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吃鵝,
到底有多“卷”?
入冬了,這個冬天讓全國人民魂牽夢縈的,都是鵝,鵝,鵝。不僅東北人又開始了抓大鵝、燉大鵝的經典副本,首都人民對鵝肉的熱情也熊熊燃燒,清華北大人大三家學子為了烤鵝腿傾巢出動、在寒風裡大排長龍,還反向推動各大高校食堂搞起了鵝腿的研發........
小小的鵝腿能掀起如此熱潮,實屬罕見。這不僅僅是因為它價廉味美,背後大概也存在著一些北方人民的好奇之心,畢竟烤雞腿在北方可不稀罕,可這鵝腿,到底是什麼味兒的?
——是啊,雖然我們都能把駱賓王的《詠鵝》倒背如流,可這鵝肉到底是什麼滋味,可真一時之間說不上來。
誰不愛這一口皮脆汁濃的鵝肉?
攝影/劉豔暉
鵝,這個在網際網路自帶話題度、甚至頗具喜劇色彩的物種,由鴻雁、灰雁馴化而來,剽悍的身體下藏著一身腱子肉,讓不少農村長大的娃們都有過被大鵝攆著跑的童年噩夢;但就是我們如此熟悉的動物,在餐桌上出現的頻率卻遠低於雞和鴨,可能是因為它肌肉纖維粗壯,要想做得好吃並不簡單,也可能是因為塊頭比較大,不那麼適合家庭的烹飪和儲藏......
不過這區區小問題,完全不足以難倒聰明機智的中國人,自打春秋時期古人便已開始養鵝、食鵝,人們開動腦筋、發明出了眾多種適合它的烹飪技法。廣式燒鵝肉酥味美,潮汕滷鵝香氣醇厚,還有江蘇的鹹水鵝,浙江的醬鵝,河南的固始鵝,東北的鐵鍋燉大鵝,道道都是經典,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滿足著國人的味蕾。
中國吃鵝地圖。
製圖/劉耘碩
天氣漸冷,正是來上一鍋豪橫的鵝肉饕餮狂歡的好時候,美味的大鵝,快到碗裡來。
除了清北爭奪的烤鵝腿,
全國各地還有哪些鵝肉吃法?
鵝憑什麼成為這個冬天的頂流?
本文出自地道風物
“地道風物”是《中國國家地理》旗下的原創內容平臺,這裡匯聚了一群熱愛山川美食的人,作為行走的風物百科,立志踏遍中國每一寸土地河山,探尋風物美食,傳播地域文化。
介紹一下我的朋友地道風物,他來自《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足跡遍佈全國上千個市縣,只為探究中國每一寸土地的不一樣。
風物君的2000多篇原創文章,還寫了啥?
如果你發現在派出所等正式場合有一個“媽祖評理室”,請不要詫異;如果你看到考生將准考證的影印件放在供桌上一起拜,也不用慌張;如果發現路旁騎車大媽突然停下車,對著廟宇拜了一拜,再若無其事騎車離開,請謹記這是日常——因為這裡,是閩南。
“老爺保號”的魅力,沒人不懂吧?
每年夏秋季節,是食物中毒最高發的時期。提到食物中毒大省,你肯定提前想到了最能“見小人”的雲南。但真正的結果其實是……中國食物中毒省份前三甲,雲南僅位列第二?
山東:“你們真的不吃發芽的土豆?”雲南:“菌子煮熟就沒問題。”浙江:“我已經是吃河豚的老手了,這個河豚我一定要買來嚐鮮!”
不用質疑,浙江也是憑實力選入“前三甲”的!
你可能聽過這個笑話:當你跟朋友說自己心情低落,大多數人都會安慰你別給自己太多壓力、多多休息,只有廣東朋友會說你溼氣太重,甚至準備煲湯給你喝。
是的,炎熱漫長的夏季、多雨潮溼的氣候造就了廣東人對“溼”與“熱”的獨特理解。心情低落是溼氣,喉嚨痛是熱氣,消化不好是溼熱,總之一切精神和身體不適都能概括為:溼氣、熱氣、溼熱。
廣東“祛溼三件套”,你瞭解多少?
作為中國夜市的“鼻祖”,這裡充斥著各種傳說與門派,但每一個小吃,都能讓橫穿夜市的人邁不開腿,不論是年輕人們鍾愛的炒涼粉、紅薯泥,還是本地人最愛的灌湯包、桶子雞,杏仁茶......最地道的“開封菜”,讓隔壁的“KFC”黯然失色。
這座北方城市,如何在千年前就開創了宵夜先河?
江西,在諸多吃辣大省的角逐中,被網友們熱評為“最能吃辣的省”,“連鍋都是辣的”。辣椒在江西人的生活中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人們種植辣椒,生產辣椒製品,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這份火辣。
到底去江西哪座城,才能領略贛菜的辣度之巔?
作為 中國國家地理 旗下的內容平臺
專業是風物君的最基礎要求
用最專業的攝影作品
最用心的文字
把最地道的中國風貌展現給你看
點選下方公眾號
開啟你的風物之旅吧
宣告:
我們會不定期推薦優質公眾號
推廣文案版權歸屬原公眾號
本條非收費廣告
若您感興趣可選擇關注
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