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茅量”提升的華貴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貴人壽”)盈利未能提升。1月30日,華貴人壽釋出2023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3年,華貴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46.98億元,實現淨虧損3.78億元。
華貴人壽曾提出“六年盈利、八年打平、九年上市”的三步走戰略,不過,目前離“六年盈利”的第一步仍有差距。華貴人壽的發展策略為“硬磕”定期壽險,主打網銷和經代渠道。業內專家表示,近年來市場利率持續走低,這可能會給定期壽險業務帶來利差損,華貴人壽的虧損擴大或與其單一的產品策略有關。
“六年盈利”未能如期實現
當前,各家保險公司正在陸續披露2023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透過資料指標,可以直觀看出險企2023年的經營情況。1月30日,華貴人壽釋出2023年四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3年,華貴人壽實現保險業務收入46.98億元,同比增長19.83%,但實現淨虧損3.78億元,2022年淨虧損3.61億元,虧損同比擴大。
2023年是華貴人壽開業六週年,華貴人壽曾提出“六年盈利、八年打平、九年上市”的三步走戰略,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距離“六年盈利”的第一步仍有較大差距。
從行業發展規律來看,壽險公司一般都需經過“七平八盈”,即需要扛過七年左右的虧損期,才能進入盈利通道。華貴人壽提出的“六年盈利、八年打平、九年上市”戰略,顯示了其打破慣例想要提前盈利的野心。顯然,華貴人壽未能如願。
整體經營方面,成立至今,華貴人壽的保險業務收入在穩步增長,已經從最初的4.24億元增長至46.98億元。但華貴人壽僅在2021年實現了0.31億元的盈利,其餘時間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17—2020年,華貴人壽分別實現淨虧損0.78億元、1.2億元、0.79億元、0.68億元。2022年和2023年,華貴人壽虧損額迅速擴大,分別實現淨虧損3.61億元和3.78億元。成立至今,華貴人壽已經累計虧損超10億元。
北京商報記者就相關保險業務問題致函華貴人壽進行採訪,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暫無可回覆的資訊。
精算雲筆記主筆、中國精算師Kenny表示,華貴人壽虧損擴大主要原因可能是受限於資本市場低迷,近年來市場利率下行、股市震盪,保險公司投資收益率下滑明顯,此外,由於750日移動平均國債收益率曲線下行,導致保險公司增提保險合同準備金負債,因此利率下行對於保險公司是“混合雙打”。
“硬磕”定期壽險市場
作為(以下簡稱“茅臺集團”)旗下公司,華貴人壽自2017年成立至今就備受市場關注。不僅是因為其“含茅量”,還有華貴人壽“硬磕”定期壽險的發展策略。在“醬香拿鐵”大火之時,就曾有保險代理人借勢營銷華貴人壽的定期壽險產品。
但是,不同於其他壽險公司的快速擴規模、鋪渠道、建團隊。在產品端,華貴人壽主打高保額低保費的定期壽險產品;在渠道方面,華貴人壽主要透過網際網路渠道和經代渠道銷售產品,對線下代理人團隊的培養並不重視,目前,華貴人壽僅在河北和貴州兩地有分支機構。
Kenny表示,定期壽險低保費、高槓杆、件均和佣金較低,目前網際網路定壽價格已經到極致了,新玩家很難進入。
其他保險公司對定期壽險的關注度並不高,除華貴人壽,將定期壽險作為主推產品的保險公司寥寥無幾。首都經貿大學農村保險研究所副所長李文中對此表示,一方面,定期壽險是保障型保險產品,市場需求有限;另一方面,定期壽險件均保費較低,利潤空間較小,多數保險公司對其缺乏興趣。
李文中進一步分析,近年來市場利率持續走低,這可能會給定期壽險業務帶來利差損;其次,近年來保險市場競爭加劇,“馬太效應”越來越強,這對於華貴人壽這樣的中小公司,特別是產品策略簡單的公司更加不利。因此,華貴人壽的虧損擴大或與其單一產品策略有關。
董事會“大換血”
償付能力報告顯示,在2023年四季度,華貴人壽完成了董事會換屆“大換血”。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華貴人壽的董事會換屆中,在包括原董事長汪振武、原副董事長吳志軍等在內的7位董事離任,新進5位董事,包括華貴人壽現任董事長劉剛等。
在2023年完成增資後,華貴人壽“含茅量”提升,茅臺集團持有華貴人壽33.33%股權,為第一大股東,茅臺集團董秘劉剛也順勢成為華貴人壽董事長。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華貴人壽董事會名單中,8名董事中4人有茅臺集團履職背景,除了劉剛,還有楊駿、劉通、王劍波。在華貴人壽2023年中工作會議上,劉剛曾表示,堅持迴歸保險本源,堅持價值經營,堅持圍繞茅臺做足文章。
毫無疑問,茅臺集團成為華貴人壽第一大股東後,兩家公司的關係更加緊密,對於華貴人壽來說,該如何利用好股東優勢?李文中建議,首先,華貴人壽可以利用茅臺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認知度,提升自身品牌價值和知名度,增強消費者對華貴人壽的信任感和好感度。其次,華貴人壽可以得到更多的資金支援和技術援助,有助於提升公司的償付能力和經營效率。茅臺集團擁有廣泛的銷售渠道和分銷網路,華貴人壽還可以利用這一資源優勢,拓展自身的銷售渠道,提高業務覆蓋面和市場佔有率。
北京商報記者 李秀梅