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向不喜歡看言情作品,這或許跟我媽喜歡看言情作品有關。
小時候,家裡的電視上總會放著各種各樣的電視劇,像什麼《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封神榜》《鹿鼎記》……這些如今提起都彷彿上輩子的經典作品,都因為那時的我沒什麼娛樂方式,“被迫”跟著家人一起看了。
但無論如何,《還珠格格》《情深深雨濛濛》這樣的電視劇,從來都是眼睛看過畫面之後,內容就從光滑的大腦皮層上溜走了,反倒是《封神榜》《鹿鼎記》這種東西讓我看的津津有味。
後來《宮》系列火了,我媽非常喜歡看,至今我還記得她看《宮鎖心玉》的最後一集時,在螢幕前瘋狂抹淚。
我不理解,這這種被稱為“言情”的作品,到底好看在哪裡,對我來說甚至還不如《斗羅大陸》引人入勝。於是,“言情”成了我從來不看,甚至繞著走的tag。
山豬吃不了細糠,但說不定是時機未到。
12月4日,一個平平無奇的工作日,誰也沒想到瓊瑤會在選擇這天離開,在看到“瓊瑤輕生”的時候,第一反應都是“真的假的?”
很突然,也很“瓊瑤”。
一直以來,瓊瑤的風評都是起伏的。最開始她的作品火了之後,人們倒是喜聞樂見其樂融融的;後來她的戀愛事蹟曝光後,風評一落千丈,人們連帶著她的作品一起,說是“矯揉造作、三觀不正”,是不符合價值觀的,還有人說瓊瑤是“臺服櫻井光”。
那我覺得櫻井光還不夠格
甚至連“瓊瑤”本身,都變成了一個貶義詞。
然而歷史總是一個輪迴,這些年各種無腦短劇低智爛片層出不窮,人們就又有點回過味兒來了,覺得瓊瑤劇也沒那麼不堪,還能產出不少好用的表情包。
看起來荒謬的瓊瑤到底是在為誰說話?身為讀者的我們在那套身份敘事裡又代入了什麼角色?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千個人看瓊瑤,自然也有不同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也不是人人都吃這一套。
但是不論大家如何評判,瓊瑤依舊是那個瓊瑤,她用一生的時間只貫徹了一件事——在60年的時光裡堅持書寫愛情,並把這件事變成了一個時代的符號。
所以你不得不承認,她活成了一個“傳奇”。
人類無法創作超出自己認知以外的事物,所以任何藝術作品,都是基於現實的延伸。實際上所有的故事早就已經被講完了,所有的創作,不過是站在經典之上,用自己的生活經驗,尋找著自己所想寫的世界與時代的變體。
瓊瑤筆下的故事也是如此,“愛情至上”是永恆的主題,內容則隨著她的人生際遇而轉變,有悲劇有團圓,但總歸有些過於“理想化”。
因為她出身於那個時代,也受困於那個時代。
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在那個盛行“包辦婚姻”的時代,“自由戀愛”往往不不止關乎於“愛情”本身,更關乎於“自由”。在瓊瑤筆下,“自由戀愛”是角色們反抗封建遺毒、逃離舊社會框架的武器。
寫作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所以我們才能看到,瓊瑤所描繪出的男男女女,愛得轟轟烈烈、恨得坦坦蕩蕩。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自由戀愛”變成了普遍選擇,瓊瑤的那套戀愛觀,早已在時代的浪潮中變成了荒謬的戲碼。
然而一生飽受非議的瓊瑤,依舊那麼堅定,甚至用最“瓊瑤”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一生,以至於人們看到她告別的方式,在震驚之餘只覺得“如果是她,倒也合理”。
媒體用“輕生”這個詞形容瓊瑤的離世,但在看了她留下的遺書後,我覺得不該這麼講。她說:
時間已到 生命不會更好
不拖累所愛 也超越病魔
我心翩然自如奔放快樂
雖然說一個人遺書寫得好似乎有些不太妥當,但請原諒我的任性,這篇遺書中我並未看出任何對生命的遺憾乃至對死亡的恐懼,反而是那樣熱烈燦爛、那樣充滿了生命的活力,這太神奇了。
甚至在最後,她還不忘囑咐年輕人,說:年輕的你們,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一時的挫折打擊,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練」,希望你們經得起磨練,像我一樣,活到八十六、七歲,體力不支時,再來選擇如何面對死亡。
瓊瑤並沒有“輕生”,反而比任何人都熱愛生命,因此,她做出了對生命最嚴肅的決定,來結束自己的一生。
遺書看到最後,我的耳邊兀自響起了《當》的歌詞:“讓我們紅塵作伴活得瀟瀟灑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對酒當歌唱出心中喜悅,轟轟烈烈把握青春年華。”
醍醐灌頂。
真摯又熱烈的情感彷彿煙花一般在我腦中炸開,眼淚不受控制地奪眶而出,二十多年的不解在此刻化為烏有,令我肅然起敬。
這感覺不亞於《極樂迪斯科》最後出現伊蘇林迪竹節蟲的那一刻,所有的一切都濃縮在了一個意象裡,我願稱之為“藝術的奇蹟”。
然後我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自己好像變得比以前更感性了。
或許這就是人生,在每個階段都會被不同的事物觸動內心,哪怕是同樣的作品,時隔幾年再回頭去看,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所以我很少回顧已看過的作品,害怕毀了初見時的體驗。
又或許是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大多數人最後都活成了自己想象不到的慘樣,在三點一線的生活中被磨平了稜角與激情。
於是我越發覺得瓊瑤的厲害,她這一生確實如她所說:“我是「火花」,我已盡力燃燒過。”
你們可以罵她愛情觀扭曲、罵她敗壞社會風氣,但說實話,又有誰能像她一樣瀟灑走完這一生呢?
話又說回來,我覺得人在出生以後,就已經開始給自己寫遺書了,而瓊瑤的遺書,無疑十分精彩。
如今瓊瑤翩然離去,“有如雪花與火花同時綻放”,宣告著一個時代的落幕。
不知怎的,我突然羨慕起夏目漱石筆下的那隻貓,喝了酒後醉醺醺地掉進水缸淹死,讓整個故事戛然而止。
此時此刻,我更想“勸君更盡一杯酒”,敬你、敬我、敬瓊瑤、敬所有的轟轟烈烈。
將我們設為星標☆,點點在看
就可以及時看到文章和資訊啦
感謝大家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