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來,海工行業景氣度上行,造船企業業績水漲船高。
1月29日晚,中國船舶(600150)釋出2023年年度業績預增公告,預計2023年度實現淨利潤27億元至32億元,同比增加1470.95%至1761.87%,扣非後,預計虧損最多5億元,上年同期扣非淨利潤為-2.75億元。
中國船舶表示,去年由於子公司處置海工平臺產生非貨幣性資產交換損益及收到政府補助等事項,因此本期非經常性損益金額為32億元左右。同時,2023年全球新造船市場整體保持良好發展態勢,隨著前期低價船訂單的逐漸出清,公司手持訂單結構不斷改善。
去年12月,中國船舶公告,子公司外高橋造船與控股子公司廣船國際於12月5日在國際海事會展現場與海外公司簽訂了多艘10800車LNG雙燃料汽車運輸船(PCTC)新造船合同,合同總金額約14.6億美元。據悉,以即期匯率計算,該合同金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約佔中國船舶2022年營業收入的17%,這也成為了全球首次突破10000車位超大型汽車運輸船訂單。
德邦證券研報指出,廣船國際目前PCTC手持訂單達29艘,穩居全球第一位,且交船期已排至2028年年底。2023年,廣船國際已成功建造交付2艘7000車PCTC,並透過在建造中不斷最佳化生產流程,提高生產效率,將使後續船的建造越來越快。外高橋造船今年以來也承接了多型PCTC訂單,目前PCTC手持訂單數量達16艘,同時也在加快推進相關專案的前期生產技術準備和生產的詳細策劃等工作。
當前造船業景氣上行,券商分析認為,2023年以來新船價格持續攀升,全球新造船市場在更新需求的支撐下仍將保持較高活躍度,同時目前船位供給緊張,且訂單向頭部企業聚集的競爭特徵明顯,也給了船企一定的議價空間,預計2024年新船價格仍將繼續維持相對高位。
造船行業欣欣向榮,多家上市公司在過去一年裡也普遍收穫頗豐,並且產業鏈企業也受到提振。
日前,中國動力釋出業績預告,2023年預盈6.5億元到8.2億元,同比增加95.38%到146.48%。該公司表示,業績預增的主要原因,一是船舶行業回暖,柴油機板塊子公司銷售規模擴大,訂單大幅增長,且主要產品船用低速發動機的價格也有所增長,毛利率得到提升;二是訂單增長導致預收款大幅增長,財務費用有所下降,另外匯兌收益同比大幅增長。
江龍船艇也釋出公告,2023年預盈3000萬元至38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9.01%至190.08%。該公司提到,業績增長一部分原因來自海洋先進船艇智慧製造專案完工,生產能效進一步提升,產值和利潤雙增長。
產業鏈方面,亞星錨鏈在1月29日晚公告,2023年預盈2.16億元至2.54億元,同比增幅為45%至70%。其表示,去年船用錨鏈和海洋石油平臺繫泊鏈及連線件銷售收入增長,同時國產替代也為公司帶來利好。
日前,華菱鋼鐵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在造船和海工領域,公司子公司華菱湘鋼產品先後透過全球10國船級社認證,為全球主要造船企業船板的主力供應商,為全球最大的寬扁淺吃水型半潛駁船、世界最先進的超深水雙鑽塔半潛式鑽井平臺——“藍鯨1號”鑽井平臺等重點工程供貨商,在該細分領域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市佔率連續多年保持行業前列,造船板年銷量超過百萬噸。
中金公司研報認為,造船需求中長期向好,疊加船齡到期和新環保政策帶來替換需求,看好未來一段時間造船訂單量穩定、價格持續景氣,同時2024年是完工高價船全面交付的一年,造船企業效益有望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