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不僅僅是娛樂性的,她總能喚起情感的力量,將人們凝聚為一個集體。
在葬禮這種人類的特殊場合,音樂一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她翻湧起長期遺忘的記憶,可以讓時間倒轉,讓深藏的往昔浮現。
這樣觸發回憶的歌曲,就是一種治癒音樂,幫助失去親人的人度過悲傷。
可如果有一天,我們參加葬禮的時候,現場突然出現了一個陌生人,他/她不是任何人的親戚好友,他只是被機構派來督察,你們在葬禮上播放了什麼歌曲、放了幾首,最後給親屬開一張報價單,刷卡結賬走人,大家會有什麼感覺?
這些,並不發生在美麗新世界,而是最近的法國。
在法國,自 2019 年以來,普通殯葬承辦人 (PFG) 如果在葬禮上播放樂曲,是不需要支付任何費用的,因為社會預設葬禮是在私人圈子裡進行的,播放這些音樂也沒有任何營利性。
然而,最近司法部的一項判決,引起了強烈的不滿,證明所有人的“慣性思維”都錯了。
據《知情者報》報道,司法部週三作出了對作家、作曲家和音樂出版商協會(Sacem)有利的裁決,該協會有權收取埋葬儀式期間播放音樂的版稅。
經過漫長的法律鬥爭後,巴黎法院裁定,葬禮承辦人在葬禮上播放作品時必須向作者、作曲家和音樂出版商支付版稅。
從社交網路的反應看,這一判決有點“喪心病狂”了,而且帶來的情感影響十分巨大、令人沮喪,許多網友認為,這是對死者和悲傷的家人缺乏尊重,何必如此呢?
但也有人說,葬禮的棺槨、服裝、鮮花、儀式場地這些東西,哪個不要花錢?哪個是免費的?你們為什麼不反對這些呢?如今放音樂要花錢,也實屬正常之舉,作曲家和音樂家可不是慈善家!
這麼說是不錯,但是實施起來,這事兒,確實是有點違背“公序良俗”的意思。
去年 11 月,在拉雪茲神父火葬場舉行的儀式上,就出現了這樣“荒誕”的一幕,一名來自薩塞姆的觀察員來到儀式,他跟死者沒有任何關係,他出現的目的,就是列出播放的音樂作品,在場的弔唁者對這種做法十分反感。
不管民眾情感上接受不接受,一筆筆進賬可不會滯後。
根據最新的規定,作曲家和音樂出版商協會(Sacem)要求每場葬儀的金額增加72%(不含稅),也就是從 1.93 增加到了3.30 歐元。
乍一看這數是不多,可是積水成淵,涓滴成河,加上以前的沒交的,一算出來價格嚇死人,具有兩百年運營歷史的法國領先殯葬運營商OGF必須向Sacem支付8萬歐元。
面對天價收款,OGF立刻採取了法律行動,提出這些內容不受版權保護,而且這些音樂沒有商業目的,因為它是向私人親戚圈子播放的。
但經過幾個月的鬥爭,權利持有人提出了自己的論點並加大了調查力度,最終巴黎法院做出了對他們有利的裁決!
法官在 1 月 31 日的裁決中表示:“OGF 公司未經事先授權,在葬禮期間播放音樂作品,構成對這些作品的未經授權的再現,因此侵犯了版權。”
墓葬巨頭OGF必須向Sacem賠償70,000歐元,向Spré(爭取表演藝術家和唱片製作人收取公平的報酬組織)賠償36,500歐元,再向他們每人支付10,000歐元的損失賠償。
專門從事智慧財產權和數字法的律師 Me Pierre Pérot表示:“在葬禮上公開播放音樂是OGF提供服務的一部分,讓他們獲取了豐厚的利潤,所以法院的判決是非常合理的。”
他還介紹說:“據我所知,整個儀式費用約為 5,000 歐元,以後音樂這部分只需多付三四歐元而已。”
不管該判決結果以後實施起來會多麼雷人,這個支出增項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因為音樂能喚起如此多的情感和記憶,它早就已經成為大多數葬禮服務的自然組成部分,甚至它還是儀式中最私人化、最細膩感人的部分。
在整個儀式中都會使用到多首音樂,通常,人們會選擇一首在到達靈堂時播放的歌曲,一首在弔唁進行哀思的歌曲,以及一首在親友離開時播放的歌曲,配合一些照片進行回憶,一些講究的家屬甚至還會邀請會唱歌的司儀,專業或者業餘的音樂家為朗誦配樂。
自 2018 年以來一直在 葬儀公司Poppys工作的員工Hannah對媒體表示:
“我必須承認,當我成為葬禮承辦人時,我從沒想到,我的工作中會有多少美妙的音樂,透過音樂的品味瞭解一個人,是一種榮幸。”
Hannah告訴記者:“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人們甚至可以透過 Zoom進行線上集體唱歌,我們幫助一個奧地利家庭為他們的母親安排了葬禮,當時沒有任何家庭成員可以從歐洲過來,只有六人可以親自參加葬禮。
但在逝者的成長過程中,唱歌對她的家人來說非常重要,因此她的丈夫使用 Zoom 讓她的兄弟姐妹參與到儀式中,各地的親友透過連線,向棺槨中安息的長輩吟唱。”
這種觸及靈魂的方式、她的神奇之處,幾乎很難用語言去解釋,但在這個特殊的送別場合,音樂總是能調動積極的力量,並營造一種生者重新獲得力量、修復內心、整裝啟程的光明氛圍。
葬禮充滿了太多的悲傷和悲傷,無法用言語表達,我們需要悼詞,也需要音樂,因為後者代表了言語無法表達的情感和意義的維度。
現代人對悼別歌曲的選擇已經不拘泥於宗教音樂,有時候古典和流行歌曲可能更合適,從亞美尼亞傳統聖歌到奧地利民歌、風笛音樂到非洲鼓樂,在代禱和默哀時刻播放的樂曲種類已經越來越多元化。
看到法國這譭譽參半的葬儀新規,一些國內的網友忍不住建議道:以後可以播放中國的哀樂或者嗩吶名曲《菊次郎の夏》,這樣就收不著錢了,真正的貨比三家不吃虧。
Ref:
https://www.leparisien.fr/societe/la-sacem-va-bien-toucher-des-droits-sur-les-musiques-denterrement-apres-une-longue-bataille-judiciaire-02-02-2024-XDHNY2PQ5JHH3PFOBBSR62UV54.php?ts=1707038627416
文|Tutti
點「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