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忻州全市生產總值完成1020.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1-9月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降幅較1-8月份(-4.2%)收窄1.3個百分點,呈現一定態勢的恢復。
從煤與非煤看,煤炭工業增加值增長3.8%,非煤工業增加值下降15.5%。主要產業中全市規上原煤產量9974萬噸,增長5%;發電量414億千瓦時,增長11.8%;煤層氣4.3億立方米,下降0.6%。現在我們一起來看忻州各地前三季度的經濟表現。
忻府區1-9月GDP為178.5億,增長5.8%。忻府區前三季度經濟總量位居全市首位。同時其經濟增速表現出色,超出全市4.2個百分點。忻府區的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8%,表現較為出色。忻府區是太忻一體化經濟區忻州區的橋頭堡,經濟發展在全市處於領先態勢。
原平市(143.8億)和河曲縣(136.5億)兩地1-9月GDP均在140億左右。原平縣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長下降0.2%,是全市僅有的三個負增長地區之一。雖然總量上原平位居全市第二,但是河曲縣已經拉近了差距。河曲縣前三季度經濟增長達到5.4%,表現較為出色。河曲縣作為煤炭和能源重鎮,在加快產業升級的同時,在新能源材料、裝備製造、節能環保材料等產業上加快培育步伐,為經濟增長創造更多動能。
保德縣1-9月GDP為95.9億,增長1.3%。保德縣前三季度的經濟總量未能衝上百億大關,這也是因為增速方面表現不夠理想。煤電鋁鎂建氣等產業是保德縣的經濟基礎。保德要持續在主導產業發展上下功夫,穩固經濟結構,從而推動經濟恢復增長。
寧武縣(84.8億)和繁峙縣(68.5億)兩地GDP均在70億左右。兩地前三季度的經濟增長均不理想。寧武增長僅為0.3%,繁峙更是下降3.6%。煤炭工業始終是寧武的支柱產業,加快煤炭產業的升級是確保寧武經濟增長的關鍵,但是加快非煤產業的發展也是寧武未來經濟穩定的基礎。
定襄縣(57.9億)、代縣(52.5億)、五臺縣(46.4億)三地GDP均在50億左右。定襄前三季度經濟增長4.4%,是全市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之一。而代縣則下降14.5%,增速位居全市墊底。
靜樂縣(38.0億 )和岢嵐縣(37.0億 )三地GDP均在30億級別。岢嵐縣增速達到5.75%,表現較為出色。五寨縣(26.4億)、偏關縣(25.9億)、神池縣(21.4億)三地GDP均在20億級別。神池縣前三季度經濟增長8.0%,雖然總量不高,但是勝在增速表現出色。
忻州各地前三季度的經濟表現差距較大,多個地區表現不佳。對於忻州各地前三季度的表現,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