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來源: 本文摘編自《探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金融方略》 責編 | 金木研 排版 | 五月 第 8013 篇深度好文:5560 字 | 14 分鐘閱讀
宏觀趨勢
筆記君說:
要是給2023年一個關鍵詞,那就是卷!
經濟增速放緩,市場增量減少。身處內卷時代的我們,付出的越來越多,得到的越來越少。
我們該如何擺脫內卷?如何降本增效?出路在哪?
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常務副主席、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認為建立中國統一大市場,是擺脫內卷、脫離當前困境的重要途徑。
黃奇帆認為,關於中國統一大市場的建立,我們具備先天優勢,但仍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
由此,黃奇帆提出三大解決方案,對症下藥。
一、統一大市場的建立,要立足於工業製造業
中國是世界上超大規模的單一市場,獨一無二的規模優勢是中國工業製造業參與全球競爭的核心競爭力。
經過多年的發展,中國製造業的效益和結構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仍存在製造業佔比過早、過快下滑,品種質量國際競爭力總體偏弱等突出問題。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能源革命正在重塑全球發展格局。製造業是創新的主戰場,要把製造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為中國成為世界工業強國、科技強國做出不懈努力。
中國的工業體系具備全工業門類、超大規模和單一市場這三大特徵,是我們先天的優勢。
1.全工業門類
經過70多年的發展,中國建成了門類齊全、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包括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從航空航天、工程機械等重工業裝備,到紡織、食品、傢俱等輕工業產品都能夠生產,已經成為全球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所列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
齊全的工業門類和健全的工業體系意味著中國擁有完備高效的產業配套能力,形成了眾多富有韌性的產業鏈叢集。
2.超大規模
中國擁有14.11億人口,佔全球總人口近20%。
中國是否一定會構成全球超大規模的消費市場?並不一定。
人口規模只有在人均GDP等於或大於全球人均GDP的時候,才會形成與人口規模比例對稱的全球消費市場。
在1980年,中國GDP只佔全球規模的1%,人均GDP只有200多美元,當時儘管有10億人口,但並未構成全球超大規模的消費市場。
當時中國的人口紅利主要體現在具有全球最充分的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上。正是這種人口紅利,再加上改革開放的制度紅利、全球化紅利,推動了中國幾十年來的快速發展。
到2010年,中國經濟規模超過日本位列全球第二,中國每年的進出口貿易位列全球第一,製造業增加值連續11年位列世界第一,500種主要工業品中40%以上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
近年來,我國人均GDP接近並超過了全球1.1萬美元的人均GDP,我國的人口紅利才真正構成了全球超大規模的消費市場優勢,產生了規模效應。
如果某一類產品中國無法自給,要靠進口,就會產生全球近20%人口的市場需求;如果某一類產品中國自給自足,就相當於覆蓋了全球近20%人口的市場份額,再加上一部分產品出口海外,假設出口份額佔到全球的10%,就等於中國的供給佔到全球的30%。
基於此,我們可以非常客觀地說,當今中國的人口紅利,在繼續保持勞動力比較優勢的基礎上,已經更多地轉變為規模優勢,成為中國在全球經濟競爭中的核心優勢之一。
3.單一市場
單一市場是指法律體系統一、稅務體系統一、商業規則統一、語言文化統一的市場。
中國就是典型的單一市場,遵守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體系,漢族人口在中國人口民族結構中佔據主體地位,佔中國總人口的91.11%,有助於各民族和諧穩定均衡發展,漢語作為官方語言全國通用,商業規則、市場環境大體上是一致的。
與此同時,全球也有很多國家雖然體量不小,但並非單一市場,比如印度。
印度說起來是一個擁有14億多人口的大國,但實際上可以說是一個碎片化的市場。
印度自稱聯邦制國家,每個邦擁有較大自治權,在憲法之外還有各自的法律體系和商業規則,各邦之間要素、商品的流動面臨重重壁壘:
印度有100多個生活習慣各不相同的民族,其中人數最多的印度斯坦族僅佔總人口的46%;
印度的宗教數量繁多,包括印度教、伊斯蘭教、錫克教、耆那教、天主教、佛教等,各個宗教之間的關係錯綜複雜;
印度還通用多種語言,僅印度官方通用語言就多達22種,有121種語言的使用人口都在1萬人以上。
此外印度還殘存著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的影子,將人分為五等,不同等級的人群之間也不是統一的市場。可以說,印度是由若干個大大小小的“碎片化”市場構成的。
對類似印度那樣的“碎片化”“散裝”市場,跨國公司每進入一處都要重新開拓,會帶來額外的成本。
而單一市場意味著一家企業如果探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商業模式,就可以在不進行大量額外投入的情況下對整個市場進行平移複製,與一個個“碎片化”或“散裝”市場相比,自然能夠大幅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二、超大規模的市場優勢,是中國工業的核心競爭力
正是全門類、超大規模和單一市場這三大特徵,造就了中國工業獨一無二的強大競爭力。
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產業競爭優勢一般包括以下幾種:
因技術領先形成的技術優勢;
因勞動力供給充足、成本低廉,形成了勞動力比較優勢;
因某種資源稟賦,比如石油、天然氣、礦物資源等形成的資源優勢。
而中國工業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就在於規模優勢,這將產生三方面的積極影響。
第一方面,可以攤薄六項成本。
人們常常有一個傳統觀念,就是中國製造業的核心競爭力就在於勞動力成本低廉。
這沒有問題,但實際上勞動力成本在製造業總成本中的佔比一般就在10%~15%,勞動力成本高一點或低一點只能影響總成本的幾個百分點。
儘管勞動力成本在部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加工中佔到40%左右,但是在大部分裝備工業、耐用消費品工業和重工業等製造業中,由於原材料成本較高,廠房、裝置等固定資產投資較大,勞動力成本的比重並不很大。
而一旦形成規模效應,就能夠大幅攤薄製造業的六項成本。
一是研發成本,隨著產品產量的增加,均攤到每一件產品上的科研成本就會大幅下降,企業也就能投入更多資金進行原始創新、科研開發。
二是固定資產投資成本,生產製造需要投入廠房、生產線、裝置等固定成本,產量越大,單位成本就越低。
三是採購成本,無論是商品、材料,還是部件,採購的批次越大,打折降價的係數越大,採購成本也就越低。
四是人力成本,一旦形成規模效應,勞動生產率就會有較大幅度的提高,勞動力成本也會被攤薄。
五是物流成本,包括運輸、倉儲、中轉、裝卸等環節的費用都會隨著規模擴大而攤薄。
六是市場開拓成本,每進入一個新市場都要進行相應的市場調研、使用者分析、產品定位、渠道拓展等。
中國本身是一個單一市場,同一套策略、同一種產品就可以在全國範圍內推廣,大大降低了市場開拓費用。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講,規模優勢可以影響到整個製造業成本的30%~40%,一旦達到了充分的規模,就可以把價格壓低30%~40%,以價格優勢打敗外國競爭對手。
第二方面,具有強大的“引力場”效應。這種“引力場”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從需求的角度看,超大規模市場意味著超大規模的本國消費市場和超大規模的進口貿易量。
從本土消費看,2020年中國消費品零售總額為5.683萬億美元,美國為6.215萬億美元,中國已相當於美國的91.44%,並會在不久的將來超過美國。
從進口貿易看,中國未來十年累計商品進口額有望超過22萬億美元,服務進口總額將達5萬億美元,兩者加起來超過27萬億美元,這個“巨大的蛋糕”吸引著全球跨國公司到中國開拓市場。
二是從生產角度看,超大規模市場意味著市場分工可以更加深化,有利於全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甚至各工序之間都可以透過分工和專業化形成相互巢狀、共生的產業鏈叢集。
一旦某個或某幾個鏈主企業落戶某地,就會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跟著落戶,因為市場規模足夠大,哪怕是做普通的紐扣、打火機都可以形成規模化配套能力。這也是中國有很多“塊狀經濟”“產業叢集”的重要原因。
三是從時間角度看,超大規模市場意味著供給和需求互促共生現象將會十分顯著。
不僅需求端在不斷地更新升級,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去“供給”;而且由於作為供給端的生產本身具有“學習效應”,將會帶來越來越多的創新產品,也就是說“供給”也在創造“需求”,二者互相促進,相互吸引。
需要注意的是,那些在低端市場中拼殺出來的企業,一旦有機會進入高階市場,就可以藉助市場需求進行技術迭代,從而佔領高階市場。
所以美國對中國斷供高階晶片其實是殺敵一千、自損兩千的昏招兒,最後的結果必然是美國企業在丟掉中國市場的同時,其自身的產業也會因此失去競爭力。
第三方面,具有穩定預期的“大海效應”。
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指出:“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大海有風平浪靜之時,也有風狂雨驟之時。沒有風狂雨驟,那就不是大海了。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習近平總書記講的這個“大海”,就是指中國經濟的超大規模。
一方面,與小國經濟不同,在面臨外部衝擊時,超大規模市場可以讓本國經濟具有更大的內迴圈餘地,具有更強的抵禦外部風險的能力。
一般的“狂風驟雨”無法掀翻這個“大海”。我們之所以能夠經受住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皆源於此。
另一方面,超大規模市場意味著產業發展、區域發展的差異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減少衝擊影響的效果,區域性的內部衝擊不易在全國形成共振效應;部分行業、部分割槽域發展面臨困境,並不會對宏觀經濟總體穩定產生巨大沖擊。
這一條已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得到了充分驗證。對企業來講,對基本面的預期十分重要。中國經濟的超大規模造就了其如“大海”般穩定。
總的來看,全工業門類、超大規模、單一市場的特點,賦予了“中國製造”獨一無二的規模優勢,是中國製造業在全球佔有重要地位的關鍵所在。
會極大地影響全球供需格局,進而帶來原材料價格、全球加工分配、產業配套等一系列劇烈變化。
中國無法制造的產品,往往會被海外企業壟斷並收取高價;中國能夠生產的產品,就會打破海外壟斷,並且憑藉規模優勢大幅壓低產品價格。
從直徑18米、6層樓高的大型盾構機,到直徑2.3毫米的筆尖鋼線材;從全球領先、彰顯大國實力的國之重器到深入千家萬戶、老百姓餐桌上尋常可見的食品,類似的例子不勝列舉。
近十年來,這一現象越發明顯。這是中國超大規模單一市場的威力所在。美國一些企業和政客很難理解為什麼中國的產品這麼便宜,所以老是對中國企業搞所謂的反傾銷調查。
實際上,他們不理解中國市場的特徵。倒是那些在中國投資的跨國公司嚐到了甜頭,一直看好中國市場,即使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下,還是加大了對中國的投資。
從這個意義上講,那些鼓吹與中國脫鉤的想法是短視的。
三、解決市場分割問題,就能形成統一大市場
中國雖然已經是全世界工業門類最全的、超大規模的單一市場,但也存在市場分割的問題。
該如何解決市場分割的問題,形成一個統一的大市場?主要就是三招。
1.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如果說要素市場化改革是在要素層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那麼統一大市場則是從市場主體所處的營商環境層面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中國的市場經濟是在對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進行改革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的,經歷了一個發展發育的過程。
儘管經過多年的改革,市場經濟的“四梁八柱”已經豎了起來,但市場經濟體制還須進一步完善。
更何況中國搞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筆者的理解是:
有為政府才能催生有效市場,像中國這樣的超大市場、轉型中的經濟體,必須發揮政府在提供基礎性制度、基礎性市場設施、要素資源市場化方面的積極能動作用,以市場制度的有效供給促進形成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的全國統一大市場。
唯其如此,才能真正把中國這一超大規模單一市場的威力、活力完全釋放出來。
2.要促進區域良性競爭、協調發展,對區域競爭的負面效應進行系統的矯正
實施這種矯正從目前看已經具備了技術條件,也是順勢而為。
從技術看,近年來,各地在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社會信用制度建設等方面都做了大量的工作,現在要做的是統一標準、統一規則、統一介面,讓市場主體無論在哪裡都能享受到同樣的制度供給。
從趨勢看,隨著中國市場的發育,地區之間的競爭日益從過去圍繞低端產業的同質競爭,向依據各自的比較優勢進行深度分工的差異化競爭轉變。特別是在數字經濟全面與實體經濟融合的大背景下,各地的比較優勢正在深刻調整。
過去,昆明的鮮花只能在本地消納,需要人們到昆明去賞花。現在得益於冷鏈技術的進步、航空運輸的便捷和電商平臺的加持,昆明的鮮花隔日,甚至當日就能被送到上海、北京、深圳的家庭。
這是因技術擴散(比如深圳的冷鏈技術)、商業模式創新(杭州的電商平臺)帶來的市場覆蓋範圍擴大(把昆明的鮮花配送範圍由本地擴充套件到全國)的典型案例。這樣的事情,若沒有統一的大市場是不可想象的。
這也讓欠發達地區獲得了新的比較優勢。換言之,推進統一大市場建設正是要讓更多這樣的、在過去不可能的事情成為可能。
3.以開放倒逼改革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一方面源於加快形成供需互促、產銷並進、暢通高效的國內大迴圈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更好參與國際大迴圈的需要,是以國內大迴圈的高效規範、公平競爭、充分開放來牽引國際大迴圈,進而滿足世界經濟穩定增長、可持續增長的需要。
RCEP即將正式生效,未來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服務貿易的市場準入大幅放寬,非關稅壁壘大幅減少。中國還申請加入CPTPP。
隨著中國參與的自由貿易協定越來越多、標準越來越高,中國在開放的過程中不斷與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對接,將形成一個統一高效的大市場,進而更好地參與國際大迴圈、國際競爭,形成吸引集聚全球要素資源的“引力場”。
只要把這三方面的措施落實到位,相信中國統一大市場的建設一定能夠取得成效。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