,他死後,劉秀覺得王莽“奪漢非正統”,並未給他定諡。
上圖_ 王莽(前45年12月12日—公元23年10月6日),字巨君
和諡號類似,也有皇帝沒有廟號。西漢前元元年(公元前156號),丞相申屠嘉上奏:“功莫大於高皇帝,德莫盛於孝文皇帝。高皇帝廟,宜為帝者太祖之廟;孝文皇帝廟,宜為帝者太宗之廟。”文帝採納了這個建議,對定廟號格外嚴謹。西漢14位皇帝中,只有劉恆、劉徹、劉詢、劉奭等4人稱“宗”,而東漢12位皇帝中,廟號 為“宗”的只有劉莊、劉肇、劉祜、劉保、劉志5人。
不過,廟號看似嚴謹,實則不然。明末思想家顧炎武稱:“王莽尊元帝為廟號高宗,成帝號統宗,平帝號元宗,中興皆去之……稱宗之濫,始王莽之三宗。”王莽的做法,無疑挑戰了廟號的權威,後患無窮,倍受爭議。
唐朝史學家劉知己在《史通·稱謂》中坦言:“古者天子廟號,祖有功而宗有德,始自三代,迄於兩漢,名實相允,今古共傳。降及曹氏,祖名多濫。”有了王莽的示範,曹操、曹丕和曹睿的廟號分別是太祖、世祖和烈祖。眼見廟號被玩壞,史學家只能選擇諡號作為皇帝的稱呼,由此可見,用諡號“隋文帝”稱呼楊堅的確事出有因。
上圖_ 曹操(155年-220年)
隋朝以前or隋朝以後?
問題來了,為什麼隋朝以後皇帝又用廟號稱呼呢?答案是自唐朝始,諡號也淪為玩物。進入唐朝,諡號不斷增加,且極盡溢美之詞,違背了周公的初衷。天寶十三年(754年),唐玄宗祭祀太廟,“上高祖諡曰神堯大聖光孝皇帝,太宗諡曰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高宗諡曰天皇大聖大宏孝皇帝”。就連北宋以書畫見長的趙佶,得到了“聖文仁德顯孝皇帝”的諡號。
且慢,這不是全部,輪到明清皇帝的諡號出來走兩步了。朱元璋的諡號是”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比隋文帝多了20個字。而努爾哈赤死後,諡號為“太祖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高皇帝”,別數了,總共29個字。能一口氣唸完的小夥伴午飯加雞腿。
上圖_ 努爾哈赤半身朝服像
那麼長的諡號,史學家直呼老闊痛。出於便於稱呼的目的,唐宋皇帝,一律以廟號為準。而明清皇帝乾脆用“年號+皇帝”的方式來稱呼,以示區別。可以說,以隋文帝為代表隋朝,在定廟和定諡制度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用諡號稱呼皇帝,在隋朝成為絕響。
簡單而言,諡號類似於職稱,皇帝和士大夫皆可使用,廟號相當於官職,只能皇帝專享。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辛亥革命後,封建制度土崩瓦解,社會上“宗”“帝”不分,誤解不斷。實質上,諡號和廟號貫穿於整個封建社會,兩者既有存在競爭,又彼此雙贏。隋文帝不幸躺槍,變成闡述兩號變遷的最佳道具。
參考資料:
【1】史蘇苑 《廟號、諡號、尊號考述》
【2】薛文秀 《“三號”及用“三號”對帝王的稱說》
【3】謝芳琳 《談談古代帝王的諡號、廟號及年號》
【4】王 旗 《從“唐宗宋祖”談對皇帝的稱呼》
【5】趙志偉 《談談皇帝的各種“號”》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秦漢史、唐宋史、明清史等,點下方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