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財經相簿/供圖 黃翔/製表 陳錦興/製圖
證券時報記者 黃翔
本週,在多項重磅利好加持下,A股三大股指迎來強勢反彈,滬指僅用3個交易日就收復了2900點,部分個股連續漲停,其中尤以中字頭、地方概念股等表現最為搶眼。券商機構認為,隨著政策組合拳持續出臺,市場信心逐步重燃。
“中字頭”概念連續大漲
回顧本週市場,滬指在週一收出大陰線後,週二又在盤中一度跌至2724點新低,在整個市場悲觀情緒濃厚之際開啟反彈,週三滬指強勢收復2800點,週四滬指再度大漲3.03%收復2900點,週五也在震盪後收紅。從個股表現來看,本週“中字頭”和央企個股成為市場中流砥柱。
據統計,本週排在上市公司漲幅榜前十名的分別是中紡標、、許昌智慧、特發信息、中鐵裝配、九鼎投資、深華髮A、*ST左江、天紡標、中華企業。
其中,漲幅最高的北交所公司中紡標,周內曾連續2個交易日收穫30CM漲停。而以中紡標為代表的“中字頭”概念在本週內連續大漲,部分個股更是連續一字板漲停。
1月24日,國務院國資委產權管理局負責人謝小兵在國新辦新聞釋出會上表示,將進一步研究把市值管理納入中央企業負責人業績考核。在這一訊息刺激下,“中字頭”板塊大漲,隨後大金融板塊,保險、券商紛紛異動,進一步助力股指反彈。
本週四,一系列利好相繼推出。先是央行宣佈降準0.5個百分點,提供流動性1萬億元。隨後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表示,“建設以投資者為本的資本市場”,“透過應用市場化增持、回購等手段傳遞信心、穩定預期,加大現金分紅力度,更好地回報投資者”。當天,“中特估”板塊迎來爆發,中國聯通漲停,中國石油也時隔多年後再現漲停。
當前,央企在A股市場中的影響力不可小覷。資料顯示,全A股市場中,央企以9%的數量佔比達到34%的市值佔比。目前A股市場中,除了綜合與美容護理行業外,其餘29個行業均有上市央企。尤其在銀行、石油石化和通訊行業,分別達到約6.96萬億元、3.46萬億元和2.98萬億元的市值,累計市值佔比接近50%。
中信建投認為,央企是穩經濟、穩資本市場的領頭羊。市值管理納入央企負責人業績考核,是繼“一利五率”後央企吸引資本市場的重要舉措,加上央行降準等多重政策催化下,建議重點關注“中特估”新一輪機會,策略上關注分紅、股票回購、併購重組等思路。
地域概念股“繁花”綻放
本週,全國進入地方兩會時間,不少省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乾貨、亮點受到關注,受此帶動,上海本地股、深圳本地股、海南自貿區等地域概念熱度高漲。
日前,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快自貿試驗區及臨港新片區建設,落實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總體方案“80條”,深化電信、金融、醫療等領域開放。1月2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介紹了《浦東新區綜合改革試點實施方案(2023-2027年)》提出的五方面重要舉措。
受此影響,一批上海本地股快速上漲,本週十大牛股中的上海凱鑫、中華企業便是其中的“繁花”,上海凱鑫在週三至週五連續收穫3個20CM漲停。此外,華建集團、上海鳳凰、浦東金橋、暢聯股份等悉數走強。
除上海外,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軍25日表示,今年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將聚焦保障自貿港封關運作準備,靈活運用自貿港法規、經濟特區法規、一般地方性法規制定權,加強制度整合創新立法。26日,海南板塊中海峽股份、京糧控股、海南高速、海汽集團、海南瑞澤和福建板塊平潭發展漲停。
目前,地方兩會正在召開,各省市陸續披露政府工作報告和產業規劃政策,多個省份在部署2024年重點工作時著重提到國有企業改革。A股市場上“地名+國資”組合的概念成為資金關注熱點。
地產產業鏈繼續走強
房地產產業鏈也迎來利好加持。近期,央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住建部等部門相繼出臺了有利於房地產融資的政策,或積極表態支援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1月26日,Wind房地產指數上漲3.03%,112只成份股裡,共有99只上漲,僅9只下跌。近三日,房地產板塊總體市值增長近1400億元至1.18萬億元。
券商調研顯示,2024年以來“三大工程”推進速度明顯加快,或將對房地產投資形成拉動。房地產板塊當前估值水平、配置比例、市場預期和行業基本面都處於較低水平,政策視窗期值得關注,同時,投資強度高、佈局區域優、機制市場化的強信用房企受到青睞。
華泰證券認為,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表示對地產“責無旁貸”,融資支援力度再度強化,本次監管層表態立意鮮明,強調房地產行業重要性,“大力支援”“責無旁貸”的表述凸顯對房地產支援力度的強化。部委的一系列表態有望推動市場信心修復,為板塊提供估值修復空間。
各方樂觀展望後市
資金面上,本週主力資金合計淨流出321.51億元,但北向資金呈淨流入之勢,金額合計為121.02億元。而此前3周,北向資金則是連續淨流出。
資料顯示,本週有6個行業主力資金淨流入,非銀金融行業主力資金淨流入規模居首,該行業本週上漲5.83%,合計淨流入資金17.31億元;其次是房地產行業,一週漲幅為8.98%,淨流入資金為16.53億元。
個股中,本週共有1661只資金淨流入,淨流入資金最多的為中國石油,淨流入資金7.76億元,中國聯通、保利發展等緊隨其後。淨流出資金規模居前的個股為TCL中環、貴州茅臺、隆基綠能,分別淨流出資金12.92億元、10.71億元、10.61億元。
近期,政策組合拳頻出,市場信心逐步提升,各界對後市展望樂觀。
國聯證券分析,底部第一波行情通常以超跌品種的反彈為主要特徵,而統計規律表明,降準後往往成長風格佔優,兩個短期邏輯都支撐成長股的短期修復行情。待流動性修復帶來的超跌反彈結束後,市場中期走勢仍取決於宏觀預期是否能被扭轉。
中信證券認為,市場情緒已經處於底部,伴隨更多針對性政策落地,社會預期也將逐步修復,場外增量資金也將逐步入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