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訊 記者張小玲 攝影記者趙炎雄 深圳2023年GDP達3.46萬億元,增長6%,增速居國內大中城市前列,全國領跑。在專家看來,深圳無論是實際增速還是名義增速均居前列,深圳增量在全省佔比超過三分之一。深圳實現經濟結構高質量增長,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出更好的市場環境,經濟發展韌性更強,為國家經濟發展持續向好提供好的經濟樣本。
為國家經濟發展持續向好提供好的經濟樣本
今天(1月30日)上午,深圳市七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每年備受關注的深圳市政府工作報告也正式出爐,深圳市市長覃偉中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透露,深圳2023年經濟持續恢復,回升向好。全市GDP達3.46萬億元,增長6%,增速居國內大中城市前列。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區域發展規劃研究所所長劉祥認為,深圳經濟體量大但取得比較快的經濟增長,說明深圳經濟有活力,經濟韌性強。2023年,深圳科技創新成果振奮人心。全社會研發投入1880.5億元、增長11.8%,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5.81%。深圳科技創新成為產業發展的支撐,使產業發展有源源不斷的動力,成為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典範,培育了好的市場,保持了良好的增長勢頭,也是深圳重視產業,重視實體經濟的結果。
深圳2023年的GDP增速居國內大中城市前列,全國領跑。劉祥認為,從產業結構的佈局,到產業競爭力的構建,及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等方面,深圳均走在全國前列。深圳實現經濟結構高質量增長,產業高質量發展,培育出更好的市場環境,經濟發展韌性更強,為國家經濟發展持續向好提供了好的經濟樣本。
深圳知名財經評論員劉曉博則認為,2023年深圳GDP達到了3.46萬億,同比增速6%,名義增速6.8%。在四大一線城市中,無論是實際增速還是名義增速,都是第一。
增量方面,深圳大約2200億元,超過北京、廣州,僅次於上海,位居全國主要城市第二。深圳增量在全省佔比超過三分之一。此外,深圳2023年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全口徑工業增加值連續兩年位居全國“雙第一”,出口連續31年位居全國第一,尤其是對歐美的出口額在2023年出現了顯著增長,明顯好於全國水平。
把握未來產業態勢 搶佔產業制高點及未來產業
報告顯示,深圳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具競爭力。規上工業總產值、工業增加值連續兩年實現全國城市“雙第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2%。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長8.8%,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高到41.9%。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2%,佔服務業比重76.3%。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615家,總量2.47萬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42家,居全國城市第二。
在劉祥看來,從中可以看出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提前佈局到位。深圳系統謀劃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發展規劃和先進製造業園區空間規劃,建立“六個一”工作體系。
今年6月,深圳出臺《關於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叢集和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的意見》重要政策檔案,培育發展壯大“20+8”產業叢集,即發展以先進製造業為主體的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叢集,前瞻佈局8大未來產業,穩住製造業基本盤,增強實體經濟發展後勁,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高地。到2025年,深圳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將超過1.5萬億元,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主引擎,“深圳不僅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還不斷培育新興業態,提供了發展的容錯機制,發展了平臺經濟、總部經濟、飛地經濟,牢牢把握住未來產業態勢,搶佔產業制高點及未來產業。”
工作報告顯示,深圳做大做強“20+8”戰略性新興產業叢集和未來產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突破1萬億元。智慧手機、顯示器、電腦產量增長速度均超過10%。深圳實施低空經濟“20條”,推動出臺全國首部低空經濟產業促進條例,新開通無人機物流航線77條,完成載貨無人機飛行61萬架次,居全國第一。
劉祥還認為,深圳引進高階人才、專業人才、卓越工程師,給產業發展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突破科技創新實現產業佈局。深圳還實現了實體經濟與土地結構,對新興業態,力所能及提供土地資源保障。工業上樓,降低租金價格和經營成本。
工作報告顯示,深圳2023年新增高水平創新團隊31個,高層次人才超2000人,高技能人才3.2萬名。研發人員達36.4萬人,增長7.1%。深圳還出臺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20條”等政策措施,全年新增減稅降費及退稅緩費808.3億元,辦理出口退稅1582.6億元等。
深圳經濟表現強勁 跟轉型升級快、消費恢復快等相關
劉曉博則認為,深圳經濟表現強勁,跟轉型升級快、消費恢復快、民間投資信心強等因素密切相關。2023年,深圳抓住了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等風口,1到11月,新能源汽車、服務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109.7%、31.8%。再比如,2023年深圳新增了31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其中計算機、通訊和其他電子裝置製造業有134家,主要為半導體題材、汽車檢測、消費電子、生物醫療等國產替代類先進製造業,佔比43%。深圳這類企業數量在全國僅次於北京,位居第二。在廣東省內佔了一半。截至2023年底,全市境內外上市公司總數達561家,高新技術企業超2.4萬家。
工作報告顯示,深圳科技創新成果振奮人心。2023年,全社會研發投入1880.5億元、增長11.8%,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提升至5.81%。華為高階手機重返市場,體外膜肺氧合儀、核磁共振裝置實現國產化。兩項創新成果入選中國十大科技進展,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連續20年居全國城市首位。深港穗科技叢集連續4年排名全球第二。
此外,劉祥還認為,2023年,深圳消費經濟取得非常好的增長態勢,比2022年有大的提升,新興業態、首店經濟、無人機、低空飛行等體現消費的不斷升級,消費向內外拓展,不斷刺激消費發展。可以說,傳統產業與創新業態也在轉型升級,既保證傳統產業的存量發展,又重新構建新興業態的消費。
劉曉博認為,此外,深圳消費熱度持續提升,開市客華南首店、前海山姆開業,都一躍成為網紅打卡點,引發了深港兩地消費潮。2023年,香港居民平均每天有超過25萬人次到深圳消費。深圳本地居民消費也非常旺盛,從2023年下半年起,每到週六週日,深圳地鐵客運量超過北京,後來甚至超過上海。深圳地鐵在2023年7次創出日客運量新高,到11月、12月,進站人次已經逼近廣州。
工作報告顯示,2023年消費潛能持續釋放。深圳新增首店、旗艦店、新概念店1008家。建成開業前海山姆、龍華開市客等商業專案,加快國際會展中心配套商業街區建設。攜手香港舉辦首屆“港潮流”購物節,深港融合消費成為新亮點。
劉曉博還認為,2023年全國民間投資增速為-0.4%。深圳為4.2%(截至去年11月末)。民間投資和國有控股投資比翼齊飛,是深圳經濟向好的重要原因。比如深圳2023年出口額在基數較大情況下繼續迅猛增長,幾乎相當於第二名上海和第四名東莞之和。深圳出口增長主要就是靠民企,比如跨境電商。1到11月,深圳民企出口額同比增長了24.6%,出口額佔全市的三分之二。
增加全球市場“含深度”打破區域限制
對2024年的發展佈局,工作報告提到,要著力提升科技創新的“硬核力”、產業體系“競爭力”、增加全球市場“含深度”、城市發展“集約度”,在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中實現更高質量、更高能級發展。
劉祥認為,從2024年的發展來看,科技創新仍是立市之本,深圳轉型升級加大科技創新原始創新力。比如飛地經濟就體現“含深度”,打破區域限制,造路開挖,鼓勵企業國內國外發展,開拓市場培養供應鏈。強調新興業態培育,培育好的發展環境,為生物醫藥、無人機等新興業態加大培育,搶佔未來產業,未來發展制高點,保持好的活力,新的增長力,核心增強產業發展內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