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頭條/晉江
沒有不被水流過的土地
沒有不被商業塑造的城
【中國鞋都,也就晉江有這個口氣|來自網路】
吾球商業地理:
我們今天打量福建,甚至將開年第一會放在晉江,一方面是對福建幫及其民營經濟的巨大認可,另一方面更是表明,在萬億城市擴容的同時,我們今天同樣需要縣域經濟的勃發。那麼,從晉江乃至整個福建身上,我們能得到什麼?
採寫/朱亞棟;主編/王千馬
圖片/綜合;編制/大腰精+牛兒響叮噹+喲嚯
這個一月份像是打上了“福建”的烙印,從一月初,在晉江召開了“創新發展‘晉江經驗’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到一月底,曹德旺又爆出大動作,福耀玻璃57.5億專案落子合肥……似乎這年頭無福建,不民營了。
說起來,我身邊並沒有太多的福建朋友。大概福建人都喜歡往國外跑。但是,我們卻又擺脫不了福建對我們的影響。穿著鴻星爾克,吃著沙縣,喝著武夷山上的巖茶,用著福耀玻璃,刷著“頭條”,或許還得去永輝超市買東西,一不小心還有可能住進莆田醫院。更天天見的,還有福建人創辦的。當然,讓人溫暖的是,或許還有媽祖在保佑你。
不過,這樣也好,將它們身後的“福建幫”給炸了出來。以前,我們常誇的是晉商、徽商,還有浙商,其實,閩商“福建幫”也是深藏不露的大咖。
福建為何難有大城市
相比較位於長三角的浙江、位於珠三角的廣東,既不長,也不珠的福建,像被眾人給忽視的邊緣。也難怪,這個陸域面積要比浙江還要大2萬左右平方公里的省份,在實用面積上卻比浙江要小得多。
北有仙霞嶺、西有武夷山脈、南有博平嶺、玳瑁山,而中部則有鷲峰山脈、戴雲山脈,從東北至西南貫穿腹地……前前後後共有291座千米以上的高山擠在這12.4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中,讓福建剩餘不了多少平坦的地方。算起來也就沿海有漳州平原566平方公里、福州平原489平方公里、興化平原464平方公里、泉州平原345平方公里,面積小而又分散。不像浙江也是七山兩水一分田,但好歹杭州灣南岸有面積4824平方公里的寧紹平原,而浙北更有讓人豔羨的杭嘉湖大平原——這個將杭州、嘉興和湖州連在一片的大平原,足足有7620平方公里。
【福建地形圖|來自網路】
所以,杭州能成新一線,而福建就很難出大城市。即使福州是省會,但是被山和水所包圍的城市格局,很難找到外擴的空間。
如果回到舊社會,朝廷為了自保而實行海禁政策,所有人得離海岸線很遠生活,就更讓福建變得侷促了。
這也逼得福建人像當年的徽商一樣,前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歲,往外一丟。但好在福建沿海,有港口,不像徽商多數跑國內,福建人直接奔海外了。從明清時代起,就有大量福建鄉親或攜家帶口或隻身一人背井離鄉“下南洋”。如今在全球5000萬多華僑中,有近1600萬福建人。這種“下南洋”的經歷,也造就了福建人大多具有勇往直前的鬥志,愛國愛鄉的情懷,進而鑄就了“愛拼才會贏”的閩商精神!突然想起“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來。小時死活就咬不准它的發音,後來才知道這叫閩南話。
也正是這種“外向型”發展,導致很多福建幫都是成名於外地。像愛國僑領陳嘉庚,馬來西亞首富郭鶴年,印尼首富黃惠中,菲律賓首富施至成,我國臺灣地區曾經首富王永慶,他們的祖籍都來自福建。當然,政壇上也有不少,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印尼第四任總統拉赫曼·瓦希德、菲律賓亞洲第一位女總統科拉松·阿基諾等都應歸屬“福建幫”。儘管他們都身在異國或者他鄉,但是心牽故土,還是讓他們大多選擇反哺家鄉——像陳嘉庚在廈門建立廈大,就是最彪炳千秋的一例。
不過,得益於靠海,加上相對封閉的環境,讓福建在中國發展史上也一度“種豆得瓜”。五代十國時期,福建相對安定。它也成為衣冠南渡時所選擇的物件。“吾球商業地理”曾走訪過福州的三坊七巷,那裡的黃巷便源自八姓衣冠入閩始祖之一的黃元方。此外,閩江將福州和武夷山脈相連。這也導致在鴉片戰爭中,福州成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只因西方列強看中福州是武夷紅茶向外輸送的重要通道。日後的洋務運動中,由胡雪巖協助左宗棠創辦的福州船政局,也選擇在了福州的馬尾。
在福州之外,泉州而不是廈門,也是撐起大“胡建”歷史英名的一個重要城市。
泉漳就是一部
逐步向海進發的開拓史
如果說福州佔了福建省內獨立的兩條河流水系之一——閩江,泉州則有晉江——它的得名,正源於西晉末年,中原戰亂,中原士族大批入泉多沿江而居。其常年雨量充沛、溫暖溼潤,“四季有花常見雨,一冬無雪卻聞雷,”所以水系發達。
早在唐中後期,泉漳分家,漳州郡治由山城漳浦搬至九龍江中游,泉州郡治也由晉江中游的南安豐州遷至中下游的鯉城,從而順帶成立了晉江縣這個所謂的附郭縣【唐開元六年(718年)置縣】——在一篇《閩南中心論》的文章中,這些舉動被視為意義重大,展現了“閩南的發展史事實上就是一部逐步向海進發的開拓史”,它在助泉州於後來的航海大繁榮打下基礎的同時,也讓晉江縣一度成為閩南首邑。
【水和城交融在一起|來自網路】
今天的晉江位於泉州市區以南,和鯉城隔“晉江”而相望。因為自古商通四海,“十戶人家九戶僑”是晉江最大的特色之一。早在北宋元符年間,青陽人王元就遠航五洋,貿易海外,致富後回鄉修橋造路,回饋鄉親。這種善舉帶動了越來越多的鄉鄰加入了出洋大軍,當起了呂宋客、臺灣客,他們在異地演繹了愛拼敢贏、拓荒建業的創富故事,其中以許炳記(Cosco資本掌舵人)、吳笙福(豐益國際董事兼聯席營運長)、陳覺中(菲律賓快樂蜂餐飲集團董事長)、蔡啟文(菲律賓生力集團總裁兼營運長)、陳永栽(菲律賓航空公司董事長)、吳聰滿(現任菲律賓安德集團董事長兼CEO)、施蒂絲家族(菲律賓SM集團董事長 )、黃惠祥(印尼針記香菸集團總裁)、黃惠忠(印尼針記香菸集團董事局主席)等站在印尼&菲律賓財富之巔、坐擁4200多億財富的九大家族,表現亮眼!
即使在改革開放之初,晉江還是典型的“高產窮縣”,1978年GDP僅1.45億元,人均GDP僅154元。但是,來自“福建幫”的“愛拼才會贏”,加上面向海洋文明,晉江在改革開放後脫穎而出。
正是依靠地理優勢,晉江的陳埭鎮從一個兜售貨品的集市,闖入了製作門檻低、需求量巨大的旅遊鞋製造這一行業。1987年,丁世忠揹著幾百雙鞋子北上闖蕩,丁水波在河邊搭起了棚子,創辦三興製鞋廠,那年他倆17歲。林水盤已經在鞋廠當了2年學徒;丁明亮已經營了4年的鞋廠……這四人,分別是安踏、特步、喜得龍和德爾惠的創始人。某種意義上,晉江和今天的溫州有點像,人多地狹,只能向非農領域要發展。儘管出身很“低微”,但在大浪淘沙過程中,不斷地升級換代,終究成就了一番天下。
當然,當我們腳穿“安踏”,喜邁“特步”,也要知道,它們走到今天,除了自身革命之外,中間也摻雜了無數的愛恨情仇。當年的“價格戰”在這裡打得可謂是橫屍一片。2012年,國產運動鞋服行業迎來“至暗時刻”,由於長期無序擴張,瘋狂開專賣店、打價格戰,產品同質化,導致庫存高企,不少企業資金鍊斷裂。
但幸運的是,它們最終還是站立了起來。
逆勢增長的紡織和鞋服
新華社曾在2023年初進行過蹲點調查,發現2022年,面對國內外市場多重衝擊,晉江紡織、鞋服產業居然逆勢增長,鞋服產業產值首次突破3000億元規模,紡織行業產值持續保持超千億元規模。這也讓它們發出“這是為什麼”的疑問。晉江運動鞋服品牌又是如何“涅槃重生”的?結果也在他們的調查中被抽絲剝繭地呈現出來:那就是當原來的模式無以為繼,創新驅動傳統鞋服產業轉型,涅槃重生。
以安踏、特步、三六一度等為代表的運動鞋服企業敏銳捕捉國內消費升級動向,從面料、設計、工藝、流程管理等方面持續創新,像華宇錚鎣集團研發的防水鞋面材料,水流不斷從網眼密佈的表面流過,面料另一面卻乾燥如初。而面料的上游企業如福建百宏集團,也持續推出防水纖維、仿棉纖維、仿蠶絲纖維、阻燃纖維……眾多新型纖維絲產品。在晉江,有不少紡織鞋服產業建立起自己的創新實驗室,加大研發投入。像安踏就擁有腳型掃描器、足底壓力測試跑道、三維運動捕捉系統……諸多專業儀器裝置,特步則說,“鞋服不僅僅是勞動密集型產業,更是技術特別是高新技術密集型產業。”
【今天的安踏,品牌範兒十足|來自網路】
更關鍵的是,“和國際運動鞋服品牌相比,這些國產運動鞋服龍頭企業背靠龐大的產業叢集,其供應鏈絕大多數在本地,上下游配套的企業長期合作,持續協同創新,共同打造競爭優勢,實現共贏。”某種意義上,當晉江加強基礎研究,加大創新研發,從“一根絲”到“一雙鞋”,從材料、工藝、裝置、品牌、渠道等全鏈條創新,打造“搬不走”的產業叢集,搶佔價值鏈中高階,“中國製造”優勢仍在,並將贏得更大的發展空間。
不止是鞋業。晉江還是世界夾克之都,也是國家體育產業基地。除了製鞋、紡織服裝這兩個千億產業叢集,它還擁有紙鞋、紡織服裝、建材陶瓷、食品飲料、裝備製造、紙製品、新材料等七個超百億產業叢集。這也讓晉江湧現了46家上市公司,數量居全國縣域首位,總市值超1800億。
更讓晉江驕傲的是,它這一切成就,基本上都是由民營經濟創造的。今天的晉江,97%以上的企業是民營企業,總數量達到9.6萬家,其產值、稅收、就業崗位佔比均超九成,是全國民營經濟最具活力的地區之一,因此晉江有“民辦特區”的美譽!
某種意義上,2024年的“開年第一會”選擇在晉江,既展現了這個國家對民營經濟的重新發現,和厚望,希望它們能真正撐起這個國家發展的未來,助我們在這個國際競爭形勢加劇的今天能走出新的金光大道,但更重要的是,透過對晉江的發展的研究,摸索出中國民營經濟發展之道,同時也摸索出縣域經濟發展之道。
晉江到底有哪些經驗
要知道,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我們都將視野投向超大型城市,一線城市,甚至對誰能成為新一線而津津樂道,卻忘了我們這個國家,是由無數個縣城,和無數片鄉土所組成的。
今天,我們放眼全國,會發現GDP萬億城市已經到了26座;3萬億,正在成為城市競爭的新起點,繼上海、北京、深圳之後,廣州、重慶也聯袂躋身3萬億俱樂部,讓我國3萬億俱樂部擴容到5席,這也標誌著中國經濟已經從藍海發展走向紅海深耕,而縣域經濟正在成為城市地域治理深耕爭奪的主戰場,而縣域晉江無疑是中國經濟深耕的標杆!
不得不說,受限於自然條件,讓福建沒有那麼多城市能走向那種數萬億的巨無霸,但是,它正適合用來作為審視縣域經濟的主陣地。
那麼,晉江乃至整個福建幫的興起,又給我們什麼樣的經驗和啟發呢?在“吾球商業地理”看來,一是要發揮當年的“愛拼才會贏”,換成其它主流話語,就是發揚當年的“四千四萬”精神。這一精神看上去很不吻合當今的科技時代,就像很多年輕人無法想象當年創業連飯都吃不飽,但是我們依舊需要有這種精神打底。事實上,今天的“工匠精神”“企業家精神”大多都是從這種精神上引申而來;
【晉江南岸泉州大橋與田安大橋之間的標語|來自網路】
二是要有持續創新能力,如果晉江的鞋業沒有從改革開放初期給國際品牌代工,模仿其運營,到打造自主品牌,提升產品品質,再到持續提升研發創新能力,提高國產品牌美譽度,它也一定不能贏得市場,贏得消費者。如果打造品牌是勢能的話,那麼,持續創新能力就是動能。動能和勢能相結合,才能無往不勝。
三是打造文化的力量。創新是為了打造品牌,而品牌其實就是文化。事實上,晉江能成其為晉江,在於今人的努力,也在於歷史的積累和沉澱,尤其是中原文化、海洋文化、閩南文化、華僑文化、宗教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此地相互交融、相映成輝,讓晉江別具特色。當城市和產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那麼,它們一定會相互賦能,共同進步。
四是抓好人,抓好人心,抓好人情。晉江人的敢幹,敢拼,團結、品牌意識、國際視野,才是晉江模式的根本。換句話說,人,才是根本。所謂“晉江經驗”的背後,就是努力造就一大批晉江本土成長起來的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們。對於其它地區來說,如何愛護這些民營企業家,呵護他們的成長,至關重要。此外,晉江的發展也和它的僑鄉資源有很大關係。如何透過人的網路,做好鄉情大文章,讓這些資源為己所有所用,也同樣重要。
五是堅持以實體經濟為本。包括安踏體育丁世忠、恆安集團許連捷、勁霸男裝洪肇明、盼盼食品集團董事長蔡金垵、利郎集團總裁王良星、福建陸地港集團董事長李錦儀、鳳竹紡織公司董事長陳澄清,他(她)們都是做實體經濟的,而在振興晉江經濟發展中,一個很鮮明的特色就是堅持實體經濟不動搖。
六就是提升營商環境。沒有一個好的環境,不會成就一個人,更不可能成就一個優秀的群體。這要求當地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發展經濟,始終堅持以誠信促進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始終堅持加強政府對市場經濟發展的引導和服務。注意,是引導和服務,而不是越權和干涉。只有時時將人民的需要放在心中,市場才會繁榮,社會才會安定。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晉江同樣也不是一天形成的。我們今天走進福建,學習晉江,不僅要學習經驗,更要學習它在30年前,因為一座城市而改變一群人,而在未來30年,又會因為一群人而改變一座城。
附件
《城市戰爭:
國運、時代及世界三重奏下的中國區域沉浮》
入選:
中國出版集團2023年度優秀主題出版物
“新華薦書”第十八期推薦圖書書單
(新華每日電訊、參考訊息、半月談等刊發)
長安街讀書會第20230103期幹部學習新書書單
春風悅讀榜2月書單
北京書評2023年01期優秀圖書推薦書單
第五屆“全民閱讀·書店之選”人文社科類
十佳圖書候選作品
人民日報圖書館2023年6月“金臺好書榜”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23第一季度影響力圖書
中國出版傳媒商報“中國式現代化”主題重點推薦書單
今日頭條“頭條好書精選”2023年2月書單
2023年2月百道好書榜
噹噹、京東、文軒網,以及線下各大書店均有售。
- THE END -
吾球商業地理
見城市生長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