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橙旅遊】隨著初八(2月5日)“開工大吉”的祝賀聲,2025年春節假期落下帷幕。對於這個最長春節假期,文旅人心中依依不捨,因為這次的春節除了時間長,又有了新的變化。
資料顯示春節假期8天,全國國內出遊5.01億人次,同比增長5.9%;國內出遊總花費6770.02億元,同比增長7.0%。旅遊研究院報告也指出,一路生花的春節假日奠定了全年旅遊經濟高開高走的市場基礎,有力提振了旅遊強國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信心。
但據品橙旅遊觀察,今年春節文旅市場的熱點指向,都在一個詞身上:IP!
春晚大IP:打卡分會場舉辦地
來自重慶、武漢、無錫等春晚分會場舉辦地的朋友都和品橙旅遊“控訴”,分會場人很多,有些地方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去哪兒資料顯示,今年的春節晚會化身“行走的種草機”,帶動分會場城市旅遊熱度飆升200%。
“今年的春晚簡直是旅遊宣傳片!看春晚時重慶分會場的山城夜景太震撼了,我連夜訂了機票,初二就帶爸媽來洪崖洞、千廝門大橋沉浸式體驗春晚裡的山城夜景!”廣州遊客周女士表示。
攜程平臺資料顯示,受央視春晚影響,重慶旅遊的搜尋熱度環比上漲超50%,其中在春節假期首日,重慶的入境遊訂單量同比增長71%。
在蛇年春晚上大放異彩的武漢春節文旅市場火爆,一度衝上熱搜第一,搜尋量同比暴增1160%,遊客預訂量同比增長117.65%,增幅位居全國十大熱門城市第二位。武漢地標美食以長桌宴的形式迅速拉昇了武漢美食的熱度,春晚同款長桌宴吸引不少遊客及市民打卡,消費體驗“長桌宴”的食客日均3000人次左右。
而無錫旅遊也因“春晚”迅速升溫,除夕和大年初一兩天,無錫的熱度增長185%,初一外地遊客接待量比同期增長93%,春晚大IP效應正在顯現。
各地政府緊緊抓住“新身份”,紛紛推出主題活動。特別是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專門推出的“跟著春晚去旅行·璀璨重慶”主題活動,涉及景區景點包括兩江四岸、雲端之眼、WFC觀景臺、龍門浩老街、彈子石老街、山城巷、十八梯、磁器口古鎮、重慶大劇院、大足石刻等,相關文旅活動包括夜景夜遊、兩江遊、春晚舞臺體驗、山城巷天燈節、十八梯非遺燈會、第五屆長嘉匯新年燈會、重慶非遺燈會、磁器口古鎮春節民俗秀、融創文旅城新春藝術秀、2025年春晚吉祥物快閃及打卡活動、劇場和演藝新空間演出等。
無錫雪浪山因春晚一夜成名,景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春晚以及各類文旅新場景的帶動下,景區旅遊持續升溫,春節假期預計將接待遊客6萬人次,同比增長一倍以上。春節期間,“天空之境”區域保留春晚直播畫面原貌向公眾開放,一旁還設定了春晚主題打卡背景牆,讓市民遊客沉浸式體驗春晚同款現場。
去哪兒研究院相關負責人表示,春晚是一個自帶流量的文化大IP,每年都能吸引大量觀眾的關注。特別是今年隨著春節申遺成功,春晚文化IP所呈現的濃郁的文化儀式感、地域特色、非遺元素等都成為由觀眾轉化的遊客們持續關注的焦點與吸引物。此次春晚分會場以城市地標為舞臺,透過武漢黃鶴樓的詩意燈光、重慶洪崖洞的立體山城、無錫惠山古鎮的江南雅韻、拉薩布達拉宮的雪域聖境,精準傳達出了各分會場城市的獨特文化符號。春晚過後,這些城市的搜尋量和預訂量大幅增長,部分酒店甚至滿房。這也表明,藉助大型文化活動和城市IP的打造,能夠有效帶動旅遊經濟,啟用文旅消費。
影視大IP:德州“舊金山”
2025年,是電影界的“大年”:“史上最強”春節檔誕生。據燈塔專業版,截至2月4日20時10分,2025年春節檔(1月28日-2月4日)總票房95.82億元(含點映及預售),大幅重新整理中國影史春節檔最高票房紀錄,觀影人次達1.84億,同樣重新整理了中國影史春節檔最高人次紀錄。截至目前,《哪吒之魔童鬧海》《唐探1900》《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為檔期票房前三名。2月6日午間,影片《哪吒之魔童鬧海》票房突破57.79億元,超過《長津湖》,登頂中國影史票房榜,《長津湖》《李煥英》等曾經的冠軍紛紛釋出海報對3歲小哪吒表示祝賀。而其主題手辦盲盒也受到追捧:《哪吒之魔童鬧海》天生羈絆系列手辦隨著電影熱度的走高,在泡泡瑪特的各個渠道售罄。
與《哪吒》和《封神》取材不同的是,《唐探》走出一條歷史探案喜劇之路,輕佻的風格加上凝重的核心故事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一舉拿下22.4億票房。
與影片同樣火爆的是位於山東省德州市樂陵影視城,自“跟著電影去旅遊2025跟唐探·賀歲遊”活動正式拉開帷幕以來,電影《唐探1900》拍攝取景地“唐人街主題園區”,吸引數萬遊客前來打卡,迎來春節假期旅遊“開門紅”。
公開資料顯示,這座將近20萬平方米的“舊金山唐人街”, 由中建三局總承包公司6000餘名建設者用7個月的時間1:1還原了當年的景象。專案共有189個建築單體,包括唐人街、三藩市街區、歐洲街等影視園區。為了呈現真實性,中建三局累計開展百餘次訪談,請教西方建築學教授專家,瞭解西方建築建造特點,力求最大限度還原歷史場景,最終細緻入微地“刻畫”出唐人街的協盛堂、中國大戲院、舊金山議會廳、有軌電車的車軌以及街燈、標識、亮化、塗鴉等元素。
2月1日,樂陵影視城宣傳經理徐恬睿告訴九派新聞,“唐人街主題園區”是為配合《唐探1900》的拍攝而建,後期該園區將配合其他電影、電視劇進行拍攝,今年正月初一至初七限時開放。開放第一日,入園人數破兩萬,“後幾日的遊客數量比第一天少了一些,大概每天會有一萬多名遊客入園”。
近年來,影視IP對於旅遊目的地影響不勝列舉,如電視劇《狂飆》讓廣東江門名聲大噪,電影《去有風的地方》則讓雲南大理成為旅遊熱搜榜上的“世外桃源”。這些影視作品的熱播帶動了取景地的旅遊熱度,吸引了大量遊客前往打卡。浙江橫店更是從影視城成為了5A級景區。樂陵影視城能否成為北方的橫店尚未可知,但是對於遊客來說,旅遊與影視都是造夢工廠,都是遠離尋常日子的休閒方式,借力影視IP正是旅遊目的地彎道超車的快速通道。2月6日,北京市東城區釋出“關於進一步促進影視拍攝服務最佳化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到“探索影視+文旅‘破圈’新場景,打造影視文化會客廳、影視旅遊目的地”,看來一些地方政府已開始了影視IP大動作。
IP依然是旅遊之魂
從今年春節的幾大熱點來看,大IP依然是文化旅遊的核心,它不僅代表自己獨有的個性或稀缺性,也能夠提升旅遊景區或旅遊產品的識別度、重遊率、品牌溢價,帶動二次消費,特色化的IP可以體現文旅產品的主題性、獨特性、故事性、互動性、引爆性和延展性等,從而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和興趣,擴大了消費的邊界。
但同時,IP是非常寬泛的概念,如何更好地與大IP合作,是旅遊業者們關注之一。
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沉浸式文旅產業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傳媒大學文化產業管理學院碩士生導師卜希霆認為,構建“IP+文旅”全產業鏈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方向。這需要從內容創作、產品開發到市場營銷的全鏈條協同創新。一方面要注重IP內容的持續更新和迭代;另一方面要加強與旅遊要素的深度融合,開發主題酒店、特色餐飲、特色產品等衍生業態。同時,高度重視文化與科技融合的倍增效應。
他建議,各地政府要高度重視文化IP的有效轉化,積極推進在地文化IP與文旅產業的深度融合。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各方主體協同發力,共同構建一個以文化創新為引領、以遊客體驗為核心的新型文旅生態。這不僅是對傳統文旅模式的突破,更是對高質量發展要求的積極回應。
首先,做好文化IP與地方特色結合的遊徑開發。在地文旅部門和旅遊企業合作開發融合IP的特色旅遊線路。比如圍繞地方特色美食影視IP,打造美食之旅線路,遊客在品嚐美食的同時還能參觀影視拍攝地、美食製作工坊等。對線路進行統一的包裝和推廣,線上路宣傳冊、官方網站、社交媒體上進行展示,提供預定服務。為了吸引更多遊客,可以線上路中設定限量版的IP紀念品贈送環節。
其次,持續開展文化IP主題節慶活動打造。定期舉辦與IP相關的主題節慶活動。例如以春節晚會為IP,可以在春節期間舉辦春晚文化節,活動包含春晚經典節目互動與具身參演、春晚主題展覽轉化等。對於影視IP,既可以舉辦影展、首映禮、演員見面會等活動吸引粉絲和遊客,亦可以借鑑“跟著團長打縣城”“流放寧古塔”模式在影視基地與IP連線緊密的場景開發角色扮演與劇情模擬體驗。在節慶活動期間,配套設定IP文化創意集市、IP主題夜遊等,延長遊客的停留時間,增加旅遊消費收入。
第三,積極推進社群參與共建共享。流量經濟時代,文化IP關鍵在用,各地要適時調動社群居民參與到“跟著IP去旅行”的全過程。透過文化IP與旅遊要素的充分結合,讓文化IP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旅遊既是產業亦是民生,調動社群居民參與IP共創,同時也能從旅遊經濟中增收,促進當地社群與IP旅遊專案的共同發展。
第四,透過建立長效運營機制進一步強化文化IP運營能力。要注重文化IP本土化創新,避免同質化、低價化競爭。同時要加強與融媒體平臺的全方位合作,構建多元化的傳播矩陣。在具體實踐中,要始終堅持以遊客體驗為中心,注重細節打磨。要透過場景化設計、故事化表達、情緒化開發,讓遊客在遊覽過程中獲得獨特的情感與精神體驗。
卜希霆說:“優質的文化IP能夠構建起情感共鳴的空間,讓遊客在遊覽過程中獲得文化認同和精神滿足。這種深層次的文化體驗,正在成為文旅消費與時俱進的時代剛需。”(品橙旅遊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