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戰役,交戰雙方投入兵力約280萬,參戰飛機超過5000架,出動坦克近8000輛。創造了人類歷史上戰役規模新紀錄,堪稱空前絕後。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德戰場的分水嶺:庫爾斯克會戰。
1943年初,斯大林格勒戰役以蘇聯完勝結束,蘇軍乘勝追擊。但隨著戰線的拉長,德軍在南方集團軍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帥的指揮下在區域性展開反擊,最後雙方戰線趨於穩定時,蘇軍在庫爾克斯一帶形成一個囊性突出部,由中央方面軍和沃羅涅日方面軍駐守。
從蘇聯紅軍的戰線中延伸出來的庫爾斯克突出部,正面長約250英里,而底部卻不到70英里。德軍經過嚴密偵察,發現在該突出部有眾多成建制的部隊駐紮,軍隊序列比較混亂,適合突襲攻擊。斯大林格勒戰敗後,德軍一直處於頹勢,為了重整納粹軍隊的榮光和士氣,希特勒期盼著能夠有一場大戰勝利來扭轉戰略上的被動。現在機會來了,希特勒就像一個溺水的人一樣,抓住這一機會毫不鬆手,不顧一些高階將領的反對,下達了作戰命令,由曼斯坦因負責制定作戰計劃。
曼斯坦因計劃透過一次南北兩翼協調的鉗形攻擊,合圍並殲滅整個突出部內的蘇聯紅軍重兵集團。但由於這年雨季結束的較晚以及德軍準備上的不足,作戰計劃不得不一再延期。儘管有情報顯示蘇聯人已經做好了應對德軍進攻的準備,修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德軍進攻很有可能以失敗告終。但猶豫再三,希特勒還是決定在7月5以發動進攻。
的確,蘇聯人在朱可夫元帥的主持下已經擬定了完備的防禦計劃併為此做好了部署。在前沿陣地,蘇聯紅軍精心地構築了數道防線,防禦縱深超過100英里,整個防禦體系由大量互相緊密配合的戰壕、鐵絲網、反坦克火力點和反坦克溝壕以及雷區組成,在德軍最可能的進攻方向上,聚集了大量的兵力和火力。萬事俱備,靜等德軍來攻,以堅強的防禦消耗掉德軍進攻能量,摧毀其裝甲兵力,然後再發動反攻。
7月5日凌晨,蘇軍為了打亂德軍進攻準備,率先向德軍開炮,庫爾克斯會戰拉開序幕。德軍在經過一陣混亂後,很快整理隊伍,在推遲3個小時後發起了全線攻擊。儘管蘇聯人做了精心準備,但由於德軍攻勢凌厲,防線還是被撕開許多口子。經過幾天激戰,雙方均傷亡慘重。南線德軍一點一點推進到普羅霍羅夫卡城下,1943年7月12日蘇德雙方共有1500餘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在普羅霍羅夫卡激戰,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也因此被認為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坦克戰,並聞名於世,成為一個傳奇。北線德軍的進攻頗不順暢,奪取交通樞紐波內裡的戰鬥異常激烈,德軍數次攻入市區,但都被頑強的蘇聯紅軍趕了出來。你來我往,空戰、坦克戰輪番上演,經過幾番拉鋸之後,蘇聯紅軍依靠數量上的優勢,堅守住了陣地,10日北線德軍被迫轉入防禦。
正在納粹德軍與蘇聯激戰正酣之時,沒想到被豬隊友義大利給賣掉了。英美聯軍於1943年7月10日,在義大利西西里島實施登陸作戰。義大利軍隊幾乎毫無還手之力,而庫爾斯克會戰還看不到任何勝利的希望。腹背受敵的希特勒斟酌再三,命令終止庫爾斯克會戰,抽調兵力增援義大利。但是,德軍想停戰卻沒那麼容易!蘇軍在朱可夫的指揮下很快發起反攻。最後經過奧廖爾和哈爾科夫戰役殲滅了大量德軍後,雙方才算徹底罷兵修正,準備再戰。
這場大戰德軍損失兵力25萬多人,損失坦克約1500輛,損失飛機1000架。蘇聯紅軍損失兵力80萬,損失坦克6000輛,損失火炮5244門,損失飛機1700架。雖然德軍總體損失小於蘇聯,但戰爭結局的影響對雙方來說正好相反。蘇聯紅軍依靠數量上的優勢和國家強大的工業能力,在遭受了巨大損失的情況下仍然能按照計劃開出防線發起全面反攻;而德國則無力對其軍隊提供充足的補充,致使德軍在東線徹底處於被動狀態。
只有3萬軍隊的芬蘭,對抗蘇聯百萬大軍,追隨德國收復被佔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