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股市存在的最大意義是什麼?有人說是融資,我不這麼認為,因為沒有股市照樣可以融資。
根據資金來源可以把融資分成兩種,一是股權融資,典型如IPO、定向增發股票;二是債權融資,主要是銀行貸款和企業發行的債券。
從形式上也可以把融資分成兩類,一是直接融資,企業直接找願意出錢的借,股票、債券屬於直接融資;二是間接融資,借錢的不知道錢是誰給的,出借的不清楚錢借給了誰,透過中間人完成資金使用權的轉移,銀行貸款是最重要的間接融資方式,從這個角度來說銀行就是一資金中介。
哪怕現在A股已經成立了30多年,中國最主要的融資方式依然是間接債權融資,也就是銀行貸款。
根據央行公佈的2023年社融存量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末的社融規模為378.1萬億元,其中人民幣加外幣貸款共計237.1萬億元,佔融資總量的63%;企業債券餘額31.1萬億元,佔比為8.2%;境內股票餘額為11.4萬億元,佔比為3%。剩下的委託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等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銀行貸款。
股票融資規模相比銀行貸款是非常小的,而且國內大幾千萬家公司裡只有寥寥數千家大公司能夠在A股掛牌交易,絕大部分公司只有銀行貸款一條融資路徑。
此外,沒有股市的話老百姓的錢大機率會存入銀行作為定期存款,銀行照樣能夠透過間接融資把錢借給企業,不會因為沒有了股市股票融資的那部分餘額就消失了。
因此,融資是建立資本市場的目的之一但不是唯一目的,甚至可以說非現階段的主要目的。那麼為何要建立股市呢?我覺得是要搭建一個自由、便利買賣公司的平臺,讓中國老百姓有更多的金融投資選擇,也讓獨具慧眼者分享到被他看上的企業發展壯大過程中產生的鉅額紅利。
股市裡的紅利分兩種,分紅和資產增值。兩種都能實現是成熟市場的標誌;只有一種也不錯,至少這樣的資本市場存在吸引力;兩者皆不具備就有點麻煩了,更可怕的是成為一部分人套現牟利的工具。
最近幾年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根本不缺錢的公司或者上市前先透過分紅等方式把錢分完、靠募資來的資金還債,這種企業上市融資為的是什麼呢?是為了等到上市後股價升高後賣出一部分原始股套現。
不少大股東手裡的原始股股本只有2、3元甚至1元一股,而發行價可以到十幾元、幾十元甚至上百元,哪怕股票上市交易後跌破了發行價,解禁後(有些還未解禁就違規減持)賣出依然能夠賺得盆滿缽滿。
股民們把辛辛苦苦打工、省吃儉用積攢下的存款從銀行挪到資本市場,結果是替他們抬轎子,成為了別人實現財富自由的墊腳石。你說這是成熟資本市場應該出現的嗎?
資本市場聽著高大上,實際上和農貿市場有很多相似之處。人們願意來這個市場做交易,不管買的是股票還是農副產品都是基於能從交易中感受到公平並從中獲益的基礎。美股市場為什麼一直不缺參與者,不就是大家或多或少都能受益嗎?
相反,來市場做交易的賣家和買家會越來越少、交易量越來越低,整個平臺逐漸成為雞肋,希望大A切莫走上這條路。
以上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點贊,您的支援是對原創最好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