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賢才
“潯城故事”收錄講述百姓生活的散文、紀實類文章。本系列在“潯陽敘話”“馮曉暉”兩個公眾號上首發,並在今日頭條、百度、搜狐、新浪、網易、微博、豆瓣等國內主流自媒體網站上同步轉載。歡迎原創作者投稿,聯絡方式見自動回覆。
本篇發表於1999年7月14日《九江日報》,名為《尋尋覓覓50年——為〈九江日報〉50年大慶作》,經作者授權轉發。
《九江日報》創刊50年,我與它結緣也是半個世紀。
1949年5月九江解放不久,就有了《九江日報》;當時我是九江同文中學(現為二中)的高中學生。每天看《九江日報》,還為它寫稿。12年前,九江一位老同學忽然給我寄來一份1950年的《九江日報》,原來四版上有一篇我的短文,但我主要是寫通訊稿。我是同文中學第一、二屆學生會主席,還是市學聯副主席(後來是代主席),因而有幸成為《九江日報》最早的通訊員之一。
《九江日報》創刊號,1949年6月10日 圖源:張廷
1951年上大學離開九江,當時全國報刊不多,大學圖書館閱覽室裡,也有《九江日報》的一席之地。畢業後,在北京工作,醫院裡雖沒有《九江日報》,但在北京圖書館仍能看到,知道一些家鄉的事。可是好景不長,不久就來了“大躍進”。我所在的醫院奉命搬遷到內蒙古呼和浩特.看不到《九江日報》了,留下許多思念。於是到郵局為自己專門訂了一份《九江日報》。雖然不能及時收到,有時一下送來好幾天的,也有缺失丟了的,我也不很在意。
大約過了半年多,郵局忽然來了兩個人找我,一男一女,都很年輕,不知什麼事。兩人互相推諉半天,女同志才勉強開口,而且一開口就先臉紅了,一再宣告他們不代表郵局,更不是領導派來的。那麼來做什麼呢?我們私下從無交往,也不相識呀,只能洗耳恭聽了。
說來有點匪夷所思:竟是來請我別訂《九江日報》的!女同志低著頭,望著自己放在膝上的手背喃喃地說:“這報就您一個人訂,難免出錯。錯了就是‘事兒’,就要檢討,還影響整個班組評先進,甚至關係到整個分局。”那年頭雖然沒有獎金,但對“精神鼓勵”、政治榮譽都很看重。不過他們也替我想了,為我打聽到:自治區圖書館的參考閱覽室裡,有一份《九江日報》合訂本(每月一本),雖不外借,在那裡看是可以的。
“您是不是到那裡去看?”女青年最後很不好意思地說。男青年也忙稱是。不等我回話,就給我一個信封,裝著零錢(退訂費),還有一張圖書館的參考閱覽證。
我能說什麼呢?人家有此“苦衷”,態度謙恭老實,服務還很到位,已替我找到了下家,只能認可了。
《九江日報》 1967年1月12日
歷盡坎坷,終於回到了九江。以後幾年裡倒不是每天必看《九江日報》,也沒想到還會離開這片土地。但後來還是走了。1985年5月25日凌晨,兩部“解放”牌大卡車從都天巷徐徐開出,拉走了我一家四口和一些傢俱。車剛起動,下起了瓢潑大雨。長行遭雨,是很窩心的。可是我卻有了一點特殊的感覺:這雨下得好。
於是來到南昌。安定下來後,就去郵局訂《九江日報》。郵局同志說:《九江日報》目前還只限本地區發行,外地不好訂。在九江市廣電局工作的表哥聽說後,把他看過的《九江日報》寄給我。表哥做事認真,雖不是每天寄,但從沒少過一天的報紙。這樣又看了兩年多。《九江日報》終於“脫穎而出”,跨出藩籬,我也能從郵局正式訂到《九江日報》了。
《九江日報》創刊50週年版 1999年7月10日
中國人很講“葉落歸根”,但也是暮年的心願。我這個人沒有很大出息,從很年輕的時候起,甫出家門,就有“歸根”的念頭。九江未必是中國最美的城市,但它是我的“根”。《九江日報》未必是全國辦得最好的報紙,但它能給我傳來綿綿的鄉情。尋尋覓覓50年,維繫的就是這份情。
王賢才(作者像)
【作者簡介】王賢才,男,1933年11月生,江西九江縣人。醫學翻譯家、教授、主任醫師,九三學社江西省委會原副主委。
【讀後記】王賢才先生是著名醫學翻譯家,為我國醫學事業做出了卓著貢獻,曾獲衛生部“醫學翻譯特別獎”。他完成的主要譯著有15種37部約5000萬字,是中國譯書最多的人,也是世界譯書最多的人。作為民主黨派人士,王老師積極參政議政,提出多個關係到社會民生的提案並得到了落實,曾當選“九三楷模”。他寫出過很多文學作品,包括長、中、短篇小說和電影文學劇本。
現居南昌的王老師已年逾九旬,依然十分關注家鄉的社會發展與文化建設。編者撰寫《九江歷史上的今天》系列期間,王老師曾給出過很多中肯意見,指出謬誤,並提供珍貴的見聞軼事。在此表示感謝,並祝王老師健康長壽。
潯陽敘話:展示九江文化,講述潯城故事,品鑑風俗滋味,漫記百態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