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陳月芹 在住建部明確“充分賦予城市房地產調控自主權,各城市可以因地制宜調整房地產政策”後,1月27日上午9點,廣州便印發《關於進一步最佳化廣州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政策措施的通知》,調整了限購政策。
一位政府人士透露,這類政策檔案一般須經住建部門內部初定,分管局領導、主要領導審定,並在房地產調控領導小組的主要成員單位內部徵求意見,再經市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最後由市府辦正式發文。而通知原文的落款時間為1月25日,從檔案成文到印發,僅花費不到3天時間。
此次廣州對樓市限購再開三道閘:一是取消120平方米以上住房限購;二是在限購區域內,居民把房子掛牌出售或出租的,可以核減家庭住房限購套數,即支援賣一買一、租一買一;三是商辦取消限購。
這一鬆綁調控的思路與廈門、蘇州、成都等城市一致,即逐步放鬆庫存壓力大的郊區以及城區大戶型專案的限購條件。
早在2023年9月,廣州已將限購區域縮小至越秀、海珠、荔灣、天河、白雲(不含江高鎮、太和鎮、人和鎮、鍾落潭鎮)、南沙共六個區。廣州戶籍居民家庭在上述6區限購2套房,非本市戶籍居民家庭限購1套住房,但條件從提供5年個稅或社保縮短為2年。
至此,廣州最新的限購政策將限住哪些人?
一是非廣州戶籍、社保不足2年,且欲買限購六區120平方米以下房源的居民/家庭;
二是廣州戶籍,已在城區擁有2套房,且還想買一套120平方米以下房源,並無意將現有房產掛牌出售或出租的居民/家庭。
需要注意的是,賣一買一、租一買一併不需要完成實際交易,將自有住房辦理房屋租賃登記備案手續,或者在廣州市存量房交易系統取得房源資訊編碼並掛牌“計劃出售”的居民或家庭,即可獲准增加一套購房資格。
從2023年下半年以來,廣州正在向北上深以及其他城市示範因地制宜調整房地產政策的“廣州速度”,極力掃平限制居民購房的阻礙。
這一系列組合拳包括:2023年8月30日,廣州在一線城市中首個官宣“認房不認貸”;9月20日,廣州打響一線城市放鬆限購的第一槍,取消番禺、黃埔等區域限購,限購區社保年限也從5年改為2年,同時二手房增值稅免徵期由“5年改2年”;同年11月14日,廣州宣佈公積金貸款首套房最低首付比例降至兩成。
除了購房端,廣州在土地端也逐步撤除限制條款,於2023年11月正式取消土拍限地價封頂搖號,改為價高者得。
此外,廣州也正透過一系列城中村改造啟用購房需求,是首提房票安置的一線城市。2024年1月5日,廣州首批房票落地,允許房票全市通用,允許轉讓,到期未用也可申請兌換成貨幣,打破了“原址回遷+發放現金”這兩種傳統的補償格局。
相較之下,100公里以外的深圳仍按兵不動,僅在2023年9月取消認房不認貸,調整了離異三年內再婚或復婚家庭的購房套數限制,同年11月調整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最佳化普宅認定標準,並未對限購區域、社保年限等做出放鬆動作。
國家統計局資料透露出廣州進一步鬆綁樓市限制政策的緊迫性,2023年新房環比連跌7個月,同比的下跌週期達12個月。2023年12月,廣州二手住房價格指數環比下跌1.5%,在70城的跌幅榜排名第四位。根據克而瑞的統計,2023年12月廣州的新房去化率只有18%,而北京、上海在50%左右。
市場去化壓力較大,反饋在最新的土拍結果上,廣州於2023年底推出的白雲區金沙洲和天河區黃村兩宗地塊,原定於2023年12月29日競拍,後延期至2024年1月9日競拍,最後仍以流拍告終。
版權宣告:以上內容為《經濟觀察報》社原創作品,版權歸《經濟觀察報》社所有。未經《經濟觀察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映象,否則將依法追究相關行為主體的法律責任。版權合作請致電:【010-60910566-1260】。
陳月芹經濟觀察報記者
資深記者
城市與不動產新聞中心華南組負責人
新聞線索請聯絡:[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