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報 晨曦 綜合整理
金融如何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最新發聲!
1月25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釋出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出席介紹金融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有關情況,並答記者問。
會上,肖遠企就房地產金融支援、中小金融機構風險處置、金融對外開放等問題進行了詳細闡述。
肖遠企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堅持把防控風險作為金融工作的永恆主題。穩妥防範化解重點機構、重點領域金融風險,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把握好時度效,有序推進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
堅持“兩個毫不動搖”,一視同仁滿足不同所有制房企合理融資需求,大力支援“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和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設。積極配合化解存量地方債務風險,嚴控新增債務。
堅持依法合規開展監管,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推動構建全覆蓋、無盲區的金融監管體制機制,切實提高金融監管有效性。
來看詳情——
房地產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影響
金融業責無旁貸、必須大力支援
肖遠企介紹稱,近一段時間以來,金融監管總局積極配合行業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從房地產市場供需兩端綜合施策,不斷加大金融支援力度。
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明確了“認房不認貸”的住房信貸政策。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釋出了金融支援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的“金融16條”支援措施,並研究確立首套房貸利率政策的動態調整機制,下調了二套房利率政策下限、引導銀行降低存量首套房貸款利率。這些政策措施對於做好房地產金融服務,穩住房地產市場合理融資需求,促進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已經並且正在發揮積極作用。
今年1月份,住房城鄉建設部、金融監管總局聯合出臺了《關於建立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的通知》,要求各地級及以上城市建立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搭建政銀企溝通平臺,推動房企與金融機構精準對接。
“房地產產業鏈條長、涉及面廣,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影響,與廣大人民群眾生活也息息相關,金融業責無旁貸,必須大力支援。”肖遠企稱。
目前,銀行對房地產融資主要有以下渠道:一是對房地產企業的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按揭貸款)。截至目前,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的餘額分別是12.3萬億元和38.3萬億元,2023年分別發放了開發貸款3萬億元、住房按揭貸款6.4萬億元,兩項加起來將近10萬億元。
二是銀行投資房地產企業債券,去年末銀行購買房企債券餘額4275億元,銀行投資房地產企業發行的債券金額較大,2023年比2022年增長了15%。此外,銀行在2023年還向房地產企業提供了併購貸款、存量展期貸款,這兩項加起來超過1萬億元。
在保交樓方面,金融監管總局積極配合住房城鄉建設部、人民銀行做好金融支援。截至2023年底,3500億元“保交樓”專項借款絕大部分都已經投放到專案,商業銀行還提供了相應的商業配套融資,確保“保交樓”任務完成。
肖遠企稱,金融監管總局將指導金融機構用好用足現有的金融支援政策,繼續做好房地產金融服務,保持房地產信貸整體穩定,滿足合理融資需求,為維護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貢獻和發揮金融力量。近期還將重點開展以下幾項主要工作:
一是加快推進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在城市政府牽頭協調機制下,按照公正公平的原則,向本行政區域內金融機構推送可以給予融資支援的房地產專案名單。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評估協調機制推送的支援物件,對正常開發建設、抵押物充足、資產負債合理、還款來源有保障的專案,要積極滿足合理融資需求;對開發建設暫時遇到困難但資金能夠平衡的專案,不盲目抽貸、壓貸、斷貸,要透過存量貸款展期、調整還款安排、新增貸款等方式予以更大力度地支援。
“近期,我們還將召開相關工作部署會,要求銀行儘快行動起來,在城市人民政府牽頭協調下,與住建部門一起,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加精準支援房地產專案合理融資需求。”肖遠企表示。
二是指導金融機構落實好經營性物業貸款管理要求。昨晚,金融監管總局與人民銀行一起聯合印發了《關於做好經營性物業貸款管理的通知》。《通知》允許銀行發放經營性物業貸款,對經營規範、發展前景良好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全國性銀行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基礎上,對這些房企發放的經營性物業貸款,在今年年底之前可以用於償還房企的存量貸款和他們發行的公開市場債券。
三是要繼續做好個人住房貸款金融服務。支援各地城市政府和住建部門,因城施策進一步最佳化首付比例、貸款利率等個人住房貸款政策,指導督促銀行更好服務廣大人民群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的融資需求。
四是指導和要求銀行等金融機構大力支援“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城中村改造等“三大工程”建設,並且要求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
嚴格執法、敢於亮劍
堅決打擊金融腐敗和金融違法犯罪
據肖遠企介紹,到目前為止,全國共有中小銀行3912家,主要是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和村鎮銀行等幾類中小銀行機構,總資產110萬億元,在銀行業整體總資產裡比例是28%。
3912家中小銀行的涉農貸款、小微企業貸款餘額分別是21萬億元、29萬億元,佔整個銀行業涉農貸款、小微企業貸款的比例是38%和44%。應該說,這些中小銀行是服務民營企業、小微企業、“三農”、鄉村振興的重要金融力量。
肖遠企表示,金融監管部門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與地方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密切協作,合力做好中小銀行的改革和風險防控,不斷提升中小銀行經營管理水平,重點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第一,強化公司治理,實現黨的領導與公司治理有機融合,最佳化股權結構,規範公司治理主體的履職要求,建立相互制衡、執行高效的公司治理機制,特別是要嚴防大股東操縱和內部人控制,嚴防利益輸送和違法違規的關聯交易。
第二,配合地方黨委政府,按照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三個過硬”的標準,選配選優地方中小銀行的高管和關鍵崗位的重要人員。加強對高管班子和人才隊伍的建設。要求大型銀行和全國性股份制銀行,以及一些頭部中小銀行,向其他地方中小銀行輸送人才、輸送技術。要加強對高管和關鍵崗位人員的行為管理,提升其政治素質、法治理念、專業能力,做好依法合規經營。
第三,分類施策深化改革。對於農村信用社體系,以轉換農村信用社省聯社功能定位、規範履職行為為重點,“一省一策”啟動實施農村信用社改革,改革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有的農信社改革方案已經國務院批准,有的正在積極組織實施,有的已經開業執行。對於城商行多措並舉、“一行一策”指導實施改革。總的目標是透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從根本上提升中小銀行長期健康經營發展的能力,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更好地服務千家萬戶,更好地防控好風險。
第四,要督促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中小銀行必須牢固堅守服務本地、服務小微、服務“三農”、服務鄉村振興的市場定位,要立足當地做精做細,深耕當地,因為中小銀行有天然的、熟悉當地的比較優勢。對於不顧風險,盲目求快求全的誘惑,中小銀行要有抵制和抗拒的意志和能力,要開展差異化特徵化的經營,把自己獨特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優勢發揮出來以後,中小銀行未來的發展前景相當廣闊的。
第五,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穩中求進、標本兼治,全面加強監管,防範化解風險。要嚴格中小銀行准入標準,嚴把股東、高管的准入資格,要嚴查資本金的來源,充分發揮資本在控制槓桿、配置資源和吸附損失方面的作用。要對風險早識別、早預警、早緩釋、早處置,要做到“四早”,堅持打早打小。要健全具有硬約束的糾正機制,對中小銀行也包括大中型銀行的風險,要在防和控上發力,對從嚴的風險要緩釋、要防範,最重要的還是控制新增風險。
要聚焦金融風險“關鍵人”“關鍵事”和“關鍵行為”,嚴格執法、敢於亮劍,堅決打擊金融腐敗和金融違法犯罪,要激發金融機構防控風險的內生機制,並進一步強化固化,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源頭上把風險防範好、控制好、穩定好。要積極培育弘揚中國特色的金融文化,堅決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取消外資股份比例限制
外資可持有銀行保險機構100%股權
肖遠企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以來,金融監管總局推出了50多項金融對外開放的措施,主要可以歸納為幾個方面:
第一,取消了銀行保險機構的外資股份比例限制,包括取消外資參股、收購、增資金融機構的股權比例限制。現在外國資本可以持有銀行保險機構100%的股權,實現完全控股。
“已經有這樣的機構,有外資獨資保險公司、外資控股理財公司和外資獨資貨幣經紀公司,還有外資獨資保險資產管理公司,這些都已經批准開業,目前他們的經營情況都比較良好。”肖遠企稱,《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裡關於金融業的相關限制措施,目前已經完全清零。
第二,大幅減少外資數量型准入門檻。過去有一些對外資銀行、外資保險機構准入中總資產規模的要求,對他們在經營年限的要求都已經取消,現在更注重外資投資綜合資質評估。
機構的型別也有極大豐富,現在各類外資金融機構,銀行、保險、經紀公司、理財子公司、資產管理公司都已設立,並且經營良好。現在已經有5家外資控股的理財子公司,在產品設計、風險防控方面也有很好的經驗和做法。現在外資銀行和保險機構的業務範圍跟中資已經完全一致,完全實現了國民待遇。
據肖遠企介紹,到去年年底,外資銀行在華共設立了41家法人銀行、116家外國及港澳臺銀行分行和132家代表處,營業性機構總數量已經有888家,總資產已達到3.86萬億元。境外保險機構在境內已經設立了67家營業性機構和70家代表處,外資保險公司總資產達到2.4萬億元,在境內保險行業總資產比例已經達到10%。外資金融機構深度參與我國經濟金融發展和金融市場執行,已經成為中國金融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我們會進一步對標國際高標準經貿協議中金融領域相關規則,繼續堅定推進金融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在落實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堅持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原則,歡迎各類外資機構和長期資本來中國展業興業。”肖遠企表示,鼓勵外資金融機構與中資同行在股權管理、產品開發,比如技術以及人才交流培訓等方面開展廣泛合作。
肖遠企還稱,非常歡迎在財富管理、資產管理、資產盤活處置以及應對氣候變化、綠色金融、可持續經營等方面有專業專長的外資機構來華開展不同形式的全方位合作。金融監管總局也支援外資金融機構深度參與上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大門一定會一如既往,越開越大。
編輯:喬伊
稽核:木魚
版權宣告
《中國基金報》對本平臺所刊載的原創內容享有著作權,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授權轉載合作聯絡人:於先生(電話:0755-82468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