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邱利 陳鋒 北京報道
市場情緒低迷之際,A股陸續傳來積極訊號。開年以來,上市公司股份回購熱情高漲,多家上市公司實控人、董事長“喊話”增持自家股票,為市場注入增量資金;與此同時,港股1月份回購規模再創新高,近99家公司斥資超240億港元“抄底”。
“回購股票是上市公司對市場低迷的一種積極應對。”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當前市場環境下,上市公司透過回購向市場傳遞積極訊號,有助於增強投資者信心,穩定股價。
A股“登出式回購”漸多
1月30日,為提振市場信心,維護投資者利益,超過18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股票回購預案,包括順豐控股、海通證券、傑瑞股份等個股,分別擬回購不超10億元、6億元、2.5億元。
與此同時,還有近13家上市公司實控人、董事長或控股股東發出提議,建議動用“真金白銀”從二級市場增持股份,並表達了對自家股票的看好。
Wind資料顯示,截至1月31日,A股年內已有480家公司出手回購股票,累計回購金額超145億元。其中千億家電龍頭格力電器出手最“闊綽”,年內回購金額高達9.87億元,寧德時代、三安光電、東方財富回購金額也居前,分別為7.39億元、6.89億元和4.21億元。
與以往不同,A股“登出式回購”漸成新趨勢。今年1月以來,安圖生物、天富能源、中文傳媒、華泰證券、南山鋁業、東軟集團等多家上市公司先後披露了登出回購股份相關公告。
對於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將回購股份用於登出的現象,全聯併購公會信用管理委員會專家安光勇向《華夏時報》記者表示,登出減少註冊資本的回購,旨在減少公司的股本規模,提高每股收益水平,從而提升公司的市場價值,進一步提振投資者信心。
港股1月回購額創新高
無獨有偶,港股也正掀起“回購潮”,Wind資料顯示,截至1月31日,年內已有99家公司出手回購股票,累計回購金額高達242億港元,同比大漲近230%,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騰訊控股今年以來已經13次出手,回購耗資近98億港元,佔港股總回購額的40%,成為名副其實的“回購王”。緊跟其後的是美團,年內累計回購金額高達32億港元,這也是美團上市以來首次開啟回購之旅。此外,滙豐控股、友邦保險、小米集團、快手年內累計回購金額也位居前列,分別為31.55億港元、24.48億港元、14.84億港元和5.33億港元。
業內人士指出,近期出現的回購“井噴”現象,有望提振市場信心,從回購的原因來看,一方面是對公司未來業績有信心,另一方面也是認為當前公司估值較低。
柏文喜指出,上市公司積極回購股票,一方面是對自身股價和未來發展前景有信心;另一方面,回購股票可以作為公司的一種股息分配方式;同時也能完善公司長效激勵機制,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提升公司的業績。
“回購股票通常是因為公司認為其股價被低估,透過回購可以提升股價,進而提升公司的整體價值。這也表明公司有充足的現金流和足夠的財務實力來執行回購計劃。”柏文喜表示。
春季行情或逐步到來
1月31日,A股市場再遭重挫,截至收盤,滬指失守2800點關口,創業板指報收1573.37點,1月份累計下跌16.81%;港股方面,恒生指數報收15485.07點,恒生科技指數報收3005.80點,本月累計下跌20.15%。
上市公司密集推出回購計劃,是否意味著市場見底訊號?博時基金表示,2018年以來,A股股票回購金額和數量均呈現增加趨勢。縱觀歷史,回購潮的出現,往往也是市場處於相對低位之際,A股市場的回購具有“逆週期”特徵,往往在股市走低時集中回購。
展望2024年,柏文喜表示,如果宏觀經濟環境持續改善,政策方面支援力度加大,那麼A股上市公司的“回購潮”勢頭可能會繼續保持。
對於A股和港股後市行情,多家機構持有樂觀態度。光大證券在研報中指出,A股春季行情或將逐步到來。經過前期的調整,當前A股市場具有較高的價效比。疊加近期政策不斷髮力,今年市場的春季行情有望逐步到來;港股市場的估值處於歷史底部,恒生指數的PE和PB估值均處於歷史相對低位,具有較高的價效比和安全邊際。在當前政策積極發力下,港股市場有望逐漸企穩回升。
長城基金研究部副總經理儲雯玉表示,“中字頭”板塊有望成為新主線。首先,政策利好有望加速央企的估值重塑,市值管理舉措若能按期匯入,疊加回購、分紅等積極措施,將對中字頭企業的市值形成有力支撐。其次,基於“一利五率”的經營指標,近年來央企估值普遍有所提升,有望為中字頭板塊行情的延續提供基本面支援。最後,在穩增長定調下,逆週期調節政策有望帶來良好的市場環境,提振整體市場情緒。
責任編輯:麻曉超 主編:夏申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