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繁華富庶之地多才傑志士、文人墨客,在物質生活得到保障後,人們開始追求更高的精神生活。如今,走在曾是 " 南船北馬、九省通衢 " 的淮安城內,可以發現這裡不僅古蹟眾多,而且人文淵藪,曾寫出四大名著之一《西遊記》的明代文學大師吳承恩就出生、成長在這裡。
淮安市河下古鎮打銅巷內,吳承恩故居內外依然儲存完好。青瓦灰磚的建築頗具規格,走入其中首先看到的便是一座銅色吳承恩頭像,不要小看這頭像,它完全採用了現代科學手法,根據逝者頭骨復原而成,未經想象也未新增藝術創作,忠實還原,在國內是唯一一座。
書桌、書架、座椅都已顯出老舊模樣,斑駁的桌面上紙墨筆硯俱全,彷彿能看到幾百年前吳承恩在桌案前創作《西遊記》時的專注模樣。
整個建築群由故居本體、吳承恩生平陳列廳、玄奘紀念堂、美猴王世家藝術館、六小齡童工作室、徐培晨藝術館、民間博物館、庭院等部分組成,環境清幽,古風濃郁。
《西遊記》的創作素材來源於唐代玄奘法師的取經之路,少年時的吳承恩就對神鬼故事情有獨鍾,中年後,他將唐僧西遊的故事結合唐人傳奇、佛道經典、民間故事、淮安地方掌故,創作出流芳百世的《西遊記》。
亭臺樓閣、軒榭廊舫、小橋流水,處處是江南園林的美好氣韻,即使在略顯蕭瑟的秋冬依然有著古典雅緻的氛圍。
對於“西遊迷”來說,這裡無疑是一個既具有紀念意義,又好看好玩的地方。
美猴王世家藝術館門口,兩座齊天大聖的雕像活靈活現,藝術館內專門展出了六小齡童家族四代人的猴戲生涯和與猴戲有關的藝術珍藏品。
如果說吳承恩創作出了孫悟空、美猴王的書本形象,六小齡童則將文字轉化為生動的形象,將想象變成可見可感的實體,對於“美猴王”這個經典IP的塑造,無人能出其右。
故居內有專門展廳介紹和《西遊記》相關的各種歷史和知識,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
在緬恩堂內可以瞭解到吳承恩的生平,也可以看到他創作《西遊記》的背景。吳承恩自幼好學,能詩會賦放在今天就是妥妥的“學霸”,可惜這位學霸早生了幾百年,在崇尚八股文的年代,他的文章顯得格格不入,連年參加科考而不中,好不容易謀得一官半職,又因得罪了上司被誣陷貪腐而下獄,雖後來冤情大白,他卻已對仕途灰心,回家專心著書立說。
仕途不順讓吳承恩得以在文學世界中與唐僧師徒“相遇”,故居內吳承恩與師徒四人的雕塑栩栩如生,如果創作者和他筆下形象可以交流,他們會說些什麼呢?或許會一起感悟西行不易,人生不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